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一龍教授談肺癌診療發展的新趨勢、新挑戰、新思路

如果能夠精準預測癌症的發生風險,想想看這意味著什麼?

高風險人群的準確鑒別,

預防和早期篩查的有效進行,

癌前病變的及時遏製,

……

癌症發生率的持續降低。

更重要的是,通過精準預測癌症的發生風險,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過度診斷以及過度治療的出現

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是,通過預防和早期篩查,一方面可以降低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癌症高危人群數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到那些受到遺傳因素突變影響的高風險人群,制定合理並有效的篩查策略

但是,癌症的高風險人群一定隻受到遺傳因素突變的影響嗎?又有哪些因素也在左右著這部分人群?這些因素究竟如何共同作用?又有哪些不同之處?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半分鐘讀全文

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的共同累積,使得癌症具備了發生與發展的可能。

如果僅僅檢測遺傳信息的改變,並無法精準預測癌症的發生風險。

雖然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的改變都參與到了癌症的形成過程中,但它們的「貢獻」因癌症類型的不同而不同。

只有將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更精準的癌症風險預測。

僅僅檢測遺傳信息的改變,

並無法精準預測癌症的發生風險

人們已經知道,癌症是一種基因性疾病。但其實,這種「基因性」卻不單單是指遺傳信息。

講到這裡,有必要為大家普及兩個概念,那就是遺傳信息以及表觀遺傳信息。

遺傳信息,通常指的是DNA序列。而遺傳信息改變,也就是DNA序列發生了突變或重排等,通常由衰老、致突變化學物質、紫外線和其他因素引起

表觀遺傳信息,一般來說包括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以及非編碼RNA相關的基因沉默。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並不涉及DNA序列的變化,主要由衰老和慢性炎症引起

從下圖中也可以看出,根據組織類型和誘導物的不同,不同個體的不同基因存在甲基化的情況。

可以說,是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的共同累積,使得癌症具備了發生與發展的可能。因此,如果僅僅檢測遺傳信息的改變,事實上並無法精準預測癌症的發生風險

遺傳和表觀遺傳信息的改變

對於癌症發生風險的「貢獻」不同

無論是遺傳信息改變,還是表觀遺傳信息改變,都反映了人們對於既往的致癌因素暴露史和生活史,也都存在於還未「變身」成癌細胞的正常細胞中。

雖然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的改變都參與到了癌症的形成過程中,但它們的「貢獻」因癌症類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正常的食管組織中,遺傳基因突變頻率和DNA甲基化水準隨著食管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增加而相似程度地增加,這表明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的改變對於食管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影響基本一致

而在正常的胃組織中,DNA甲基化水準比起遺傳基因突變頻率而言,更能反映癌症風險的增加。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的影響對於胃組織比遺傳信息改變高出2.3倍

那麼

為什麼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

對於癌症風險有著這麼不同的影響?

這取決於所涉及的主要致癌物質及其致癌機制

在食道中,吸煙和酒精攝入能夠引起遺傳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這是食管鱗狀細胞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遺傳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的影響在食道中被認為是相似的。

而在胃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的慢性炎症是異常DNA甲基化的強誘導因子,幾乎是胃癌的唯一危險因素。因此,表觀遺傳改變的影響在胃中被認為更強。

這說明了,在不同的癌症類型中,遺傳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佔據著不同的重要位置。只有將這兩種改變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更精準的癌症風險預測

一項前瞻性臨床研究

對於癌症發生風險進行了精準評估

一項前瞻性臨床研究,對接受內窺鏡粘膜下切開術的826名胃癌患者進行了胃粘膜的甲基化負荷檢測。

中位隨訪時間5.46年後,發現甲基化負荷最高的患者發生異時性胃癌的風險比負荷最低的患者高出3倍

至於在其他癌症類型中,應該如何有效結合這兩種改變進行風險預測,需要根據癌症類型的不同進行優化

寫在最後

通過檢測遺傳信息和表觀遺傳信息改變來評估個體未來的癌症風險是實現精準預測的重要方法。

目前,有多項相關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涉及胃腸道、肝臟、皮膚、攝護腺和乳腺

當然,對於表觀遺傳信息改變的檢測還有可能擴展到除癌症之外的各種人類疾病,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代謝疾病。

參考文獻

[1] Takeshima H, Ushijima T. Accumulation of genetic and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 normal cells and cancer risk[J]. NPJ Precision Oncology, 2019, 3(1): 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