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農股份擬借殼華通醫藥,涉足工業大麻的公司又多了四家

記者 | 梁昌均

本周(4月14日至20日)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方案正式發布,新版目錄頒布在即。企業層面,本周有33家藥企發布年報,其中15家淨利潤出現下降;華通醫藥(002758.SZ)擬收購浙農股份100%股權,後者有望借殼上市;恆康醫療(002219.SZ)實控人變更為公司高管,闕文彬如何解決高額債務仍是謎題。萊茵生物(002166.SZ)、跨境通(002640.SZ)、諾普信(002215.SZ)、八菱科技(002592.SZ)等4家企業涉足工業大麻。研發層面,3家企業新藥獲批臨床,人福醫藥(600079.SH)和海正藥業(600267.SH)仿製藥在美獲批上市。

行業政策

4月17日,國家醫保局正式發布了《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

在調入方面,將優先考慮國家基本藥物、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急救搶救用藥等。調入分為常規準入和談判準入兩種方式,在滿足有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價格(費用)與藥品目錄內現有品種相當或較低的,可以通過常規方式納入目錄,價格較高或對醫保基金影響較大的專利獨家藥品應當通過談判方式準入。

在調出方面,藥品目錄內原有的藥品,如已被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應予調出;經專家評審認為存在其他不符合醫保用藥要求和條件的,按程序調出。對於非處方藥品(OTC),國際上普遍不予報銷,此次調整原則上不再新增。在甲乙類別調整過程中,優先考慮基本藥物。

總體來看,新版醫保目錄無論是調入調出還是甲乙類別調整,基本藥物均會優先考慮,而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藥品則調入希望最大,而非處方藥未來或將徹底無緣新版醫保目錄。根據安排,今年6月將發布常規目錄,8月將發布談判準入目錄。

另外,4月17日,國家藥監局在京召開芬太尼類藥品管理座談會。5月1日起,我國將對芬太尼類物質正式實施整類列管,會議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芬太尼類藥品日常監管和風險排查,國家藥監局近期將部署開展芬太尼藥品專項檢查。

目前,國內擁有芬太尼藥品的企業主要包括人福醫藥(600079.SH)、恩華藥業(002262.SZ)、羚銳製藥(600285.SH)、現代製藥(600420.SH)的全資子公司國藥集團工業有限公司、常州四藥等。

重要動態

33家企業發布年報 3家企業轉虧

本周共有33家藥企發布2018年年報,從淨利潤來看,其中18家企業呈現增長,中關村(000931.SZ)和輔仁藥業(600781.SH)增長最為強勁,淨利潤增幅分別達到553%、127%。

中關村目前業務主要分為生物醫藥、個人護理用品、養老服務業務和房地產和物業等,但能為公司貢獻核心營收的主要系生物醫藥和房地產。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7.74億元,同比增長約2%,淨利潤0.9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約為-0.10億元,同比扭虧,可見公司主營業務已無法盈利,淨利潤暴增主要受1.03億元的非經常性項目損益影響,主要來自處置旗下公司的投資收益、收回擔保款和政府補助。

輔仁藥業去年實現營收63.17億元,同比增長近9%,淨利潤8.89億元,扣非後淨利潤更是大增達3656%,主要系公司於2017年底完成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開封製藥(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事項,合並範圍增加,盈利能力增強。

在15家淨利潤出現下降的企業中,雙成藥業(002693.SZ)、四環生物(000518.SZ)、啟迪古漢(000590.SZ)因同比轉虧,降幅最甚。雙成藥業去年實現營收3.37億元,同比增長近37%,虧損0.69億元,扣非後仍虧損0.81億元,同比加劇虧損,主要受控股子公司寧波雙成藥業有限公司尚未達到投產條件,日常運營費用、折舊費用增長較快,公司自產藥品銷售費用增長明顯等影響。

和雙成藥業類似,四環生物去年營收實現增長,但淨虧損達0.29億元,扣非後同比虧損亦加劇。在醫藥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和遭遇變革的情況下,四環生物品種較少,核心品種銷量下滑,核心子公司北京四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業績下滑,而開展的用材林新業務尚未貢獻較大業績。四環生物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目前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當中。

