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老基金個稅遞延倒計時!重大機遇如何把握?

中國基金報記者 應尤佳 遊芸芸 整理

今年5月1日後,公募基金有望正式納入個稅遞延優惠政策,迎來養老金投資的新時代!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公募基金行業應該如何去把握機遇、擁抱機遇?3月21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機構投資者峰會暨財富管理國際論壇上,五位基金行業大佬就養老金投資話題進行了圓桌討論。此次圓桌討論的主持人為中歐基金公司董事長竇玉明,參與討論的嘉賓有建設銀行個人存款與投資部副總經理曹偉、廣發基金公司總經理林傳輝、富國基金公司總經理陳戈、銀華基金公司總經理王立新。

(本文圖片攝影:宋春雨)

以下為圓桌論壇的實錄:

公募產品具有養老底層資產優勢

竇玉明:今天我們討論的是養老金投資的話題,在座的各位認為我們在養老投資方面有些什麽優勢?

林傳輝:首先是專業投資能力的優勢,個人養老金具有長期性、穩定回報、目標明確的屬性,這剛好契合基金行業倡導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同時也是基金行業的優勢。

其次,個人養老制度設計上,賦予了個人的自主權,由於每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每個人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不同,對於養老產品需求就不同,需要個性化的產品,公募基金能夠為行業提供豐富的、優質的產品。

第三,傳統的投資以相對收益為目的,跟養老金投資有差異,資產配置將成為養老金投資重點。資產配置需要鮮明而很豐富的資產,公募基金在這些資產的供給上有優勢。

竇玉明:談到養老金,目前大家關注的焦點是在第三支柱建設上,與之對應的稅優政策可能會在今年推出,美國稱之為IRA。美國IRA投資於公募基金的比例非常高,請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談談,為什麽IRA中的公募基金投資份額如此之大?

王立新:之所以美國的個人養老金IRA或者401K投資到公募基金,這是與資金的性質和追求長期收益的目標有直接關係的。公募基金是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基本面投資策略為主,追求的是長期投資收益。而個人的養老金追求的目標也是長期收益,也只有長期投資才能平滑短期的、由於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或者不確定性。這是養老金投資於公募基金相契合的第一點。

另外,我認為,在養老金投資中,實際上存在兩類風險,一是風險過度暴露,也就是承擔了超出養老金投資屬性的風險。如投資目標偏離和投資風格的漂移,導致的過激投資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投資不足,或者是不投資的風險,實際上對於個人養老來說是和過度投資同樣大的。根據個人的生命周期計算出來需要養老金的數量,但是,如果在資產配置中由於低風險配置過多,而使得投資不足,或者收益達不到養老的需求,這同樣無法達到養老投資的目標。從這點上來說,公募基金能夠滿足養老金在各個周期上資產配置的需求,而不會造成投資不足的現象出現。所以我認為,公募基金將是個人養老金的主要投資標的,而養老金也是中國未來我們公募基金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

竇玉明:富國基金的總經理陳戈是做投資時間較長的總經理,還管過養老金,請從基金經理的角度談談公募基金做養老金投資的優勢。

陳戈: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的特徵,而公募基金擅長用一定的波動來換取更高的超額收益,這是所謂的淨值化,長期來看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公募基金從成立到現在,一直在做淨值化產品,在承受合理風險的情況下取得更高的回報,這是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優勢。

我國是高儲蓄率國家,情況跟西方國家不太一樣。中國人喜歡儲蓄,大家都有存款,而且喜歡自己操作,但整體效果並不好,因為好的投資在本質上是反人性的,而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喜歡追漲殺跌。人性靠什麽克服?依靠嚴格投資紀律和正確的投資理念。個人養老投資既可以自己儲蓄也可以委託專業機構管理,委託專業機構管理與儲蓄的區別在於通過有紀律地定期購買稅優產品,可以克服人性中的恐懼與貪婪。

公募基金有三大症結有待解決

竇玉明:當前我國養老問題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養老金儲備不足,這也是全世界範圍內都遇到的問題。未來,僅依靠國家和企業的養老金可能很難過上體面的生活,個人養老儲備必不可少。其中,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需要提高投資的回報率,需要提升權益基金的投資比例。因此,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在45歲之前的權益投資比例比較高。這可能會帶來高波動高風險特徵,但養老金的投資期限足夠長,可以平滑高波動性帶來的風險。所以,個人養老投資要利用好養老金的長周期特性,以此提高長期回報。

