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練拳不練功 老來一場空!基本功為什麼那麼重要?

我有一個老年拳友張大爺,他好鍛煉,雖然他堅持不懈地從事太極拳運動十幾年,但是他並沒有獲得理想的健身效果。現在,他因膝關節增生和腰腿痛,已經不能練全套的太極拳套路了。經我與之交談才得知,原來,他呀每天只是打幾遍太極拳套路,而從未鍛煉過壓腿、踢腿等基本功。由此我想起了「打拳不練功,老來一場空」這句武林中著名的諺語。

其實,據我調查了解,在群眾性的太極拳健身活動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為此,我撰此拙文,談一下堅持練太極拳基本功,對提高太極拳套路演練技能和健身效果的重要性。以喚起拳友們對此現象的重視,有利於拳友們的健康長壽。

基本功是養生保健的基礎

現在,在一些人眼裡,把太極拳看成了健身操,而忽視了它的國術本性。太極拳的學練也應與其它拳派一樣,從基本功做起才是正軌。太極拳的基本功概括地講,主要有壓肩、轉肩、單臂繞環、雙臂繞環;前俯腰、側俯腰、涮腰;正壓腿、側壓腿、仆步壓腿、正踢腿、側踢腿、斜踢腿、裡合腿、外擺腿、豎叉(陳氏太極拳中有「跌叉」);馬步樁、弓步樁、虛步樁;沖拳、貫拳、抄拳;正蹬、側踹、彈踢、二起腳、擺蓮腳;頂肘、盤肘、挑肘等。

只有夯實堅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聳的大樓。同理,基本功是提高太極拳技能的基礎。基本功,可以擴展肩、胯、脊椎等各大關節的旋轉範圍,長期堅持習練,能防治中老年易患的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和膝關節增生等外在筋骨之病。同時,根據中醫心主血、肺主氣、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的理論,通過基本功外在筋骨活血練氣的作用,能條件反射地改善和增強人體內髒的功能。我就是每天早晨堅持不懈地習練基本功,我做正壓腿時,腳尖可挨著下頜;做側壓腿時,腳尖可挨著太陽穴,踢腳可過頭頂。現在我已過不惑之年,手腳靈活如孩童,臟腑氣盛如青年。基本功減緩了我外在筋骨皮衰老退化的進程,基本功增強了我內在精氣神的功能,基本功使我身體各器官的功能保持了老而不衰的狀態,所以說,基本功是養生保健的基礎。

若是反之,只打太極拳套路,而不練基本功。隨著年齡的增長,韌帶開始硬化,肌肉開始萎縮,骨關節面的的軟骨開始硬化,大腦中樞神經的傳導和反應開始下降。這樣,人體就出現了關節活動範圍受限,韌帶失去彈性,肌肉失掉了力量,神經反應遲鈍等衰老癥狀。這樣,人體就不具備太極拳的國術專業素質了,太極拳拳式手、眼、身法、步的動作也就做不到位了,太極拳套路也就演練不了。所謂「打拳不練功,老來一場空」,其中的「空」是指這樣習武不能獲得抗衰養老的功效,看起來你雖然天天比劃拳腳,可是你與常人一樣老態龍鍾,笨手笨腳,這就是「空」的真意。

基本功是拳式動作的基石

對常人來講,你讓他做個「二起腳」(陳氏太極拳拳式),他肯定做不成。因此,我們只有通過基本功的錘鍊,才能塑造出一個嶄新強健的體魄。從柔韌、耐力、速度、力量、反應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這些專業身體素質是確保拳式動作準確無誤的基石。通過柔韌素質的訓練,使我們的筋抻長了,骨關節拔開了,做「下勢」這類動作時就容易了。

