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脾胃虛易引起口乾苔白、易飢不思飲食、盜汗手足心熱、大便乾

脾胃:是指脾臟和胃腑。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主要癥狀:氣短乏力,飲食減少,肢體浮腫,食後腹脹,面色萎黃,苔白。

主要病因:飲食不節,內傷脾胃,

脾胃氣虛:常因病後,或因飲食不節,內傷脾胃所致。

主症:飲食減少,食後腹脹,肢體浮腫,大便溏瀉,體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脈細弱。脾氣下陷,則出現脫肛、陰挺、胃下垂等症。脾 不 統血,還 可出現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治則:一般宜健脾益氣;中氣下陷,宜補中升陷;脾不統血宜補脾攝血。

方例:一般用四君子湯;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脾不統血用歸脾湯。

脾胃陰虛:

多因熱病之後津液損傷所致。

主症:口燥咽乾,不 思飲食,低熱,盜汗,手足心熱,大便乾,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則:滋陰養胃。

方例:益胃湯(沙參、麥冬、生地、玉竹冰糖)

脾胃陽虛

由脾胃氣虛繼續發展,或過食生冷,或過服寒涼瀉下藥,損傷脾胃之陽氣所致。

主症:飲食減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溫欲按,四肢不溫,久瀉,久痢。婦女白帶清稀,小腹冷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治則:溫中健脾。

方例:理中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