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擷芳百草之紫蘇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的全草。我國南方和北方均產。夏、秋季採收。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切段用。如單用葉片,稱為蘇葉。

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約4.5—10厘米,前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紫蘇的性能

【性能】

辛,溫。歸肺、脾經。發表散寒。行氣和胃。

紫蘇主入脾肺二經,能外開皮毛而發散風寒,兼可宣利肺氣;又能行脾胃之滯氣,而寬中除滿,和胃止嘔。其作用雖較和緩,但頗有效驗,故臨床較為常用。若用蘇葉,則長於發表散寒。

【應用】

1.用於感冒風寒,惡寒無汗,或兼有咳嗽、胸悶的證候。用以發汗解表,常與荊芥、防風配伍。若兼有咳嗽、胸悶者,常與陳皮、香附配伍,如《和劑局方》香蘇飲。

2.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吐。偏寒者,常與藿香配伍;偏熱者,可與黃連配伍。妊娠惡阻,噁心嘔吐,胸腹滿悶,胎動不安,常與陳皮、砂仁配伍,有理氣安胎的效果。

此外,對於進食魚蟹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本品單用有效;或配生薑、大蒜,煎湯服,以緩解癥狀。

那它如何使用呢?

內服:煎湯, 3~9g。大劑量用30g。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食物相剋: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

最後,我們了解一下紫蘇在文獻中的記載

紫蘇出自陶弘景: (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蘇,不任用。《本草圖經》:紫蘇,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夏采莖葉,秋采實。蘇有數種,有 水蘇、 白蘇、魚蘇、山魚蘇,皆是荏類。白蘇方莖圓葉,不紫,亦甚香,實亦入葯。魚蘇似 菌陳,大葉而香,吳人以煮魚者,一名魚舒。生山石間著名山魚蘇,主休息痢,大小溪頻數,乾末米飲調服之效。《綱目》: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圓而有尖,四圍有鋸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紫蘇嫩時采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

1.《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2.《日華子本草》: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並(治)一切冷氣,止腳氣。

3.《本草圖經》:通心經,益脾胃。

4.《履巉岩本草》:止金瘡出血;療痔疾,煎湯洗之。

5.《滇南本草》: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

6.《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7.《本草逢原》:能散血脈之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