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象因素致水果減產 期貨並非漲價推手

中證網訊(記者 王朱瑩)近期,蘋果漲價牽動期貨投資者人心。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顯示,6月6日當周,富士蘋果報12.40元/公斤,環比上漲5.8%;同比漲幅則為99.2%。但當周蘋果期貨主力合約卻出現了回落,文華財經數據顯示,6月6日蘋果期貨主力1910合約當周跌幅為6.45%,反映了市場對於蘋果高價難以持續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出現一種聲音,將蘋果漲價歸咎於“期貨貿易推高”,事實真是如此嗎?

  供需失衡導致價格上漲

  眾所周知,農產品價格主要受供需關係影響,供需不平衡導致蘋果現貨價格走高。供給端上,一方面2018年蘋果主產區出現極端氣象,蘋果庫存量呈現一定程度下降。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截至5月23日,全國蘋果庫存為137萬噸,同比減少46%,明顯低於往年同期。另一方面,由於西瓜等新產水果尚未大量上市,部分南方水果如荔枝等出現不同程度減產,導致現階段水果市場整體存量較少,未能對蘋果形成替代作用。

  需求端上,進入春夏季節後氣溫回升,市場對水果的需求激增,帶動蘋果消費量增加。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自4月份以來,水果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包括蘋果在內的7種主要水果平均價格漲幅超過30%,現貨價格上漲帶動期貨價格走高。

  “部分言論認為現貨價格上漲是因為期貨炒作帶動的,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可以參考國內外減產的案例。一是2017年歐洲也遭遇了極端凍害氣象,根據歐盟農業署統計當年歐盟蘋果減產19%,由此引起的歐洲蘋果平均價格上漲40%,其中作為最大消費國之一的德國價格更是同比上漲了115%;二是2013年山東蘋果僅減產5%,2014年5月時棲霞蘋果出庫價格同比上漲了53%,那時候不管國際國內都沒有蘋果期貨,但是價格上漲仍舊比較明顯。並且我們發現,期貨反而很好地平抑了價格波動。以貫穿18/19產季的AP1905合約來看,在國內預計減產25%的情況下,上市一年來最大價格波動為46%,遠低於今年現貨價格的波動情況,對現貨價格波動還起到了較好的平抑作用。”一位不願具名的期貨業人士表示。

  從當前蘋果期貨近遠期期貨合約的價格波動情況來看,當前國內水果特別是蘋果價格的高企與蘋果期貨沒有什麽關係,而是和市場供需情況有很大關係。

  “6月6日收盤,為什麽代表去年產蘋果價格的1907合約每噸為14048元,而代表今年新季蘋果大量上市時價格的1910合約收盤價為每噸9057元。”上述人士表示,這正是期貨市場客觀反映了當前市場基本面的情況。

  期貨助力產業經營

  蘋果期貨上市後,通過提供公開透明的價格,及時有效地反映了現貨市場變化,減少信息不對稱,為產業主體決策提供了依據。

  2018年,部分先知先覺的貿易商已經開始利用期貨價格來指導經營計劃。陝西白水盛隆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保智介紹,2018年8月份,他通過關注蘋果期貨價格,判斷2018年蘋果可能出現貨源緊張、收購價上漲的情況;於是在蘋果還未下樹時就與果農簽訂合約鎖定貨源,新產季採購進度、規模得到了保障。

  在陝西省延長縣安溝鄉王良溝村,當地果農史功福通過蘋果期貨的宣傳普及,了解到2018年蘋果受災比較嚴重;儘管自己的蘋果沒有減產,但還是一改過去“聽果商報價,自己估摸差不多就賣了”的做法,主動和果商議價,最終訂貨價格為3.7元/斤,比去年多賣了1.1元/斤,賣果收入增加了1.6萬元。據延長縣縣長曹林虎介紹,蘋果期貨在延長縣普及的比較好,期貨價格為當地果農賣果提供了參考。雖然2018年延長縣蘋果總體減產8%,但整體銷售價格同比提高30%,果農總收入增加了20%,全縣蘋果銷售收入較去年淨增約3億元,實現了減產不減收。

  由於蘋果貿易“集中收購,全年銷售”的特點,產業企業經常面臨現貨價格波動、存貨貶值滯銷、採購季資金壓力大等風險。蘋果期貨上市後,現貨企業開始主動利用蘋果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管理風險。目前,參與蘋果期貨的產業客戶已超過800家,陝西、山東等省份的果品龍頭企業大都已開始參與蘋果期貨。

  作為首家蘋果產業上市公司,山東朗源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7月分別對市場發布公告,開展蘋果期貨套期保值業務,並將投入資金從5000萬元增加至不超過1億元。隨著認識的不斷加深,更多中小型貿易企業也開始利用蘋果期貨管理風險。以煙台日升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為例,2018年6月14日以10600元/噸左右的價格在蘋果1807合約上賣出蘋果合約100手(1000噸),後期期貨價格受現貨價格影響持續走低,該企業選擇於6月27日買入平倉,同時賣出現貨,按照1807合約9500元/噸的價格計算,期貨盈利160萬元左右,有效對衝了現貨價格下跌的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