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C”到“2B”,度小滿金融能否激起百度的雄心?

提及“百度系”產品,近些年“最出風頭”的莫過於無人駕駛汽車、智能音箱、智能駕駛等AI產品以及內容平台愛奇藝(IQ.US)。相較之下,脫胎於百度金融的“度小滿”卻鮮有提及。但低調背後,這家公司的“能量”卻不小。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5月16日,度小滿與哈爾濱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度小滿將擁有哈銀旗下消費金融公司30%的股份。這份買賣的亮點在於哈銀消金擁有稀有的消費金融牌照,這也意味著通過這次戰略投資,度小滿讓百度成為BAT中率先成功布局消金牌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不過,與財付通、螞蟻金服以及京東金融這些估值高達千億甚至兆級別的“同行”相比,在2018年經過19億美元的A輪融資後,度小滿估值僅有240億元人民幣。可見對於百度而言,金融科技這杆“矛”還不鋒利。

只是,隨著百度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出現上市後首次虧損,公司改革進入深水區,百度“生態圈”急需旗下公司挑起大梁。而眼下,在AI產業還在孵化的情況下,能夠獨立的除了愛奇藝,便剩下度小滿。只是度小滿獨立後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

坎坷的“To C金融路”

2018年4月28日,百度正式分拆旗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拆分後新公司改名為“度小滿”。對於此次分拆,李彥宏將其形容為“繼愛奇藝上市後,百度AI生態領域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只是樹立這座里程碑的路並不好走。

其實,早在2013年10月,百度理財平台就已上線。2015年12月,一個包括消費金融業務、錢包支付業務、互聯網證券業務等於一身的FSG便在百度成立,這也宣告百度金融正式走到台前。

2015年的國內金融市場,P2P正褪去光環,現金貸和分期消費成市場新風口。在此契機下,百度金融選擇了“教育分期”作為進軍消費金融市場的切入口。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當時國內教育分期龍頭公司叫貸貸熊,當時這家公司背靠哈爾濱銀行,在教育分期市場做得風生水起。於是一場“百度式”的市場“奇襲戰”便針對貸貸熊展開。

百度金融的戰略很“簡單”,便是將其流量推廣業務的代理製在消費金融市場“複製粘貼”。百度金融通過在線下大規模聘請代理商,然後由他們尋找與教育機構的合作機會,由此裂變。

這場針對貸貸熊的“奇襲戰”前後持續了一年時間。2016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在教育信貸領域,百度FSG已經與超過600家教育機構達成合作,業務覆蓋了全國95%以上省區。截至2016年年底,“百度有錢花”在教育信貸領域的市場份額已達到75%。

當時的用戶在百度有錢花上貸款,只需要花一分鐘填寫資料,平台10秒鐘就可以完成審核。而行業年利率卻從20%大幅降至12%。百度僅用了一年,便把貸貸熊擠出教育信貸市場。

不過,為了極盡可能地佔據市場忽視風控,2017年百度金融深陷“跑路門”。在頻頻踩雷後,百度有錢花教育分期業務一度陷入停滯和調整。2017年6月,由於擔憂其金融業務的快速擴張帶給百度整體帶來風險,兩大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一家直接下調了對百度的評級,一家則將百度納入負面觀察名單。

至此,百度金融以教育分期業務為主的“To C”消費金融模式的嘗試階段性結束,隨著後來監管力度提高,百度金融也開始從“To C”向“To B”業務轉變。

“To B”帶來的機遇

教育分期業務受阻,百度金融的目光投向了現金貸,推出了產品“百度借現金”。但時至2017年,P2P爆雷引發監管層格外關注,行業相關產品受到一定波及,“百度借現金”也未能幸免。

而這對百度金融的影響還體現在其FSG的人事波動。2017年,FSG高管中,王勁、章政華等人相繼離職。而高管層“地震”還從百度金融延續到了度小滿。2018年10月,分管消費金融業務線的度小滿金融副總裁黃爽離職。這對成立才半年,主打消費金融的度小滿來說可謂“開局不利”。

可以看到,從2013年起,百度金融的“2C”業務的發展便一直起伏不定。相較下,“To B”業務成為了行業內“香餑餑”。於是,在去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推出雲帆開放平台2.0和磐石一站式金科平台,開始強調2B業務,弱化2C業務。

與其它幾家互聯網巨頭系的金融科技一樣,百度這些年也一直在積極布局金融牌照,尤其是以銀行、基金、保險為代表的大牌照。而此次入股哈銀也是補足了度小滿在消費金融牌照方面的短板。

實際上,在取得金融牌照,輸出金融科技的道路上,度小滿的成績還是值得肯定。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在去年11月的2018百度世界大會上,度小滿金融CEO朱光首次披露了公司的業績數據:“過去兩年,我們聯合了50多家銀行、消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共同來滿足百度用戶的金融需求,累計放款已經超2500億元,累計幫助金融機構獲得利息收入超50億元,共同服務的小微企業主已達700萬。”其中,僅2018年以來度小滿累計放款額就已經超1700億元。

並且朱光還透露,度小滿金融儘管每天放貸十億元,也隻滿足了消費金融場景中不到1%的需求,有99%的空間尚待挖掘。而這無疑是吸引B端銀行業合作夥伴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來看,度小滿似乎在B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商業發展模式,但不難看出,度小滿目前仍舊停留在金融數據的流量入口,盤點著自己的金融業績。而彼時度小滿的“知名同行們”卻已在用戶交易數據方面摸爬滾打多時。從用戶數據出發,切入用戶消費習慣,勾勒用戶畫像這些都是2B業務最基礎的工作,這也意味著等待度小滿去做的事或許還有更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