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吃飯竟吃出食管癌!這些吃飯習慣你也有,趕快戒掉吧!

武漢40歲的鄭先生半個月前感到吞咽有梗塞感,吞咽不暢,到醫院一查被確診為早期食管癌!

原來鄭先生是一個「火鍋控」,一周至少有三頓都吃火鍋,且最喜歡又辣又燙的火鍋底料。每次吃火鍋時鄭先生都是無辣不歡。

食材剛一燙好還沒怎麼放涼就一口吞進喉嚨裡。有幾次,由於剛燙好的食材溫度很高把鄭先生的喉嚨都燙疼了。

半個多月前,鄭先生感到吞咽不暢,有梗塞感。一開始他以為是煙抽多了,戒了一個禮拜的煙,還吃了些潤喉片,但癥狀沒有緩解反而有加重的跡象。

到醫院一查被確診為早期食管癌,只能通過手術將食管癌病灶完整切除!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腫瘤,過燙的食物及飲過燙的水。有此種飲食習慣的人要定期做胃鏡檢查。防食管癌,一些不良飲食習慣一定要改正!

這樣吃飯易得食管癌!

1無辣不歡

辣條、辣椒、辣醬很多人都愛吃,但是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從而使黏膜炎症和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

所以長期反覆的辛辣刺激,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2愛吃燙食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一些地區的食管癌可能是「燙」出來的。比如,我國東南沿海潮汕地區的人們愛喝「功夫茶」,也是趁熱飲用的。

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後裔,仍有喝熱飲的習慣。這些地區人的食管癌發病率就高於哪些不喝熱茶的地區。

不論是口腔還是胃腸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內壁,其正常耐受的溫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熱刺激,就容易發生損傷,更可能燙傷。

長期反覆刺激,人體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壞,會使得水腫的黏膜發生異形性改變、不典型增生,最終導致癌變。

3愛吃醃製食品

有研究表明,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當地人亞硝酸胺的攝入量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亞硝酸胺類化合物,主要存在於醃製品、燒烤、熏製食品、油炸食品、霉變食物、隔夜飯菜等食物中。長期食用亞硝酸胺含量高的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食管癌。

4喜吃夜宵

有研究顯示,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酸返流發生的幾率。而胃酸返流不僅會帶來「燒心」的不適感覺,而且也會損傷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長期處於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不典型增生」,逐漸發展為癌前病變,進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警惕食管癌的五個信號

1:吃東西時感覺前胸有悶脹的感覺。

2:進食時燒灼感。在咽食物時感到心口窩有燒灼感、針刺疼樣的感覺。

3:進食時異物感。近一段時間在吞咽食物後總是感覺有食物殘渣貼附在食管壁上,咽不下去。

4:進食時停滯感。在咽食物時感到食物下行緩慢,不如以前暢快,甚至在某處停留一下,有時飲水也會出現這種感覺。

5:進食時摩擦感。在吞咽食物時總是感到食物咽不乾凈。

七招防治食管癌

1:吃全穀食物

挪威科學家研究發現,吃全穀物食物可降患食管癌風險。與全穀物食物吃得最少的人相比,全穀物食物吃得最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大約低45%。

常見的粗糧,如燕麥、小米、大黃米、黑米、全麥、高粱、綠豆、紅豆等其實都是非常好的粗糧。

2:吃飯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對食道的保護很重要。可以給自己一個計劃,努力做到每次早餐20分鐘以上、每次午餐30分鐘以上、每次晚餐40分鐘以上的時間。

3:每天吃點新鮮蔬果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新鮮蔬果如胡蘿蔔、蕃茄等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抑製亞硝胺合成的作用,綠色蔬菜中豐富的葉綠素有減少人體對黃曲霉毒素吸收的作用。大蒜、大蔥、洋蔥中的有機硫化物有抗腫瘤的生物活性作用。

4:戒煙酒

煙酒是食管癌的第一致病因素,而既吸煙又嗜酒者的發病危險性比單純吸煙或嗜酒者的危險性高出數十倍。

5:少吃過燙的食物

少吃顏色鮮艷的熟食製品、醃泡菜,發霉霉變食物、過辣過燙的食物等。不要常吃過燙及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隔夜飯及各類烤炸食品。

6:常練日常保健法

平時的保健措施也能起到防治食管癌的作用。

站立調理法: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膝部不超過腳尖),身體正直,兩手自然下垂,心靜神安。

雙目輕閉,舌抵上齶,垂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收腹,提肛收臀反覆6~8次,每次堅持1~3分鐘。

叩齒調理法:

輕輕叩齒上下100~300次,早晚各一次,此方法可達到健脾益胃的功效。

生津調理法:

閉嘴但舌頭要在口腔轉運站動,使口腔產生唾液,待唾液分泌較多時分3次咽下,送入丹田(臍下1.5寸),此方法有養胃的作用。

腹部按摩法:

按摩腹部順時針60~100次,逆時針方向60~100次,然後雙手在丹田處停留1~2分鐘,此方法可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

7:高危人群定期防癌體檢

45-65歲的中老年人;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吸煙嗜酒者;有腫瘤家族史者,均應定期接受內鏡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