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如同一種動禪,以動而入境。

文|網路 編輯 | 禪音

清溪潺流巫娜 - 天禪3

太極拳是國古老的國術與健身運動,其在國術與健身的功效,長期以來經過中外古今諸多的探討,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但太極拳對練習者心靈的影響卻是從來少有著墨,然而這種以用意為主,並由意長官動作,從而帶動氣的運動,卻是可以養成練習者的專註力、身體鬆柔度,同時又可以調整練習者呼吸狀態的一種訓練,是初習禪定者一種很好的輔助運動。而且因太極拳可以養成練習者的專註力,故亦可視為是一種禪定。

太極養生運動大多動作緩慢、松靜柔和,且是以用意為主。心意在動作之前發動,由意長官動作,從而引領氣的運轉與流動,使得細胞間的氧氣交換能夠得以順利的進行,致使呼吸狀況能因而改善。而運動中的緩慢動作,不但不會鼓噪內心,反而可使練習者的心,不但可以在緩慢的韻律中容易的觀察到自己的心念狀態,因為緩慢的動作可讓心念放鬆不緊張,因此練習者得以有餘裕觀察自心,又可以學習將心一直緊隨著不斷變化的動作上,而練成專註。太極拳的動作要領較為繁複,而且動作節節相扣。因此,不獨對身體有正面的作用,其緊緊相扣的動作,也緊扣者練習者的心。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為了做到要領正確、動作確實,而必須學習將心緊緊地跟著動作,因而可以養成專註力,在這種情況之下,禪定寓於運動之中,因此太極拳被視為一種動中禪。

心要達到靜慮,不一定非要坐禪,行住坐臥都可以是練習禪定的時機。只是在身體不動的坐禪狀態下,人一般較易專心地對付心念的躁動,但其它如行住臥亦有方法讓心靜默思惟,只是對於初學而言,當身體有動作時,心念較不易凝聚。但反過來說卻也因為有身體的動作,訓練的過程較為有趣,因此容易持續的練習下去,在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對身心的基本控制力。

以動作的方式來練習靜慮,依據前述,太極拳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這是因為太極拳運動具有極多的規則,這些規則都是可以約束身心,使身心的活動不能逾越某種範疇。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要將身心安住在要領中,不能放逸是「靜」。隨著太極拳緩慢悠然的韻律,使心慢慢的結合其韻律,不急不躁,在安靜中依據要領思考,以正確的長官動作是「慮」。

因有專註的心,動作才能環節相扣,不會錯亂、忘失。又因心的專註,精神才能安靜,而顯出安逸之態。武氏之說,雖然不是從禪定的角度來看太極拳。但其對練太極拳心意的要求,卻隱隱合於「禪」義一靜慮。因此,可以說,基於對太極拳練習者在身心方面的要求:要以心意為先,動作為後,且心要專註的方面來看,說太極拳是一種「動中禪」,是不為過的。

但是太極拳畢竟是一種運動,其目的是要促進身心健康。在太極拳運動中,雖然可以訓練專註的意識,但意識主要是照顧動作,因此心念只是安注在身體的動作上,並未向心的深層去觀照,這與坐禪的真正目的還是有一段差距。

坐禪主要是要讓心遠離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運作範圍與所認知的世界後,能進入深層的內心,乃至有機會突破無明,而悟入沒有生滅的境界中。所以太極拳雖說是一種動中禪,但僅只針對其有收攝練習者的心在動作上一靜,而練習者為讓自己的動作符合太極拳理而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思惟,使依拳理思考,動作才能正確一慮,這兩方面而言,是符合「禪」靜慮之意。並不是說太極拳在動中的「靜慮」,可以達到與坐禪一般的深度與效果。

太極拳是一種可以幫助建立哲學思惟方法、養成專註力以及調整身體狀態的健身禪定運動,惟在練習太極拳時所能訓練精神專註的深度,不如坐禪,但卻是較富趣味,也能達到健身養生的功效。禪坐中,由於精神隻專註於一外緣上,專註的對象沒有變化。因此對於初習坐禪的人,要對一個沒有變化的對象,維持同等強度的專註力,是有一定的難度。

而在太極拳中,練習者是將注意力貫注於不斷變化的動作上,因為注意的對象有改變,同時注意力的強度亦能隨著動作的轉變而改變,對於沒有機會練習坐禪的人們,太極拳無疑是一項能達成初步收攝心念、奠定精神貫注基礎的好方法。可是對於有意深度禪修的人們,太極拳因靜慮的深度有限,只能成為禪修的前行法,幫助練習者學習初步的收攝散亂的意念。

此外,對於長期靜坐的修行人而言,太極拳可以成為一種調身的良好運動方法,因為此法不但不會增長的人的好勝心,還會改善呼吸狀態與維持心的安定,是輔助坐禪進行的良好助緣。同時,相對西式運動而言,太極拳較沒有運動傷害,因此建議生活在繁忙事務中的現代人,去學習這種動中禪,使在運動中,也能獲得心靈的改善及提升的效果,而不僅僅只是生理的調整與情緒的抒發而已,期能在身心都能獲得改善的情況下,增進生活及生命的品質。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投稿郵箱:viptaiji@126.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