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質押紓困最新數據來了!仍有206家公司控股股東存違約風險

最新的兩市股票質押和紓困大數據來了!

8月2日晚,深交所綜合研究所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股票質押回購風險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深滬交易所股票質押回購業務規模持續下降,融資餘額10694億元,較一季度末下降5%,平倉風險可控,但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信用風險需進一步緩釋。因低於約定的履約保障水準,206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票質押回購面臨違約。

紓困方面,二季度末已實施完成的紓困項目涉及金額約861億元,較一季度末新增277億元,增幅近50%。

股票質押融資餘額環比下降5%

《報告》指出,二季度,股指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但股票質押風險總體仍延續去年以來的緩釋態勢。

二季度末,深滬兩市股票質押回購融資餘額10694億元,較一季度末下降5%,延續2018年2月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一季度末,深滬兩市股票質押回購融資餘額11259億元,較2018年底下降5.6%。

二季度末,深滬兩市股票質押回購質押股票總市值2.1兆元,佔A股總市值3.9%,較一季度末下降0.6個百分點,較2017年底峰值下降2.3個百分點。

此外,二季度,深滬兩市通過二級市場違約處置平倉賣出合計金額52億元,日均0.9億元,比一季度略有減少,約佔兩市股票日均成交額的萬分之一,違約處置平倉對市場價格影響微弱。

206家公司控股股東面臨質押違約

二季度末,206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票質押回購因低於約定的履約保障水準面臨違約,佔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約為5.59%。

《報告》顯示,除部分協商延期、補充質押外,15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證券公司申報違約處置或被法院凍結質押股票。其中,85%的股東在2018年末已被采取相關措施,說明質押風險分布相對集中。

今年上半年,上述154家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4.3%,與市場主要股票指數上漲的態勢明顯背離。上半年上證綜指漲19.45%,深證成指漲26.78%。說明市場回升未降低這部分公司違約風險。其中,31家控股股東去年部分股票質押回購違約後,今年又發生新的違約,違約金額由去年底的45億元增加至今年的151億元。

同時,108家上市公司存在業績大幅下滑、債務風險、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風險或問題,其控股股東信用風險與上市公司經營風險交織。

落地紓困金額達861億元

《報告》顯示,根據證券公司向深滬交易所報送的數據統計,二季度末已實施完成的紓困項目涉及224家上市公司,金額約861億元,較一季度末新增76家、277億元,增幅分別達51.4%、47.4%。

其中,86.2%的紓困對象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81.7%的公司為民營企業。據深交所綜合研究所此前披露的一季度股票質押數據,一季度末,已實施完成的紓困項目中92%的紓困對象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83.8%的公司為民營企業。對比發現,二季度紓困對象中,控股股東所佔比例下降近6個百分點,民企所佔比例上升近2個百分點。

紓困方式方面,受讓股東股份等股權方式及質押融資等債權方式佔比各半,分別佔49.8%、49.9%。此前報告顯示,一季度紓困方式呈現出股債結合的特點,國資出資或主導的紓困項目更多採用股權方式(佔比約七成),以戰略入股為主;而證券公司出資的紓困更多採用債權方式(佔比約七成),以提供流動性支持為主。

《報告》指出,二季度證券公司向深滬交易所申報涉及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違約的情形中,五分之一的違約金額是因為股東部分債務接受紓困後其他債務發生了違約,說明其質押風險沒有隨紓困完全解決,紓困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

控股股東應主動盡責自救

如何進一步化解風險?《報告》建議,防範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的重點是化解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信用風險,相關各方需要歸位盡責,綜合施策。

1、股東應當敬畏市場,對風險早發現、早處置。防範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具有複雜性和長期性,但個別控股股東未充分認識股票質押風險的特點和傳導機制,對問題重視不足,錯失風險化解的時機。控股股東應秉持開放合作態度,主動盡責自救,把握化解風險主動權。

2、證券公司應當發揮綜合優勢,將股東紓困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結合。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重要的中介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中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對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質押違約,同時上市公司也陷入經營困境的情況,證券公司可以在對控股股東紓困的同時,為上市公司提供並購重組、資產注入等一攬子服務,通過整合資源、產業升級,化解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風險。

3、參與紓困的各類機構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在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的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完善機構內部激勵約束、盡職免責等制度,實現資金投入與產業支持相結合,以產品創新推動風險化解,為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東的風險紓解提供支持。

編輯:宋兆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