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安寧療護」離2.5億老年人有多遠?

原標題:上海臨終關懷服務: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5億,每年增加800多萬老齡人口。人到老年都要面對衰老、死亡這件事,但死亡距離你有多遠?

恐怕是一個很多人無法回答卻無法迴避的問題。

在上海的各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裡,有著安寧療護病房。曾經,這一項療護服務也被稱為臨終關懷。

安寧療護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它既不加速也不延緩死亡,注重在病人逝世前為其緩解疼痛癥狀,減少無意義的創傷性治療和搶救,給予心靈層面更多的照料,也為家人提供支持。

安寧療護病區,在樓廊的盡頭,往往安排著一間特殊的房間。天花板上,布置著小天使的畫面,牆上有可以切換圖案布景機器,佛陀,基督,或者是自然風景。這是為真正最後時刻準備的房間。這裡,沒有搶救儀器,也沒有各種導管。

其實這件事離你很近,例如你在淘寶網購的時候,捐助給淘寶公益的一分錢兩分錢,匯聚起來的經費中,有一部分,正是通過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這樣的公益組織,用於安寧療護的宣傳推廣。

病人「離開」後,紫外線燈光消毒中。

三甲醫院往往對病床死亡率有所控制,那些無法滯留的病人只能轉出腫瘤科,要麼回家安養,要麼選擇安寧療護病房,抉擇自己人生最後一站的所在地。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攝影師分多次前往安寧療護病區拍攝,記錄下生命終點站的一些片段故事。

教授為自己買了一個透明外殼的小時鐘,在朝南的病房窗台上顯得格外亮眼。大部分的時候,教授都拉著病床的簾子,除了自己的親人,很少願意和外人見面。

退休前,他曾在上海一所知名高校任教物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教過,年輕時因為政治背景不好,而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工作去向,成了他至今追悔的事情。

時鐘下面,是志願者送的一本《相約星期二》,講的是一位美國教授在去世前給學生每周二講人生哲學課的故事。教授和攝影師聊起了相對論,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邊界的,並不是無窮無盡的。有一次,教授對志願者提起,放時鐘是想看著時間到最後一刻。

潘阿姨把古詩列印出來放在病房,因為多次中風說話不太利索,但是潘阿姨仍堅持每周背五首古詩詞,用來訓練自己的發音。有一次讀到「十年生死兩茫茫」,潘阿姨潸然淚下,因為想到了已經離世的父母和妹妹。

儘管自己身患癌症,但潘阿姨不吝於對別人給予關懷,有時候她比護工還了解病友的情況。她時常同病房一位會跳舞老先生開玩笑,「你要快點好起來,回家跟你老婆點著燭光一起跳舞啊」。

這個叔叔是病房裡的開心果,今年64歲,年輕時是從事美術方面工作的,還炒過股,住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後,他還依然愛看股票節目,時不時還教社工護工們一些炒股經驗,「要一點點買進,不要太貪」。因為去洗手間的次數頻繁,還得了個「馬桶大王」的外號,每次護工們去病房裡沒看到鄒叔叔,一定會開玩笑:「又去衛生間開會啦?」

不過叔叔也不是一直樂觀開朗,來衛生服務中心之前,他一直在家臥床,常年見不到外面的世界使他自暴自棄。來了衛生服務中心後,每天跟工作人員跟病友說說笑笑,反而變外向了。

3月20日這一天洪阿姨和丈夫董先生來說,是極為特殊的。

1970年的3月20日,他們在去雲南下鄉的火車上認識,後來在雲南結婚,條件艱苦,很多上海知青結婚都不辦婚禮了,但董先生堅持要辦婚禮,就把一個乒乓球桌分開,辦了兩桌。

48年後的這一天,董先生帶著妻子住進了病房。每天給妻子帶一朵花回來,每天安排妻子的飲食。大概半年前,洪阿姨被查處乳腺癌晚期,已經失去手術機會,醫生說生存期只有5個月。不過到了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董先生很開心的說妻子已經活過五個月了,而且看上氣色去還可以。

1930年出生的張先生身材魁梧,曾經是一名軍人,採訪時說話談吐尚可。

據說他已經在這裡住了10幾年了,有一位專職護工照顧。張先生有四個孩子,其中三個在北京,一個在美國,他平時打發時間主要靠幾樣:iPad,袖珍電視,還有一個老舊的IBM電腦。電腦是女兒用剩下送給他的,沒有無線上網功能,張爺爺只能用它來玩紙牌接龍的遊戲。子女幾乎很少來,張大爺最近一次去北京是18年前。

90歲的費先生正在吃飯,病區裡大部分老人只能吃流質食物,費爺爺也不例外,不過可能是因為兒子來了,這一天他胃口特別開,整整吃完了一大碗。

費先生的幾個孩子常輪流來看他,雖然已經臥床不起,但精神狀態尚好。志願者們都說,有子女關懷,老人的精神狀態特別好。

89歲的郭奶奶是志願者眼裡的可愛的「明星」,89歲的她還特別愛美,床鋪周圍收拾的特別乾淨。

郭奶奶患有阿茲海默症,一直認為自己是61歲。女兒每天都來看她,她喊女兒叫「姐姐」。郭奶奶說,如果沒有姐姐照顧,她可能就很不好了。郭奶奶出生於天津的大戶人家,一生衣食無憂。多年前,郭奶奶的老伴也一同住在安寧療護病區,只是老伴已經先走一步。

李先生是喉癌晚期,是病區裡一位特殊的病人,因為神志清晰但卻不能說話表達。平時他如果想喝水就指指杯子,覺得冷了就指指衣服,有便意就指指尿壺,通過這樣的簡單溝通,滿足生活基本需要倒也沒有問題。

但有一天,這位李先生突然發起脾氣,原來是因為叫護士不方便,護士長就想了一個辦法,放一個小黃鴨在老人邊上,需要的時候就按一下鴨子。

93歲的馮奶奶是病區裡最年長的,因為皮膚瘙癢,奶奶的手平時被束縛起來防止她抓癢。志願者給奶奶做了一本相冊,馮奶奶已經沒有托舉相冊的力氣,需要志願者扶著手才能翻看,相冊封面是她帶著蝴蝶結躺在病床上,笑的很開心。

在上海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志願者的準則裡,有一條就是不可以在病房裡議論病人的情況。這張空病床的上一位主人,在入院的時候,還能大聲說活,談笑風生。但因為聽到了家屬對病情放棄治療的消息,他很快就變得沒有精神,幾個小時後便去世了。

病房內的幫助病人訓練的器具,如同回到童年一般。

手牽手的一位志願者說,住進安寧療護病房前,許多患者為治病散盡家財,最後的時刻,他們往往把把自己看作家庭的累贅,經常否定個人存在的價值。

手牽手負責人王瑩曾遇到過一位大叔,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活老婆孩子,住院後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麼平庸地過完了,整日灰頭土臉。王瑩問他:「你一生開計程車接送過多少人?」對方突然被問懵了,算了算說大概有十幾萬吧。王瑩鼓勵他: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你或者你中途開小差,不可能把這麼多人安全送到他們想去的地方。

長久以來,死亡這個話題,在傳統觀念裡總是沉重的、晦氣的,所以我們閉口不談、敬而遠之,但我們似乎對這個話題逃避得太久。臨終關懷,陪他們走完生命的走後一程,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生命終點。

只有透過了解死亡,才能去明白生命的意義和真諦。

了解更多 養老資訊 lrtxw.cn

養老就上老人天下網,為你找一個安享晚年的家!

我國將建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

江蘇: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