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第一次喝豆汁兒吐了的人後來怎麽樣了

豆汁兒,北京最慘的食物,沒有之一。

搜“豆汁”,相關搜索第一個就是:“北京豆汁太難喝了”

遊客們來北京旅遊,愛上了烤鴨和炸醬面,卻唯獨把豆汁兒拉黑。

五一假期豆汁兒的預告裡,居然有人說豆汁兒是泔水味???

在多數外地人眼中:

豆汁兒=奪魂孟婆湯

喝豆汁兒=花錢受罪

喝完豆汁兒的外地人,心裡飄著七個字:我!們!討!厭!豆!汁!兒!

但另一面,有些人對豆汁兒愛的不能自拔。

為了能天天喝豆汁兒,乾隆甚至召了幾名師傅進宮做豆汁兒。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裡說:“自從離開北平,想念豆汁不能自己。

林海音也一樣,和豆汁兒一別就是四十多年後,回北京後立馬鑽進胡同喝豆汁兒。

喝豆汁兒甚至成了定義真正北京人的標準。《大宅門》裡的白景琦喝了爺爺喂的豆汁兒,白老爺子樂開了花:“瞧我這孫子,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哪!“

和小景琦一樣,新一代北京人從小就被長輩灌豆汁兒長大。灌著灌著就愛上了癮,小手捧著大碗喝豆汁兒。

為啥同一個食物,兩撥人的評價那麽極端? 討厭的人對豆汁兒深惡痛絕,愛豆汁兒的人則甘之如飴?

因為外地的朋友們都 喝 錯 了 !

去的店錯了,喝的豆汁兒錯了,搭配的東西也錯了,一切都錯了!

那什麽是外地朋友初嘗豆汁兒的正確姿勢?

讓飽弟給你港一港豆汁兒的故事,看你能不能再給豆汁兒一次機會。

因為去錯了店,你喝吐了

為啥說大家去錯了店,因為遊客們常去的一些老字號豆汁兒店,發酵實在太重了

一口下去濃烈的餿臭味吸入肺腑,激酸的滋味侵入腦殼。

為什麽豆汁兒這個味道?首先我們要明白豆汁兒是怎麽誕生的。

簡單來說:豆汁兒就是綠豆發酵後的產物。

從前北京城冬天缺少瓜果蔬菜,吃東西不易消化。發酵過後豆汁兒乳酸菌爆棚:能助消化,又能解膩。它就是北京人的乳酸菌飲品。

豆汁兒的風味是在發酵中誕生的,風味輕重和發酵時間直接相關。第一次喝,千萬不要打包帶回家。帶回家的路上,它會繼續發酵,越來越酸,越來越“餿”。

輕發酵的豆汁兒顏色灰黃,喝到嘴裡酸度尚可,餿味很輕。

重發酵的豆汁兒顏色更綠,酸度高,餿味大。

老北京更愛重發酵的,所以經常一不小心就把外地朋友帶去了自己常去的店——然後朋友就喝吐了。

第一次嘗試豆汁兒,飽弟建議喝輕發酵的:餿臭味輕,酸度適中,還帶有回甘。

少年莫逞強,不是每個人都能降的住重發酵豆汁兒的酸餿味,找家輕發酵的豆汁兒店讓自己入門吧!

千萬別選生豆汁兒!

