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年兩次賣殼落敗 商業城扣非淨利連虧12年淪為空殼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魏度

  3年兩次賣殼落敗,茂業系掌門人黃茂如正深陷商業城賣殼困局。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自百貨大王黃茂如2014入主商業城後,通過資產剝離和整合,公司成功保殼。不過,2015年至今,黃茂如接連推動了兩次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分別為車聯網、獨角獸等火熱概念。遺憾的是,重組均以失敗告終。

  實際上,作為東北老牌百貨商業,商業城早在2000年已在上交所掛牌。與很多老牌百貨業公司相同,在市場競爭中,作為傳統商業的商業城未能釋放出競爭力,經營業績較為難看。不同的是,商業城仍然掙扎在退市邊緣。

  數據顯示,歷經多年保殼,商業城暫時保住了上市公司的位置,但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連虧12年,已經淪為空殼。

  4月3日,北京一投行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黃茂如推動的兩次賣殼式重組,雖然有較高的市場預期,但商業城自身不足之處較多,如負債偏高、未決訴訟一件接一件、控股股東、實控人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高達17億元等,都將是重組障礙。

  2017年年報顯示,商業城账面貨幣資金不足億元,這意味著現金收購資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上周,針對經營狀況、擺脫困境的途經等,長江商報記者向商業城發去採訪函,但未獲得具體回復。

  追逐熱點重組失敗,黃茂如未順利抽身

  入主商業城3年多來,黃茂如推動的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均遺憾收場。

  3月30日,商業城召開了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投資者說明會,公司董秘魏亮表示,重組雙方未就交易價格和交易方式形成進一步的書面意見,公司認為繼續推進重組的條件不夠成熟,遂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組。

  回溯公告,此次重組始於今年1月29日,歷時兩個月。

  隨後的公告顯示,重組標的為北京四達時代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四達軟體),四達軟體的控股股東為四達時代。

  四達時代官網紹顯示,公司創立於1988年,截至目前,已承建全國範圍內近千項廣電工程項目,或為國內廣電產業的“獨角獸”企業。國際業務方面,公司已在盧旺達、尼日利亞等30多個國家注冊成立公司並開展數字電視運營,發展用戶近千萬,成為非洲大陸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數字電視運營商。

  本次重組初步方案為,擬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四達軟體股權,交易預計將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構成重組上市。

  意外的是,兩個月的停牌尚未滿,公司就宣布終止重組。

  其實,這不是商業城首次追熱點重組失敗。此次追的是獨角獸,一年半前,追的則是車聯網。

  2015年8月,商業城推進重組。隨後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公司擬以13.28元價格向易乘投資定向增發股票,收購易乘投資旗下的深圳宜租車聯網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配套募資14億元,用於拓展互聯網專車平台業務的新車購置、車聯網資訊系統平台建設和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一旦交易完成,公司主營業務將變更為租車和車聯網,易乘投資的控股股東張振新將持股38%,替代黃茂如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黃茂如也將順利抽身。

  市場對此次重組的期望值較高。重組複牌後,二級市場上,股價一度從停牌前的12.40元飆升至34.34元,期間連收10個漲停板。

  最終的結局是,2016年7月,證監會否決了這一重組方案。

  近五年扣非淨利虧9.37億,“頭把交椅”頻繁易主

  急於重組的商業城,多年來,經營業績一直較為慘淡。

  2000年,商業城成功上市,當年實現淨利潤為0.26億元。從2000年至2005年,公司的淨利潤維持在0.20億元左右的水準。2006年至2008年,公司步入微利時代。2009年至2011年,其淨利潤分別為0.02億元、0.03億元、0.04億元,均為微利,徘徊於虧損邊緣。2012年至2017年,公司基本上是虧損一年微利一年,遊走在暫停上市邊緣。

  實際上,商業城未因業績虧損退市,非經常性損益立下了汗馬功勞。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7年,公司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均為虧損。其中,近五年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累計虧損金額為9.37億元。

  上市以來,商業城進行過3次現金分紅,累計分紅金額0.40億元。截至目前,累計有13年未進行分紅。截至2017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為—2.52億元。

  經營業績慘淡,商業城頻繁易主。

  2008年,黃茂如“陳兵集結”,與另一強勢股東深圳琪創能展開對商業城控股權爭奪。

  公開資料顯示,黃茂如斥資億元,通過中兆投資閃電在二級市場持續買入商業城股票,兩度觸及舉牌線,另一強勢股東深圳琪創能隨後強硬回擊,通過增持使持股比升至14.4%,站上第一大股東之位。2009年,又出資2.7億元受讓了沈陽國資委旗下的商業城集團全部國有產權,由此,其持股比升至26.14%。自然人熊利碧取代沈陽國資委成為實控人。

  2011年底,張瑜文通過信託及資管計劃控制了琪創能,間接持有商業城24.25%股份,成為商業城實際控制人。

  2013年,中兆投資再度增持晉升為商業城第一大股東,但仍未奪得實際控制權。2014年初,中兆投資受讓了深圳琪創能轉讓的11.74%股權。直到此時,黃茂如才成為商業城實控人。

  上位之後,黃茂如對商業城部分資產進行了清理、剝離,成功實現保殼後,伺機賣殼。

  黃茂如也是保殼有術。商業城出售盛京銀行股份,5.25億元的投資收益,分別計入2016年、2017年兩個年度,從而確保了連續兩個年度不虧損。

  2017年關聯資金佔用14.15億,未決訴訟接二連三

  幾番運作失敗的黃茂如急需解決商業城訴訟纏身問題。

  北京一投行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商業城早已淪為一家殼公司,靠自身的百貨零售主業走出困境已經不現實,未來靠重組實現脫胎換骨是大概率事件。不過,要想順利重組,需要解決訴訟、現金流等問題。

  2017年報顯示,商業城未決訴訟不少,具體有亞歐工貿、山東天幕、北方建設等與商業城之間的未決訴訟案,此外,還有49名業主起訴商業城房屋租賃合約糾紛案等。

  數據顯示,商業城自身負債率高企,現金流不足。截至2017年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90.81%,流動負債14.70億元,是流動資產1.91億元的7.70倍,而其账面上的貨幣資金只有0.93億元。

  上述投行人士稱,負債水準大幅偏高,現金流較少,以現金購買資產方式的重組基本上很難實現。而如果非公開發行股份則需要監管審核,公司的未決訴訟等又將是障礙。

  另一個障礙或是商業城與控股股東、實控人黃茂如。

  公開資訊顯示,商業城上一次重組被證監會否決,是因為控股股東、實控人嚴重損害公司權益未消除。

  今年3月26日,商業城發布的關聯方資金佔用情況專項說明顯示,佔用商業城資金主要有大股東及其附屬企業、商業城的子公司及其附屬企業。2017年全年共計發生關聯資金佔用14.15億元,其中,大股東方發生的資金佔用為875.11萬元,均為經營性往來。而上市是子公司及其附屬企業發生14.06億元,均為非經營性往來。

  此外,2014年,商業城為了保殼,實控人黃茂如關聯交易遼寧物流、盛京銀行等資產,備受非議。上述發生的多起訴訟,就與這兩筆關聯交易有關。此前,市場一度質疑商業城賤賣盛京銀行股權,向實控人進行利益輸送。

  上述投行人士稱,商業城只有徹底清除上述痼疾,才可能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