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無前例 政治局會議同提五大市場(附解讀)

  史無前例!政治局會議同提五大市場(附解讀)

  “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今日尾盤收市,新華社突發重磅消息,公布423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重要內容,而這一句則成為最核心表述!會議同時提到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五個市場的名字,這在之前從來沒有過。

  4月2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好下一步工作,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巨集觀經濟平穩運行。

  今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與2月24日會議相比,表述上出現變化,增加的內容主要在四方面:

  一是持續擴大內需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三是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四是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

  回顧2月24日會議,則重點強調這幾方面內容:

  一是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保持巨集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二是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四是要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效能,更好為人民服務。

  重點一: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對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進行部署。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成功舉辦,我國宣布擴大開放新的重大舉措。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釋放深化改革開放強烈信號。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周期性態勢好轉,但製約經濟持續向好的結構性、深層次問題仍然突出,“三大攻堅戰”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

  會議強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關鍵是要主動同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對表,對得上的加緊推,對不上的及時改。要加強頂層設計,抓緊頒布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辦法,使各地區各部門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上有所遵循。要支持各地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途徑。  解讀:

  從今年經濟運行來看,開局良好,國內GDP一季度數據不錯。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6.8%,去年全年為6.9%,今年預期目標是6.5%。會議強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但是,3月份至今,投資、消費和淨出口均有下行壓力。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顯然,這是對今年可能出現的經濟下滑提前預警。招商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淨出口對GDP累計增速的貢獻是-9.1%,比去年同期下降13.3個百分點,拖累一季度GDP增速0.6個百分點。

  一旦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更新,則出口形勢更加不容樂觀。所以強調釋放深化改革開放強烈信號,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這也是當前國際錯綜複雜的經濟政治形勢使然。

  華泰策略認為,與去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基調略有轉向,從“調結構為主”轉向“調結構與擴內需”並行,反映貿易衝突對經濟的壓力已顯現。雖然政策基調有一定的轉變,但鑒於日本教訓中國不會采取重新大幅刺激基建和地產的舉措,更多地是通過減稅和推動技改來穩定製造業投資,以及釋放消費的潛力。

  華泰策略認為需重點關注“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以下為華泰策略觀點:

  “持續擴大內需”這一要求是2015年以來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出現。“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這樣的表述更是首次出現。

  我們認為,與去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基調略有轉向,從“調結構為主”轉向“調結構與擴內需”並行,反映貿易衝突對經濟的壓力已顯現。

  我們認為雖然政策基調有一定的轉變,但鑒於日本教訓中國不會采取重新大幅刺激基建和地產的舉措,更多地是通過減稅和推動技改來穩定製造業投資,以及釋放消費的潛力。

  華泰策略還認為,貿易衝突進一步昭示了對長久期資產、研發支出投入的重要性,是買近期到買遠期的交易轉換的加持因素,而非阻礙因素。但短期內,前期緊信用預期下估值受壓製的地產、銀行板塊的估值或有一定修複。  重點二:貨幣政策微調轉向,擴大內需保穩定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做好下一步工作。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巨集觀經濟平穩運行。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  解讀:

  上周,央行下調準備金率,實際釋放4000億流動性,並且很快又淨投放1900億元。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貨幣政策沒有定具體數值,在提及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的同時,提出要鬆緊適度,說明今年貨幣政策將比較靈活。

  當下,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今天披露的“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巨集觀經濟平穩運行”,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分析人士的這一看法: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

  不過,目前美國利率水準卻在快速攀升,上周五10年期美債利率攀升至2.96%,即將升穿2013年末的階段高點3.04%。可見,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正在分化,中美利差勢必將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匯流出審慎管理將進一步增強。  重點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解讀: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好久沒有聽到這個詞了。歷史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於市場來說,往往含義更明確。2017年初開始,金融去杠杆加大,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一路上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不斷攀升。

  前一階段,為穩定巨集觀杠杆率的需要,貨幣政策和巨集觀審慎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銀行信貸額度緊張,貸款利率易上難下。如今,在時隔之後,再次提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信號意義已經比較明確。

  今天,商品市場黑色金屬全線飆升,也是上述政策的反應。如果經濟仍在下行,央行主動的流動性投放加強,刺激政策能較快的提振經濟,通脹預期回升,天平則開始向商品一側傾斜。當然,提振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房地產。昨天,任志強在一家論壇上表示,現在正是樓市抄底的時候,其實,今天黑色商品期貨大漲也是對於市場預期在擴大內需的情況下,居民會進一步加杠杆,樓市會進一步上漲。  重點四:點名“五個市場”健康發展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及時跟進監督,消除隱患。  解讀: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

  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專門提到“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點了五個市場的名字,這在之前從來沒有過。信貸是傳統的銀行風險,樓市是傳統的房地產風險,把股市、債市、匯市加進來是這幾年的是一個重要變化。

  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市場都暴露了大風險,2013年的錢荒和2016年的債災,2015年的股災,811之後外匯儲備蒸發一兆,什麽市場一旦出現這樣的系統性風險,政策層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管清友提到會議有很多信號值得關注:

  第一,不擔心擠水分、擠泡沫造成的經濟下行。

  第二,貨幣財政基調看似沒變,但實際上留了寬鬆的口子。

  第三,對總量指標繼續淡化,以後要多看結構指標。

  第四,頂層長官機制的變化越來越清晰,執行力將明顯增強。

  第五,強調博鼇亞洲論壇和海南的開放,對全局是一個強烈的改革開放信號。

  第六,高品質發展需要新的“錨”,央行的金融業綜合統計只是開始,這些錨估計會陸續推出。

  第七,2018將成為核心技術紅利年。中美貿易戰不可怕,可怕的是金融戰和技術戰,這次中興事件給中國敲響了警鍾,中央空前重視。在核心元器件、核心基礎設施尤其是網絡基礎設施上受製於人,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軟肋。最近中央連續開會,肯定會有大量的支持資金和政策頒布。但也必須認識到,這些技術和武器不一樣,有客觀規律,需要時間和積累,舉國體制能否奏效打個問號,但不管怎樣,我們別無選擇。

  第八,中央現在不只關注銀行和樓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資本市場風險。專門提到“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點了五個市場的名字,這在之前從來沒有過。信貸是傳統的銀行風險,樓市是傳統的房地產風險,把股市、債市、匯市加進來是這幾年的是一個重要變化。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市場都暴露了大風險,2013年的錢荒和2016年的債災,2015年的股災,811之後外匯儲備蒸發一兆,什麽市場一旦出現這樣的系統性風險,政策層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