啟迪古漢是一家中成藥企業,去年營收1.8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約46%,淨虧損0.38億元。該公司主營的中藥及保健品業務營收下降45%,同時成本仍高企,毛利率減少超5個百分點,核心產品古漢養生精面臨市場壓力。此前該公司因控股方啟迪控股和雄安集團方面合作而刺激其連續拉出8個漲停,近期有所回調。

浙農股份擬借殼華通醫藥上市

4月19日晚,華通醫藥(002758.SZ)發布重大資產收購預案,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浙農控股、泰安泰、興合集團、興合創投、汪路平等16名合計持有的浙農股份100%股權;本次交易後,浙農股份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標的資產有關審計、評估和盈利預測工作尚未完成,標的資產交易價格尚未最終確定。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關聯交易和借殼上市,公司股票將於4月22日複牌。

此前,浙農控股還計劃收購華通集團不低於51%的股份,該次股權轉讓尚未實施完畢。華通集團持有華通醫藥26.25%股權,系華通醫藥的控股股東,浙農控股收購華通集團股權完成後,將間接控制華通醫藥26.25%股權,浙江省供銷社成為華通醫藥新實控人。

簡評:華通醫藥在停牌前同時披露了浙農控股擬收購華通集團股權事項和華通醫藥收購浙農控股旗下控制企業浙農股份事項,此次預案稱浙農控股收購華通集團股權事項不以此次交易的審批或實施為前提,也就是說無論此次收購是否能夠獲批完成,華通醫藥實控人確定變更無疑。華通醫藥是一家醫藥流通企業,浙農股份經營範圍包括化學農藥、化學肥料、農用機械及配件、汽車銷售等,通過此次交易其將借殼上市。2018年浙農股份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227.14億元、2.52億元,是華通醫藥對應數據的15倍、7倍左右。

愛爾眼科超3億收購三家醫院

4月17日晚,愛爾眼科(300015.SZ)公告,公司擬1.76億元、1.07億元、0.40億元分別收購湘潭市仁和醫院有限公司70%股權、淄博康明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87%的股權、上海愛爾睛亮眼科醫院有限公司59%股權。

簡評:這三家醫院均是眼科醫院,符合愛爾眼科業務方向,其中淄博愛爾和上海愛爾是公司此前通過產業基金孵化的體外項目,經過前期三四年的運營已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通過前期培育體外項目待後期成熟再裝入上市公司,是愛爾眼科近些年核心的發展策略,可以避免項目前期虧損帶來的對公司業績的波動。此次收購將進一步促進公司完善區域布局,深化分級連鎖體系。

恆康醫療實控人變更為公司高管

4月15日晚間,恆康醫療(002219.SZ)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闕文彬和宋麗華、高洪濱共同簽署了投票權委託協議,闕文彬將其持有的公司5.2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8%)、2.7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4.57%)所對應的投票權分別委託給宋麗華、高洪濱行使,各方已簽字生效;目前擔任公司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的宋麗華將成為恆康醫療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合計擁有的投票權比例為29.49%,成為公司新的實控人。

簡評:這距闕文彬終止前次恆康醫療控制權轉讓僅有半個月時間,而此次的新東家系公司董事高管,主要負責公司醫療服務板塊業務,且擔任恆康醫療旗下多家醫院的董事長或董事,擁有豐富的醫院管理和運營經驗,但能為去年巨虧近14億的恆康醫療帶來什麽改變仍不可知。同時,此次闕文彬通過委託所持恆康醫療投票權,進而失去公司控制權,對其債務解決並未有實質性幫助,後續其該如何解決高額債務仍是謎題。

其他藥訊

5家企業股東計劃減持 延安必康面臨被動減持

本周康德萊(603987.SH)、興齊眼藥(300573.SZ)、廣生堂(300436.SZ)、仟源醫藥(300254.SZ)、萊美藥業(300006.SZ)等5家企業股東計劃減持,其中康德萊持股6.43%的股東寧波宏益博欣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計劃清倉減持,廣生堂、仟源醫藥則有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參與減持,仟源醫藥則有包括董事長在內的多名董事或高管計劃減持。