我們請建設銀行個人存款與投資部副總經理曹偉從銀行的角度,客觀談談公募養老基金。

曹偉:養老金往往是養老救命的錢,因此安全性要絕對高,管理者的信託責任意識要體現的更為充分。當前市場上養老目標基金共15隻,建行主代銷了其中7隻;養老目標基金規模大約54億,建行銷售了20億左右;養老目標基金的客戶一共74萬,建行客戶佔了40多萬,佔了半壁江山。在銷售養老基金的過程當中,我們認為不能讓客戶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我們就特別強調,不單純追求規模大,而要讓更多人有參與感,通過定投、小額配置等方式逐步投資,既平滑收益,也不至於出現過大損失。

從客戶角度出發,我有幾個想法。首先,國內股市牛短熊長,如何保證投資者退休後使用這筆錢的時候是在一個很好的牛市?如果投資者退休的時候正好碰上熊市,本金出現虧損怎麽處理?所以,如何獲取超越市場的絕對收益,是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公募基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比較關注相對收益,我認為養老錢首先是需要追求絕對收益,這一理念,我們從觀念上、機制上如何扭轉?養老金是長錢、是慢錢,但是國內的投資者,不僅是公募基金,大家都還是習慣於賺快錢,那麽如何改變賺快錢的思維?

其次,養老金是大體量的長線資金,對投資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有沒有選擇最優秀的人來管這筆錢,優秀的人是不是能夠有足夠長的時間的在這個崗位上管這筆錢?公募基金的人員流動性很大,過高流動性不利於管理長錢、大錢。

第三,基金行業能不能有一些針對養老基金的政策支持。比如說估值方法,用什麽方法估值其實是很關鍵的。比如說打新,能不能給養老基金一些政策。再比如,在對養老基金的考核上,能不能頒布一些指導意見,不要過於關注中短期排名。這是我站在客戶立場上做的一些思考。

竇玉明:曹總提出了三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下面先請林總談談怎麽解決養老金投資又要高收益、又要波動不大?

林傳輝:個人養老制度不是解決投資人的收益高低問題,其本質是年輕時的投資與退休後的消費的跨期安排,其追求的目標是退休時能獲得穩定的收益。這主要從產品上來解決投資者這一顧慮。個人養老金產品通行兩種類型:一個是目標日期,一個是目標風險。目標日期基金就是你用你現在的投資來解決未來的養老需求,退休的時候有一筆錢滿足你的養老需求,是根據生命周期來安排的。第二個目標風險基金是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來保持投資組合的風險恆定。養老基金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設置能夠解決投資者擔心的產品結束時的收益過分依賴與末期權益市場狀況問題。比如30年的目標日期基金,在前十年投資權益的比例會較高,中間十年權益、債券比例會均衡,後十年則主要投資債券,最後轉為收益型基金。

竇玉明:請王總談談團隊不穩定怎麽管長錢?

王立新:曹總提的幾個問題都比較中肯,養老金是一個長線投資,從20多歲開始上班有工作收入一直到80歲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度,這需要投資者有長期投資的理念——把它放在很長時間裡,既能獲取比較好的收益,同時波動也很小,是非常好的產品。

基金公司人員變動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但我認為,近年來,人員變動的問題在減緩,基金公司團隊的穩定性也在提高。我認為,原因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一個是基金公司針對前幾年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做了很多機制方面的改革,例如一些公司采取了員工持股等長期激勵措施,起到了穩定團隊的作用。第二是基金公司與投資者一起承擔風險的機制,如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跟投等,都有利於基金經理和管理人員的穩定;第三是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尤其是引入養老金等長期資金之後,人員穩定的問題正在慢慢解決。我希望,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養老金產品能夠由更為資深的研究員和資深的投資經理來管理,提供更為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

竇玉明:我覺得基金行業人才的供給和需求已經過了轉捩點。過去這些年人才的培養速度趕不上行業的需求,而現在人才的成長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優秀的畢業生很多,人員穩定性也日趨增強。

請陳戈總談談曹總提的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麽個人養老沒有把對衝基金作為最好的投資標的?公募基金和對衝基金比有什麽優勢?

陳戈:這個問題其實不是養老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市場上主要是兩類客戶,一類是高淨值的,還有一類是一般投資者。高淨值客戶追求的是財產的保值增值,所以是低風險偏好,只要保證把財富傳承下去就行。對衝基金相對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所以從產品形態來看,國外的私募基金基本上都是對衝基金,針對高淨值客戶,有一定的投資門檻。公募基金具有低成本、低門檻的特點,雖然波動性較大,但長期收益更高,比較適合一般投資者。

股票投資從短期來看,是無法確保絕對收益的,因為系統性風險很難規避。從長期看,雖然波動性比較大,但總體收益應該更高。養老資金具有長期屬性,可以承擔一定的波動,來追求更高的長期收益。如果投資過於強調低波動和絕對收益,一定是以犧牲長期收益率為代價的。選擇高質量上市公司構建組合是降低波動性,提高回報確定性的重要途徑。

