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紫蘇——發汗解熱

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

——李時珍紫蘇篇

今天

給大家介紹一味中藥藥材

紫蘇

紫蘇,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在中國南方湛江吳川地區廣為使用的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它的美味經常和蛤蔞相提並論。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在中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於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葯,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代,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性栽種,開發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

入脾經、肺經二經。

免費諮詢微信

功效

1、發汗解熱;

2、利尿;

3、健胃,內服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

4、祛痰,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物。

主治病症

1、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3.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用法用量

煎服,一次常用量 6 ~ 9 克。不宜久煎。

溫病及表虛、氣虛者忌服。

免費諮詢微信

中藥配伍

皮膚瘙癢症 風寒襲表

【臨床表現】

多見於深秋,周身瘙癢,遇風著涼後則癢劇,如入睡脫衣或起床穿衣之際則陣發瘙癢,氣溫適宜後或入睡被褥溫暖則癢止。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食療葯膳】

紫蘇葉粥:紫蘇葉 15 克,粳米 50 克。將紫蘇葉洗凈切細,將粳米煮成粥,待粥將熟時,加紫蘇葉,煮粥至熟即成。

急性支氣管炎 風寒束肺型

【臨床表現】

咳嗽、痰白而稀,或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清涕,苔薄白,脈浮緊。

【食療葯膳】

白朮紫蘇粥:白朮 30 克,粳米 100 克,如常法煮粥,趁熱時加紫蘇葉 10 ~ 15 克, 熱服。

妊娠嘔吐 肝胃不和

【臨床表現】

妊娠初期,噁心嘔吐,時吐酸水或苦水,胃脘不適,胸悶脅痛,噯氣嘆息,頭漲頭暈,煩渴口苦,舌色淡紅,舌苔薄黃,脈弦滑。

【食療葯膳】

紫蘇薑橘飲:蘇梗 5 克,生薑 6 克,大棗 10 枚,陳皮 6 克,紅糖適量。前 4 味加水適量,煎後取汁去渣,加入紅糖待服。

相傳東漢末年的一天,名醫華佗在一家酒店裡小飲,巧遇一群青年正在比賽吃螃蟹,吃空的蟹殼堆了一大堆。華佗上前勸他們說:「吃多了會鬧肚子,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這群青年不但不聽他的勸告,反而大吃不止。 當天,這群青年和華佗都投宿在這家酒店裡。半夜時,吃螃蟹的幾位青年大喊肚子痛,有的痛得在地上打滾。由於當時還沒有治療這種病的良藥,華佗非常著急。

忽然,華佗想起一次他在採藥時,見到一隻小水獺吞吃了一條魚,肚子撐得象鼓一樣。它一會兒下水,一會兒上岸,顯得很難受。後來,它爬到岸上,吃了些紫綠色的草葉,不久便沒事了。華佗想,那種紫色的草葉能解毒,一定也能解蟹毒。於是他立即喚醒徒弟到郊外去采了些那種紫色的草,又立即煎湯給幾個青年服下。過了一會兒,幾個青年的肚子果然不痛了。青年們這才知道他就是名醫華佗,個個對他的醫術讚不絕口,並拱手稱謝。

華佗心想:這種藥草還沒名子,病人吃了它確實會感到舒服。今後就叫它「紫舒「吧!

——紫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