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溫彬:穩增長政策加力,下半年經濟有望持續反彈

  意見領袖 | 溫彬、王靜文

  6月中旬以來,穩增長政策開始發力:央行13日和15日分別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10個基點,6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要求“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頒布、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

  政策之所以重新按下快進鍵,主要由於當前經濟恢復進程不及預期。5月各項增長指標大都指向回落,青年人口失業率上升,決策層果斷重啟逆周期調節。預計隨著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經濟下行壓力有望邊際緩解,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穩增長的必要性進一步增強

  進入二季度以來,需求不足和內生動力偏弱逐漸成為復甦的主要掣肘,經濟增速呈邊際放緩態勢。

  從最新公布的5月數據來看,補償性需求帶動的服務業反彈臨近尾聲,房地產市場降溫、基建投資乏力、信心不足等因素疊加,使5月各項指標表現大都不及預期。特別是由於外需下行和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出口和FDI降幅明顯擴大,也對經濟復甦形成壓製。

  在此之前,服務業是復甦斜率最高的部門。疫情平穩轉段之後,線下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表現極為亮眼。以五一黃金周為例,國內居民出行人數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為疫情以來最佳表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內旅遊收入僅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7%,人均支出較2019年下降了15.4%,顯示出居民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之間出現了一定背離。

  實際上,5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1.7%,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當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1.3個百分點至53.8%,已降至今年以來最低水準。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中的餐飲收入兩年平均增速為3.3%,較上月回落2.1個百分點,均顯示居民補償性服務消費正逐漸趨於平穩。

  而從需求端看,三駕馬車出現乏力情形。5月按美元計出口同比-7.5%。持續加息背景下全球經濟走弱,出口價格持續走弱,以及去年同期基數抬升等因素,共同為出口施加了巨大壓力。

  1-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低於1-4月的4.7%,且已降至2021年初以來最低水準。三大支柱中,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出現增速回落。此前最具活力的民間投資增速降至-0.1%,非疫情時段首次出現負增長,顯示出民間資本的信心尚待恢復。

  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2.7%,較上月回落5.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2%,較3月、4月有所加快,但仍低於歷史同期均值0.8%,顯示出消費動能仍有待企穩,這與失業率升高導致的消費能力受損,以及疤痕效應影響下的加杠杆意願薄弱等因素indivisible。

  與此同時,5月M2和社融增速雙雙回落,顯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足,PPI降幅擴大,核心CPI增速放緩,這使得穩增長的必要性進一步增強。

  逆周期調節重啟

  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曾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但由於去年同期基數過低,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速將會大幅反彈,所以暫時並未頒布新的穩增長政策。

  表現在政策導向上,一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重點工作部署方面優先強調的是“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其次才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

  二是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淡化了“逆周期調節”的提法,隻強調“跨周期調節”,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相較於去年四季度的“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力度和節奏均有回撤。

  三是今年1-5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長5.8%,低於1-2月的7.0%,增速連續放緩,特別是農林水、交通運輸等基建相關投資降幅更為顯著。5月政府債券融資規模為5571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5011億元,成為社融增速放緩的主要下拉因素,顯示財政支出進度同樣比較克制。

  不過,隨著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政策基調也在發生變化。6月初,易綱行長在赴上海調研座談時重提“加強逆周期調節”,要求“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推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隨後,央行推出了OMO-MLF-LPR的系列降息操作,以降低融資成本、提振市場信心以及把握美聯儲暫停加息時間窗口。

  從歷史上看,貨幣政策寬鬆之後,往往會伴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措施。6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圍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四個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會議還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頒布、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可以看出,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觀望之後,決策層明顯加大了穩增長力度,力圖扭轉經濟下行勢頭、提振市場信心。

  還有哪些政策空間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當天,發改委舉行了月度新聞發布會。會議明確了後續穩經濟的六大發力點,包括抓緊制定頒布恢復和擴大消費政策、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動重點領域改革以及吸引利用外資、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應保障。

  這基本上反映出下一階段政策的發力重點,即擴消費、穩基建、強產業、提信心、保就業、穩供糧。除此之外,以下方面的政策也值得期待:

  財政政策方面,加快新增專項債的發行進度和使用節奏,適時啟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應是題中之義。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以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也已進入政策視野。針對市場還在討論的特別國債,從以往經驗來看,其推出門檻比較高,鑒於今年5%的增長目標並不激進,預計發行特別國債的可能性並不大。

  貨幣政策方面,在3月降準之後,目前金融機構加強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7.5%左右,相較於5%的隱形下限仍有一定水準。從提供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配合財政政策角度看,下半年仍有1-2次降準可能。降息則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增速、物價表現和美聯儲加息動向擇機而動。結構性貨幣政策將繼續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

  擴內需方面,從近期各部委下發的文件來看,預計會通過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充電樁建設以及發放消費券等途徑來提振消費需求。考慮到消費是收入的函數,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是未來可能的政策方向。此外,還將繼續通過推動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穩地產方面,“金融支持房地產十六條”之後,房地產接續性政策有望繼續頒布,以加快房地產鏈條良性循環;繼續推進“保交樓”,推動銀行在商業化原則基礎上加大金融支持。此外,一二線城市改善型購房限制有望放鬆,引導地方政府將存量建案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長租房等。

  防風險方面,針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預計會通過增加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以及地方債和貸款置換、展期、重組等方式,以時間換空間,避免引發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

  下半年經濟展望

  總體來看,下半年全球經濟將繼續走弱,出口拐頭向上的可能性不大,內需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我們可以分別從消費、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等幾個角度來看:

  決定消費的關鍵在於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之後,就業壓力有望得到緩解,特別是在畢業季過後,青年人口失業率大概率將會季節性下降。就業邊際改善將有助於消費能力恢復。消費意願仍會受到傷痕效應影響,但隨著時間推移,疤痕會逐漸變淡,消費意願有望向平均水準回歸。

  決定基建投資的關鍵在於資金和項目。今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項目儲備依然充足,下半年財政支出和專項債發行速度加快,疊加政金工具規模擴大,有望為基建項目帶來增量資金。不過,由於去年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反彈,基數效應將會抑製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長表現。

  決定製造業投資的關鍵在於盈利水準和融資成本。此次降息之後,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會繼續下降。不過,由於過去幾年製造業投資增長較快,產能產量迅速上升,但出口轉弱和消費不足導致生產過剩狀況較為嚴重,產能利用率不足,因此,下半年製造業投資難有明顯反彈。

  決定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關鍵在於市場需求和市場預期。積壓需求於一季度釋放完畢之後,市場交易量逐漸下降。如果年中能頒布新一輪穩地產政策,將有助於激發部分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不過,考慮到二手房掛牌量持續上升、居民部門加杠杆空間不大以及人口轉向負增長等因素,市場預期偏弱,打破“房價跌—銷售弱—回款難—拿地下降—投資下滑”的負反饋難度仍然較大。

  綜合來看,我們傾向於認為,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經濟波動,緩解下行壓力。再綜合基數來看,預計二季度將是全年增長高點,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速分別為4.8%和5.8%左右,四季度有望觸底回升。

  (本文作者介紹: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