曹總的第一個問題我覺得蠻好的,當大家熊市需要用錢,贖回了怎麽辦?我認為投資者做養老金投資一定要擯棄賺短錢快錢的想法,需要做長期規劃,量入為出,不一定要一次性大量投入,而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有紀律地持續投資,這樣才能保持心態的平和,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在未來獲得更好的養老保障。

竇玉明:剛才陳戈總談到對衝基金的特徵,對衝基金為什麽不參與養老投資?這是因為對衝基金的管理規模有限,全球規模超過100億美金以上的對衝基金非常少就是這個原因。有一項研究測算顯示,當對衝基金超過市值6%時,就很難創造超額收益了,所以對衝基金容納不了“大規模”的養老基金。

對衝基金定位於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之間,波動率和收益率都低於股票基金,而高於債券。此外,對衝基金大都采取短線投資策略,而公募基金擅長長期投資,也因此注定難以回避短期波動。公募基金體量大,無法像對衝基金一樣,在短期之內買賣所持有的證券。

公募基金如何推廣養老產品

竇玉明:公募基金在未來做養老投資時,還會遇到另一個挑戰,那就是當下投資者的基金持有周期都比較短。當我們面對平均持有期3個月的投資者,要向他們推廣需要持有30年的養老基金時,我們該怎麽推廣產品呢?

林傳輝:我覺得這與投資者對養老制度的認識和習慣有關,清華大學有個市場調查,調查顯示,90%的人沒有養老退休規劃,70%的人是沒有做過養老財務準備;第二個,長期以來,居民對養老需求的概念主要集中在基本養老,居民對個人養老制度認識還不夠。我想一是要多做宣傳;二是在產品供給上更豐富、更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做足功課。

竇玉明:林總提到TDF(目標日期基金)、TRF(目標風險基金)都是非常好的養老投資產品。有一項研究顯示,通常基民的投資回報率遠低於基金產品的回報率。比如,基金產品的淨值增長率是15%,而投資者由於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往往沒有贏得15%的收益率。其中唯一的例外——投資者的回報超越基金淨值增長的產品,就是TDF基金。下面我們請王總談談,短期投資者和長期的投資策略是怎麽匹配的?

王立新:個人養老金產品在我們國家是新生事物,以前有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這是第二支柱。而具有稅優政策的個人養老金的可以說是個新生事物,投資者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認識和了解的過程。個人養老金在國外發展的很好,是規模很大的產業,相信在中國也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短期和長期的投資策略問題,實際上不管在美國還是日本,最開始養老金是不能買股票的,只能買高級債券或者存款。隨著養老金投資的發展,很多國家的養老金投資權益類佔比逐步提高,如美國的IRA有50-70%的比例投資於基金等權益類產品。長期投資,正是熨平市場短期波動、規避短期風險的最好方式。

現在我國的養老投資主要是以產品的形式,不是以账戶的形式存在。將來可能發展成為每個人都有一個退休金账戶,退休金账戶裡的錢既可以買養老基金,也可以買其它基金或者其他投資標的,使得養老金資產配置更為分散化,合理的、分散化的資產配置也是有效規避短期風險的方式。

竇玉明:請曹總談談,對養老金產品的推廣有什麽好建議?

曹偉:作為客戶銷售端來說,中國的資管行業尤其是資管的銷售服務行業,跟國外特別是跟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美國,資產提供端跟客戶之間有財富管理的一個服務機構,中國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麽一個中層的機制。傳統銀行基本上還是在做產品的銷售,還沒有進入到對客戶的整個資產和財富的管理層次。養老產品是客戶整個財富管理、資產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我們有一個財富管理的層級的概念,那麽把這支產品在適當的時候給客戶進行資產配置,這樣客戶就比較容易接受產品本身給它帶來的波動,客戶就有可能可以長期的持有。

在銷售與配置過程中,我們采取一些能夠平滑收益的一些手段,比如說定投的方式、波段操作的方式,讓它能夠獲得與產品相一致的收益。實際上來說,真正客戶最終的收益是產品的收益加上客戶的投資行為疊加的結果,除了產品端,調整客戶行為也可能獲得一個好的收益。我們客戶管理過程中發現一種現象,有些持有好產品客戶不見得掙到錢;一些持有差的產品客戶也不一定賠錢,因為他在產品跌的很厲害的時候買的,漲的時候賣出去了。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能讓產品的收益曲線變成客戶的實際收入曲線。如果我們做的很出色,收益就有可能在產品收入曲線之上,創造一些超額收益給到客戶,這是服務機構的價值所在,也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中國基金服務銷售下一個風口就是在於給客戶做一個財富與資產配置,誰能把握住風口,那麽可以說會獲得客戶的信賴,而且和客戶一起共同更好的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