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薑加一物,噁心從此消失!明代老方挺好使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遵生八箋》、《中醫食療》、《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為您說上一個常見癥候,這就是噁心。

人為什麼會噁心?

除了情緒心理刺激的應激反應,以及懷孕初期的表現之外,更多的還是人體消化機能異常所致。

列位看官如果目及近賢趙金鐸先生所著《中醫癥狀鑒別診斷學》,會發現此癥狀被分為五個類型,分別是畏寒噁心、胃熱噁心、胃陰虛噁心、肝胃不和噁心和傷食噁心。這樣的分類方法,一直為業界所推崇,體現了理論和現實臨床之間的高度結合。咱們分別給看官說一下。

畏寒噁心,是因為脾胃虛寒、氣機升降失常所致的噁心。它的主要表現,就是噁心的時候兼胃痛,或者不時泛清水、涎沫,遇寒諸症加重,平時則便溏、食欲不振、睏倦乏力,舌淡脈弱。

胃熱噁心,是因為平時吃了太多的肥甘厚味,使得胃裡面有熱,或者外邪入裡化熱,導致中焦鬱熱、氣化失司,形成噁心反胃的感覺。這個時候,患者往往在噁心的同時,胃中嘈雜、吞酸、口臭、便秘、苔黃。

胃熱引發的噁心,再進一步發展,會導致胃陰虛誘發噁心。這個時候,患者會伴隨劇烈的嘔吐,口渴、舌紅、脈象細數,不能吃飯,甚至連喝水都困難,一喝進去就吐出來。

相對於上述因由,肝胃不和和傷食導致的噁心似乎更常見。肝胃不和,指的就是肝鬱氣滯,橫逆犯胃,使得中焦氣機升降失常。這個時候的患者,在噁心的同時,可能有口苦、咽乾、胸悶、兩肋痛的感覺。這個時候就需要調肝脾、行氣滯。

傷食引發的噁心,多由暴飲暴食、飲食無度而來。患者在噁心的同時,會噯氣吞酸,口氣酸腐,惡臭難聞,胃脘脹滿,不想吃東西。由於因飲食無度而來,而且暫時不傷正氣,所以患者的舌象和脈象往往正常。

說了這麼多,那當我們的噁心的時候,用什麼辦法來調治呢?在這裡,給大家說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這就是妙用橘子和生薑。

準備橘子500克,生薑、食鹽各適量。將橘子去掉內部的白膜,隻留下橘子肉和橘子皮。將橘皮切成細絲,和橘子肉一起搗碎,然後加食鹽入鍋翻炒片刻,再加上生薑末炒勻起鍋,裝入容器內搗爛絞汁拌勻,陰乾之後密封收藏好。每次用50克,用沸水沖泡服用。每日2次。這個辦法可以幫助我們理氣和胃、降逆止嘔。

這個辦法,出自哪裡呢?我們為您擇選自《中醫營養學》。但是它最初,是刊載在《遵生八箋》裡面的。《遵生八箋》,為明代高濂所撰。高濂在年紀小的時候有眼疾,後來經過他對方葯的廣泛收集、研究、整理和嘗試,終於讓自己康復。他把自己收集整理來的寶貴醫學經驗彙編成書,就成了《遵生八箋》。

這裡面,起主要作用的是橘子。橘子,作為食物,也有一定的治療價值。這主要就是理氣寬胸。其實,橘子周身上下都有此類的作用。比如說橘子皮,可以加工成陳皮,能理氣、降逆、止嘔、燥濕。橘核,可以理氣化痰,特別善於治療疝氣。橘子葉,善於疏肝理氣,對乳腺增生等疾病有治療意義。橘絡,則能行氣化痰。總而言之,這橘子對於治療氣滯所引發的疾病,十分擅長。

由於橘子能理氣,所以當我們因脾胃氣滯、升降失常而引發噁心的時候,橘子就可以拿來調治。

再看生薑。生薑這味葯,為嘔家聖葯,可以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化痰。因為胃寒、寒濕困脾所致的欲嘔噁心,可以用它來改善。生薑和橘子搭配起來,自然效果更好。

所以,總地來看,橘子搭配生薑,對於寒邪蘊脾、濕邪困脾、肝鬱氣滯導致的噁心,有一定的療效。尤其是肝鬱氣滯所致的噁心、胸悶、噁心、脅肋發脹等感覺,有不錯的療效。應用的時候,咱們可以看看舌頭。如果舌質明顯發紅,舌苔發黃,就別用,以免生薑加劇熱象。

好了,文說到這裡即將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