另外,延安必康(002411.SZ)股東還將遭遇被動減持。4月17日晚,公司稱,控股股東新沂必康新醫藥產業綜合體投資有限公司因前期所質押股份存在的被動減持情況並未得到全部解決,仍需與相關質權人進行積極溝通,未來可能仍存在繼續被動減持的情形,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李宗松未來可能存在遭遇強製平倉導致被動減持的情形,擬被動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459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

泰合健康董事長辭職

4月18日晚,泰合健康(000790.SZ)稱,董事會收到董事長王仁果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職務,辭職後不再在公司擔任其它職務,公司實際控制人仍是王仁果、張碧華夫婦。在選舉產生新董事長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長李小平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萊茵生物等4家企業布局工業大麻

4月16日晚,萊茵生物(002166.SZ)稱,公司在美設立的全資子公司Layn USA, Inc.與美國科羅拉多州工業大麻種植公司BoMar Agra Estates, LLC簽訂了協議,在今年4月15日至12月31日的合約期限內,將從供應商處購買和使用合約規定的高含量CBD工業大麻原料,預計合約金額大約人民幣2416萬元。

4月18日,萊茵生物收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就是否存在蹭工業大麻概念股熱點炒作股價的動機等作出說明。4月17日至4月19日,該股連續三日漲停。此外,本周還有跨境通(002640.SZ)、諾普信(002215.SZ)、八菱科技(002592.SZ)等企業通過收購或合資方式加入工業大麻產業布局,其中諾普信則於4月18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創新醫療三名董事/高管辭職

4月15日晚,創新醫療(002173.SZ)稱,公司董事長、總裁陳海軍出於更好地落實公司發展戰略和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考慮,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辭職後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副總裁、財務總監吳曉明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職務;副總裁梁喜才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同時辭去在子公司建華醫院及其附屬子公司擔任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此前的3月23日晚,吳曉明被齊齊哈爾市警察局建華區分局帶走調查,後公司獲悉建華分局因偵查20171201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需要,對吳曉明實施監視居住。

研發進展

3家企業新藥收到臨床試驗通知書

本周廣生堂(300436.SZ)用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肝纖維化可逆轉的全球創新藥GST-HG151、天士力(600535.SH)用於晚期惡性消化道實體腫瘤的重組溶瘤痘苗病毒注射液T601以及億帆醫藥(002019.SZ)用於尋常型斑塊狀銀屑病治療的他扎他索軟膏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

目前全球範圍內尚沒有批準任何藥物用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療,廣生堂的GST-HG151有望填補全球抗肝纖維化領域的空白,公司也將積極開展美國FDA等的國際臨床注冊申報事宜。天士力的產品在國內外暫無同類產品獲批上市,億帆醫藥的產品則為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

海普瑞產品III期臨床申請獲受理

4月18日晚,海普瑞(002399.SZ)稱,控股子公司深圳市瑞迪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AR-301)的III期藥品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該產品擬用於金葡菌引起的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治療,已獲得美國FDA快速審評資格認定和歐洲藥管局(EMA)孤兒藥資格認定,目前正處於III期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階段。

興齊眼藥兩產品獲批注冊

4月17日晚,興齊眼藥(300573.SZ)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溶菌酶滴眼液藥品注冊批件和新藥證書,該產品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結膜炎,目前溶菌酶眼用製劑在國內尚屬空白。同時收到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的藥品注冊批件,該產品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體征和症狀,為國家醫保目錄乙類產品,目前國內廠家有齊魯製藥、參天製藥等。

人福醫藥和海正藥業產品ANDA獲批

4月18日晚,人福醫藥(600079.SH)稱,全資子公司Epic Pharma, LLC的鹽酸丁螺環酮片的ANDA(即美國仿製藥申請)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準,標誌著公司具備了在美銷售該產品的資格。該產品主要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和其他焦慮性障礙,最近一年其在美國的銷售額約為8800萬美元,主要廠商包括Teva、Accord Healthcare、Mylan等。

4月15日晚,海正藥業(600267.SH)稱,控股子公司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向美國FDA申報的鹽酸柔紅霉素注射液的ANDA獲得批準。該產品主要用於治療白血病,原研藥由West-Ward研發,國內外廠商主要有TEVA、賽諾菲、輝瑞、山東新時代藥業等,2018年全球銷售額約1695萬美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