通過力量素質的訓練,使經脈暢通,氣血湧動,做「掩手肱捶」這類動作時就顯得發勁剛健勇猛。通過對平衡素質的訓練,使腦中樞神經的調控能力得以加強,做「蹬腳」這類單腿獨立的動作時,就會表現出穩健的拳式姿態。通過反應素質的訓練,使人體腦「神」凝聚,「精氣」實足,從而使拳式「內外合一」,做「擺蓮腳」這類動作時,就顯得手、眼、身法、步的動作配合協調緊湊,展現出靈敏矯健的拳姿風彩。通過耐力素質的訓練,使人體的元氣充盈,精力充沛,做「攬雀尾」這類動作複雜的組合動作時,就會呼吸平穩,面不改色,使拳式動作平穩準確,不失章法,給人以心有餘力的瀟灑之感。通過速度素質的訓練,使拳式動作的手法輕靈而迅急,身法快捷而平穩,步法矯健而穩固,做「二起腳」這類動作時,就會給人以「手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行」的機敏剛健之感。從而體現出太極拳所具有的「剛性」的一面。總之,基本功是太極拳式動作的基石。

在基本功的訓練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人體筋要逐漸地拉長,人體的關節要逐漸地拓展,年齡大的初習武者更應把握好漸進原則,這是一種慢功夫,只有這樣磨鍊出的筋骨,才能堅韌強壯而無損傷。沒有一年以上的基本功訓練時間,人體的國術專業素質不能產生質的飛躍。反之,若速成快練,一旦筋骨負荷超量造成人體組織器官的傷害,就得停止訓練一段時間,從而素質退化,前功盡棄。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所在。

基本功是太極拳的根基

有些人認為,我也不想正經學國術,只是想健身而已,因此,他們輕視基本功,而重視太極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極拳套路動作比劃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其實不然,若是「打拳不練功」,習練「健身太極拳」者,會因筋骨僵硬,經脈不暢,而有礙於氣血的運行和充盛,從而削弱了太極拳的健康實效。習練「國術太極拳」者,會因筋骨脆弱,缺乏堅韌性,而有礙於內勁的產生和蓄髮品質。

每天,在打太極拳套路以前,必須先練基本功。這是因為,平時在不做體育鍛煉時,多餘的氣血都儲存在內臟之中,我們通過做基本功,打開血脈的關口,把內臟之中備用的氣血調動出來。使內臟振奮起來,以進入精、氣、神高速運轉的習武狀態。使筋骨興奮起來,以進入踢、打、摔、拿拳式動作的工作狀態。這樣,氣血在人體經絡中的分布就均衡了。我有段時間工作忙,習武時間不夠用,每天習武時就捨去了基本功,結果出現了暈眩不適的病症,後來,我找出了病因,及時地糾正了錯誤做法。「人體氣血如長江,一處不到一處傷」,我們只有把人體的四肢百骸都活動開,氣血能運到梢節末端細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的動作過程中,領悟到太極拳拳論所說的「用意(意氣相隨)不用力(拙力)」的真諦。由於做了基本功,使肌肉有力,韌帶有彈性,關節更加靈活,全身骨架更加穩固。所以,在閃、展、騰、挪複雜的套路動作演練過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軟組織拉傷和關節扭傷的保護作用。

初學基本功者,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身體功能的改變,所以,會出現酸、麻、脹的筋骨鍛煉反應,此時,不要因為害怕身體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縮不練了,千萬要咬緊牙關挺過去。初學者的脈絡細小,氣血運行不暢,丹田元氣儲備不足,所以,練功以後身體顯得特別疲倦,這是正常的練功以後的生理反應。隨著習練時間的延續,我們的身體經過基本功的千錘百鍊,就會逐漸由「鐵」(軟)變成「鋼」(堅),就會使我們的筋骨和臟腑發生質的改變。到那時,在練功的過程中,非但沒有了酸、麻、脹的疲倦之感,而出現真氣旺盛,腦神清爽,內氣鼓盪洶湧而順暢的美妙拳境。

要提醒古稀之年的拳友們注意,為了確保在基本功鍛煉中身體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傷,穩健為重,應刪掉難度大的動作,如「涮腰」。或降低動作難度,如在做「前俯腰」時,腰只要彎過水準線就行了,不要像年輕時,把臉貼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湧向頭部,而誘發腦血管意外的病症。

本平台已更新教學影片如下:

楊氏太極拳85式 簡化42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陳氏老架二路炮捶

陳氏老架一路拳陳式32摔法、擒拿

陳小旺大師養生樁功教學影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