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暑養生:冬病夏治「三伏天」,如何清熱祛濕?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意味著盛夏開始,氣溫持續升高。 「三伏天」就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際,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熱在三伏」,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中醫傳統「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預防夏季常見病

小暑節氣熱浪襲人,時有暴雨光顧,感冒、中暑、泄瀉、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多發;同時由於長期使用空調,容易引起空調病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方泓主任醫師建議大家要做好未病先防,可以用益氣、生津、清暑等食物或藥物預防夏季常見病。比如飲用綠豆湯、黃芪泡茶,常服荷葉粥。

預防空調病,需注意室內溫度不宜過低,以免與外界氣溫相差太大,在早晚涼爽之際開啟門窗進行通風。保持室內地板、檯面等各處的清潔和乾燥,不給蚊蟲滋生的機會。

防中暑,勤洗曬

小暑容易中暑,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盡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夏天晝長夜短,晚上睡眠少,建議中午打個盹,補充睡眠。

睡覺時,不要對著電扇或空調出風口直吹,天熱皮膚毛孔舒張,容易感冒著涼。在室內擺上綠蘿、常春藤和百合等綠色植物美化環境又降溫。給傢具換上白色、米色、綠色和藍色的外衣以及使用竹製傢具都能讓人的情緒降溫。

「小暑曬伏」。夏至開始炎熱與潮濕給黴菌的生長造成了良好的環境。到了小暑時節,雨水少了,陽光足,這時候,翻出家裡的衣被物品,放在陽光下暴曬,紫外線就會把其上的黴菌殺死,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夏季養心,適當鍛煉

小暑時節多雨、高溫,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所以,在養生保健方面,應根據季節與五髒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

夏季為心所主,應該顧護心陽,平心靜氣。因此小暑養生重點突出「心靜」,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

夏季適當鍛煉,可以在清晨和傍晚到戶外跳操、打拳、游泳、跑步、跳舞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改善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對調節植物神經和體溫都大有裨益。

「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夏治」是中醫特色療法之一,「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發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緩解期進行治療。中醫認為,小暑後陽氣上升,大暑時陽氣升發到極致,而且此時人體的代謝能力較強,藥物的利用率也隨之增高。

反覆感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緩解期患者,可以進行冬病夏治,以減少發作的次數或減緩發作的程度。

小暑食新,飲食防疰夏

體質虛弱的人由於暑熱容易出現疰夏。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餘韻詩醫師認為,小暑節氣的葯膳調理,既要能清熱祛暑,又要能健脾化濕。在飲食方面,不可過度偏嗜生冷寒涼,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寒濕內生而發生腹痛、泄瀉。

「小暑食新」。與陳米相比,新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含量明顯高於陳谷,營養豐富。江南地區有一句俗諺:「小暑黃鱔賽人蔘。」小暑前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鱔魚最為肥美。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小暑時節也是消化道疾病的多發期,飲食不潔容易引起腹瀉、痢疾等疾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馬莉副主任醫師提醒,小暑飲食宜清淡,多喝粥,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

【小暑時節膳食】

扁豆雲吞

製作方法:

1.將白扁豆洗凈,以沸水燙過後剁成碎粒;豬肉剁為肉泥,加扁豆碎粒、胡椒粉、雞蛋、澱粉、精鹽適量做成餡。

2.和面,擀麵皮並切成三角形,包成小餛飩,煮熟即成。

功效:

鮮扁豆是夏秋兩季的佳蔬,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中醫認為,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的作用。此款點心葷素搭配,易於消化,且具有溫中健脾,利濕化濁的功效。適合一般人群此節氣食用,特別適於高血壓、腦血管病、消化不良、術後恢復期等患者食用。

韭菜銀芽鱔絲

原料:處理好的黃鱔2根,豆芽150克,韭菜100克,生抽、料酒、油、鹽、胡椒粉、薑、蒜、乾辣椒適量。

製作方法:把已經處理好的黃鱔清理乾淨後切段,韭菜清洗後切段;鍋內倒油,用熱油爆香蒜末、薑末和乾辣椒,放入黃鱔段翻炒幾下;加適量的料酒、醬油去腥和調色,再倒入豆芽、韭菜繼續翻炒,最後加鹽就可以裝盤了。

功效:補腎健脾,補虛生血,清熱解毒

荷葉翠衣飲

原料:取鮮荷葉1張,白扁豆30克,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去掉紅瓤和綠皮的部分)100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原料洗凈後加水煮至豆熟,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尿,生津解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