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政治局會議傳信號:股市樓市發展思路已在政策細節中

  政治局會議傳遞積極信號: 經濟周期性態勢好轉 推動五大市場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李維 王曉 北京報導啊

  重要市場的發展問題被高層關注。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及時跟進監督,消除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局會議上同時提出推動上述五大市場發展,此次之前尚無先例。這或意味著,維護上述主要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成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事實上,今年以來管理層已經在上述市場中采取多項舉措保證其健康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市場的平穩運行亦是實現經濟穩中向好和結構轉型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股市方面,監管層一邊著手推動股市支持創新型企業上市,驅動資本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邊也在嚴格證監執法,整肅市場紀律;債市領域,發展結構性債券等市場建設在同步提速;而在樓市政策上,有關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對住房租賃市場建設的鼓勵政策也在密集推進。

  會議同時指出,今年以來,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新產業成長和傳統產業轉型更新態勢良好,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有效提升,品質效益保持較好水準,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良好開端。而據記者發現,上述五大市場的政策措施,也與這一定調相一致。

  股債樓驅動“供改”

  事實上,管理層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的思路已經埋藏在諸多政策細節中。

  以年內的新股市場為例,管理層對於支持“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上市以及CDR(中國存托憑證)機制的胎動,都被視為一種促進A股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表達。

  今年3月底,證監會公告《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乾意見》,提出具有一定條件的境內外“四新企業”可以通過CDR或常規IPO模式實現A股上市。

  在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樂飛看來,CDR制度的推廣實踐將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積極變化。

  “CDR制度在短期內體現了其靈活務實的一面,即在不修改《證券法》的前提下,打破了注冊地在境外公司不能直接在A股上市的限制,縮短了新經濟企業回歸A股的時間。”劉樂飛表示,“這符合當前中國迫切要求資本市場加速支持產業更新、技術創新的巨集觀政策導向。”

  在其看來,這一機制的引入也是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

  “CDR制度的引入及實踐,是中國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一步,也是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國際化的標誌。”劉樂飛說。

  在債市領域,在去杠杆、防風險的大勢下,以資產支持證券(下稱ABS)、可轉債、可交換債為代表結構性債券的擴容則成為債市向前發展的重要腳注。

  僅在2018年的3個多月內,具有資產出表的“降杠杆”效應的ABS就實現了高達千億規模的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ABS規模已達2.82兆元,其中1700億均為2018年內所產生。

  增長更加明顯的則是可轉債與可交換債。數據顯示,年初可轉債、可交換債餘額分別為1225.53億元和1827.87億元;而截至4月23日,兩項債券餘額分別增長至1461億元和2111.16億元。

  “上半年幾乎每周都有可轉債的上會項目,可見監管層正在力促可轉債的發展。”一家中字頭券商債券承銷人士4月23日表示,“可轉債、可交換債都是一種盤活存量的思路,實質是在微觀層面以結構性債券的供給來替代信用債的融資需求,可以實現降低杠杆、化解風險的目的。”

  “其實股市的CDR、債市的結構性債券都可以認為是通過供給新血液來推動市場發展的典型。”該債承人士坦言,“這也和當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相一致。”

  事實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穿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與發展中。在堅持房地產市場巨集觀調控的基礎上,管理層正在進一步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設。

  “管理層正在支持房企在自持率上拚拿項目的能力。相對應的就是長租公寓等商業模式、融資方式正在被快速討論。”龍頭地產企業一位行銷負責人4月23日表示,“這本身也會讓樓市告別過去的粗放開發,而走向一個精細化運營的新時代。”

  信貸、匯市趨穩

  在信貸市場、外匯市場上,年內的健康發展趨勢也較為明顯。

  4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在表現形式上有所區分,但金融像水一樣流動,一個市場的風險有可能連帶其他市場出現風險,尤其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外部衝擊風險點多,國內深化改革、加大對外開放的當下,要切實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止某一市場的風險帶來多米諾效應。

  據央行統計,2018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5兆元,同比增長12.8%;一季度增加4.9兆元,同比多增6339億元。受金融去杠杆影響,表外資金回歸表內信貸,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86.9%,同比高21.7個百分點。

  而在信貸投向上,央行統計顯示,企業部門本外幣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新增5607億元,同比多增5873億元,較好支持實體經濟景氣度回升。中長期貸款中,服務業平穩較快增長,高新技術製造業增速繼續保持較高水準,而產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得到控制,3月末產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下降1.7%。

  劉英則表示,健康的融資環境下,應當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提升從股市、債市等直接融資市場比重,提高保險資金的運用,信貸佔比應有所降低。而近期信貸比重有所上升是表外回歸表內影響,是短期現象。

  另一方面則是匯市的穩定運行。

  “保持外匯市場均衡穩定水準十分重要。大起大落都擔心。”劉英表示。

  她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更加複雜,美國宣布加息、減稅等政策等;而中國市場與全球的聯動更為緊密,並在近期宣布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明確開放時間表,力度遠超預期。

  劉英指出,如果人民幣出現大幅升值,對於本身利潤就很薄的中國出口企業將是雪上加霜。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品質較好態勢決定人民幣穩中有升,但不能大幅升值。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鼇亞洲論壇上表示,目前外匯市場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進行過外匯乾預。並且目前的外匯市場可以很好地服務個人和企業,也可以讓中國及外國公司方便地進行貿易和投資。“我認為未來外匯市場也會運行得更好。”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