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掰響指關節會得關節炎、手指會變粗?假的


黑幫老大打架之前掰掰手指關節,會發出響亮的「哢哢」聲,令對手聞風喪膽,以為其功夫了得,直呼「老大饒命」……


同為掰手指,有人靠它混社會,有人卻靠它拿了諾貝爾。


唐納德·昂格爾(Donald Unger)小時候,他的母親和姑姑警告他不要掰指關節,因為這樣會得關節炎。

為了證明她們是錯的,他以身試法,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實驗——具體措施是每天至少掰兩下左手指關節,同時讓右手的指關節(大部分)保持完好。

左邊掰右邊不掰的習慣保持了50年後,昂格爾(當時是加州千橡市的一名醫生)檢查了自己的手,發現兩種手都沒有關節炎的跡象,也沒有其他區別。

開心的他在《關節炎與風濕病學》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認認真真寫道:「初步調查表明,掰手指與手指關節炎的發展之間缺乏相關性。」

這個特別的「研究」並不完全是科學的。因為單個研究的樣本還遠遠不夠,不足以對整個人類群體得出一個研究支持的結論,昂格爾也不是一個中立的觀察者。

但昂格爾的研究吸引了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更嚴格的實驗,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結論:掰指關節可能不會導致關節炎。

凱文·德韋伯(Kevin DeWeber)是華盛頓溫哥華和平健康西南醫療中心的一名體育和家庭醫生,同為掰手指愛好者,他也進行了一項類似的研究。

他項研究於2010年發表在《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雜誌》上。研究顯示,大約20%的人報告說他們經常會掰手指,但是他們的手並不比那些不掰手指的人更容易患關節炎。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總結指出,多項研究結論顯示是否習慣掰手指,以及掰手指的頻率和關節炎的發生率沒有必然聯繫,習慣掰手指並不會導致關節炎的發生。

既然這項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為什麼掰手指會導致關節炎的神話仍然存在呢?

德韋伯認為這可能與掰手指的聲音有關。「掰手指的聲音會讓那些沒有這麼做的人感到厭煩。所以他們就編了個故事來阻止這種行為。」

儘管它可能是錯的,但是這個虛構的故事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關節與關節之間有空隙,叫關節腔,關節腔裡填充有關節滑液。關節滑液主要的目的是緩和關節間的衝擊,幫助關節間彼此間滑移,起到潤滑、緩衝的作用。

掰手指能發出響聲是因為關節滑液中形成了微小的氣泡,然後迅速坍縮,產生獨特的聲音。

在船舶的螺旋槳中,氣泡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形成和彈出,並且在那種環境中它們確實會造成損害,所以在這個原理下下,有人提出掰手指也會損害關節的論點。

「但是船舶螺旋槳的機械結構和關節的力學是不同的。」德韋伯說。「你在做一些有力的動作,所以它看起來像是在傷害關節。」「這是人們可能會得出的一個自然結論,但它沒有任何支持證據。」

相反的是,關節彈響時,不但不會造成關節損傷,而且有助於解痙、消炎。因為關節周圍的末梢神經、毛細血管會受到刺激,從而會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

手指變粗是因為指關節受損後發生了骨質增生,因此,手指變粗並不是掰指關節造成的。

不過,掰手指雖然不至於引發關節炎,但依然不建議養這個習慣,尤其是小孩子。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認為,常年掰手指可能會引起雙手腫脹並且降低握力。

至於可愛的昂格爾,因質疑自己的指關節拉傷習慣而獲得2009年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項的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https://www.popsci.com/knuckle-cracking-health-myths#page-3(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