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足跟頻繁疼痛怎麼回事?

不負春日好時光,運動鍛煉保健康。然而,有些人連著一段時間運動下來,腳底板開始頻繁地隱隱作痛。而有些人身未動卻也莫名其妙的腳疼…

原因為何?

如何「足」夠健康?

在門診上,足跟痛患者涵蓋了各個性別與年齡層,許多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可治療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足跟痛讓人飽受折磨,要想治療足跟痛,就必須對這種病症進行詳盡的了解。以下為您盤點足跟痛的那些事。

  • 蹠筋膜炎

蹠筋膜炎最為典型的疼痛即為在走路初始狀態時的疼痛。通常來說,這種疼痛在稍作活動後即可緩解,但往往會在長時間運動後再次加劇。根據臨床經驗,高足弓,扁平足患者更容易患上此類疾病。

病因:

現代醫學認為,當蹠筋膜長時間承受大量作用力時,可能會誘發諸如炎症、畸變等諸多問題,久而久之就導致了蹠筋膜炎的發作。不僅如此,在蹠筋膜炎攣縮過程中所引發的跟骨附著性持續性牽拉損傷,會導致韌帶、蹠筋膜處的纖維不斷累積,從而引起骨刺。

治療:

避免大量運動。

嘗試通過冰敷緩解疼痛。

通過矯形器具來為足弓提供支撐。

如果以上治療效果不理想,還可以嘗試通過手術治療。

播放GIF

  • 跟腱炎

跟腱炎通常指由慢性跟腱勞損所形成的無菌性炎症,一般是由運動過度或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所導致的疾病。一般來說,在短時間內對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施加過大的牽張力,或者突然進行持續性的高強度運動,都會導致跟腱炎的發生。

癥狀:

通常為足部上方的酸痛、僵硬,運動會加劇上述癥狀。如果對肌腱進行擠壓會造成強烈的壓痛。

治療:

治療跟腱炎,最重要的是避免過度運動對跟腱造成損害。在運動時應對跟腱進行有效的保護,避免進行過多的運動才是治療跟腱炎的根本方法。

通過支撐墊等醫療器具可以有效的抬高足踝,減少對跟腱的傷害。

當然,手術治療對於嚴重情況的跟腱炎也有著較好的效果。

  • 跟腱腱圍炎

跟腱腱圍炎主要的癥狀為在進行起跳落地等運動動作時所顯現的,小腿發緊、疼痛等癥狀。通常來說,此類疼痛痛點不集中,以沿跟腱周圍的壓痛為主。通常來說,在痛點處還可以感受到硬塊或索狀肌束。跟腱腱圍炎晚期由於與周圍組織增生粘連,可以觀察到跟腱處明顯的增粗癥狀。

預防與治療:

運動前熱身,避免長時間的行走運動。

運動後通過按摩、熱水泡腳等方式,活血止痛。

  • 跟骨滑囊炎

在人體的足部總共有三個滑囊,它們分別是跟腱後滑囊、跟骨後滑囊還有跟下滑囊。一般來說,滑囊炎的產生都與上述三個滑囊在壓迫摩擦中的勞損有關。本段討論的跟骨滑囊炎,就是由於跟骨部位長期經受大量、持續、反覆的摩擦所引起的。

當然,除了慢性損傷積累,跟骨滑囊炎也可能因一次性的、大力量損傷造成滑膜小血管破裂引發。

癥狀:

早期跟骨滑囊炎一般不會顯現較強的疼痛,而是在足跟的後上方顯現一個較硬質的紅斑。當患者癥狀逐漸加重時,跟建上就會出現一個較大的紅色腫塊,並伴隨較為明顯的疼痛。

治療:

治療跟骨滑囊炎,主要還是依靠滑囊的自動恢復。除去外用藥物止痛,常用熱水泡腳,避免高跟鞋、皮鞋等,小心運動對於治療跟骨滑囊炎都是至關重要的。

  • Haglund病和跟腱末端病

Haglund病最早提出於1928年,是一種由於異常的跟骨上突與跟腱下滑囊機械性碰撞所引起的後足疼痛。通常來說,Haglund病還會伴隨引發跟腱下滑囊炎、跟腱淺層滑囊炎、跟腱炎和跟腱腱圍炎等等諸多問題,因此需要格外小心。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由於末端病的發病原因特點,Haglund病早期不伴骨質異常及畸形。

癥狀:

一般來說疼痛主要出現在足跟處,疼痛的出現與運動強度有直接關係。查體時會發現跟腱兩側壓痛和腫脹,跟腱止點處深壓痛,足背屈時出現疼痛。通常來說,Haglund病還會引起跟骨後上結節的增生肥大,並引起突出部皮膚炎症。

治療:

更換鞋襪,抬高患肢,通過理療與按摩緩解疼痛。

手術治療。

廣播節目: 北京城市廣播 《健康加油站》

頻率FM1073/AM1026

直播時間 每日16:30—17:30

手機收聽:應用商店中下載APP—聽聽FM,搜索訂閱《健康加油站》欄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