喝生的還是喝熟的?選錯了,絕對會毀了你一天。

不幸的是,很多豆汁兒小白根本不知道豆汁兒是分生熟的。

生豆汁兒比熟豆汁兒更早出生,豆汁兒“二次發酵”後,新鮮的生豆汁兒就出現的。

不少老北京對生豆汁兒是真愛,比如東直門豆汁店的夥計說生豆汁兒特別去火:從前很多老主顧夏天聚在這裡喝生豆汁兒,生豆汁兒都成了胡同裡的社交工具了。

生豆汁兒都是涼的,有的攻略建議你要跟著大爺大媽排隊買生豆汁兒,不說別的,隊伍都排到屋外了,能不買袋嘗嘗嗎?——喝!然後又吐了。

生豆汁兒冰涼涼的,看樣子會覺得它人畜無害,打開它,強烈的酸餿氣味就出現了。

這股氣味是熟豆汁兒的三次方,撲面而來餿臭味,繞梁三日還不消散。會讓你還沒喝到嘴裡,就已經繳械投降。

五月五日山東兄弟卒,被生豆汁兒的氣味嗆出老血。

而熟豆汁兒則不同,它比生豆汁兒晚一點出生,氣味也會更淡一點。因為熬豆汁兒的時候,生豆汁兒裡的醇類物質加熱後揮發,所以熟豆汁兒氣味較淡、口感更濃。

其實大多數北京人還是願意喝熟豆汁兒,尤其是剛熬熱的熟豆汁兒。

在店裡來一碗燙嘴的熱豆汁兒,吸溜吸溜的喝,豆汁兒的餿臭味被熬散了許多,酸味在口中彌漫,回味還帶著甘甜。

聽飽弟一句勸:第一次嘗試豆汁兒,一定要喝熱乎乎的熟豆汁兒,比生豆汁兒友好太多。

如果實在想跟著大爺大媽買一袋生豆汁兒,飽弟建議你拎回家熬熱了再喝。

自己熬生豆汁兒不容易,但也有一些訣竅,飽弟向東直門豆汁店的鎮店大爺,討來了在家熬豆汁兒的方法。

在家熬豆汁兒,用的鍋得注意,合適的鍋容易控制火候,也能避免食品安全問題。

搭配吃的,拯救Soul

如果你前兩個要領都學會了,這時只差最後一哆嗦了——沒錯,就是搭配!

焦圈和鹹菜是老北京喝豆汁兒的絕配,但有些外地人偏偏不信:焦圈和鹹菜那麽普通,憑什麽喝豆汁兒時要配它倆啊?

因為它倆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專門降服剛烈的豆汁兒。

焦圈又稱小油鬼,油性重的碳水最能克制豆汁兒的桀驁。

焦圈在熱油中翻四個跟頭出了鍋,顏色金黃,口感爽脆。現在吃口剛出鍋的熱焦圈可不容易,很多店會把早上炸的焦圈放櫃台裡備一天。想吃口剛出鍋的熱焦圈,得趕早來。

喝豆汁兒得配辣鹹菜辣鹹菜味重,濃香撲鼻,蓋過了豆汁兒的餿氣。辣鹹菜有用蘿卜絲的,也有用苤藍絲(薺菜頭)的。

這種辣鹹菜其實不算太辣,更多的是香。醃製好的鹹菜切成細絲,淋上乾辣椒段炸的熱油。配上鹹菜,這碗豆汁兒才夠味。

飽弟走訪了數家豆汁兒店,大部分的店鋪都用了辣鹹菜,只有尹三豆汁用的是淡口鹹菜。吃不慣鹹辣口的,可以選擇來他家。

如果你還是覺得單一,還可以來點芝麻燒餅、面茶、驢打滾等一眾老北京小吃,老北京喝豆汁兒時除了寵愛焦圈鹹菜,也時常翻它們幾個的牌子。

為啥?一位拎鳥來的大爺給飽弟傳授了一點人生經驗:外地人來喝豆汁兒,除了配焦圈鹹菜,還得配幾樣北京小吃,這些東西香,還壓肚子。混著吃,豆汁兒的味道就被稀釋了許多。

來北京嘗試豆汁兒,跟著鄰桌的北京人點小吃,準沒錯!

還有一種劍走偏鋒的搭配,直接改變了豆汁兒的風味:張國榮來北京時喝不慣豆汁兒,向旁人要些白糖撒進去,豁然開朗。“這是優酪乳的味道。”

把豆汁兒變成優酪乳,不就沒難度了嗎?點份奶油炸糕,多要點白糖倒豆汁兒裡,看看有沒有張國榮說的優酪乳味。

看完這些還是不敢嘗試豆汁兒?可以先嘗嘗麻豆腐。

麻豆腐是生豆汁兒加熱後誕生的產物,它的酸餿味比豆汁兒柔和許多。有的老北京接受不了豆汁兒,卻愛吃麻豆腐。麻豆腐一般炒著吃,用油炒香的麻豆腐配上青豆和雪裡蕻,上桌前澆一杓炸辣椒油,濃香撲鼻,口感滑嫩。

飽弟問了賣生麻豆腐的牛街寶記,夥計告訴我炒麻豆腐用的油至關重要。老方子用羊油,羊油膻味大,壓過了麻豆腐的餿臭味。現在更多用素油,雖然味道上有點妥協,但是飽和脂肪比羊油低,更加健康。

飽弟建議挑戰麻豆腐時點名要羊油炒的,一點點脂肪怕啥,發酵綠豆的餿臭味能輕點,就是勝利!

參考資料:

1.盧曉丹,張敏,苗菁.不同來源生熟北京豆汁的風味物質和感官評價比較[J].食品科學,2015,36(06):103-108.

2.盧曉丹,張敏.豆汁的加工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4,35(03):266-270+311.

3.丁玉振,張紹英,梁盡禕,劉芃.北京傳統小吃“豆汁”製作工藝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02):280-2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