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養生,要注意「三避」為先

明天夏至,這個節氣一到,

代表著進入盛夏時節。

「熱」也將成為小夥伴們避不開的話題,

氣象太熱,對人體會造成某些負面影響,

容易造成損傷,

故夏至養生十分有必要。

夏至來臨,也代表著「治病」時機到了,

俗話說:冬至養生,夏至治病,

許多「寒症」夏日治療效果更佳,

跟小編去看看夏至養生要注意的地方吧。

夏至養生,「三避」為先

第一,要注意避暑

高溫環境下,人容易發生體溫調節機制紊亂而引起「中暑」,若不及時處理,還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紊亂,如意識混濁、狂躁不安、昏迷等癥狀。

避暑應當注意採取的主要措施:

1、中午前後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曬;

2、避免劇烈運動和強體力消耗;

3、保證汗腺功能正常,不要損傷汗腺;

4、藉助自然風、風扇、空調等降溫。

第二,要注意避濕

高溫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條件下空氣中的濕度也與中暑有一定的關聯,因此在夏季不僅要注意避暑,還要注意避濕。

避濕的主要方法:

1.遠離潮濕環境;

2.藉助飲食利濕(具有去濕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3.空調設備除濕;

4.藥物去濕。

第三,要注意避寒

中醫認為:夏季為了散熱,人的皮膚毛孔開泄,最易感受風寒、風濕及濕熱之邪,罹患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1、防腹中寒:一是要注意盡量進食溫熱飲食,不貪吃冷飲、冷食;二是睡覺時一定要蓋「肚子」;三是早餐時適當吃點生薑,民間所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是有一定道理的;

2、防軀體寒,防止軀體受寒主要是要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

3、防頭、腳之寒,夏季不要用冷水洗頭,沖腳,易導致各種疾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