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不好治,很大程度要歸咎於你的「誤解」,仔細想想對不對

痛風作為人類最常見的炎性關節病,也是我們唯一可能「根治」的關節病,理論上比較容易處理。但在臨床實踐中,對許多患者來說,包括那些早就確診的痛風患者,痛風處理得並不理想。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應歸咎於對痛風防治的誤解。俗話說「久病成醫」,對需要與之長期共存的那些慢性病,人們常常會總結出一些自己的認識,而造成「不理想」結果的,往往也正是這些「認識」。接下來,我們為大家總結了痛風防治過程中,三個最大的認知誤區。

1、得了痛風,飲食控制越嚴格越好

痛風患者從醫生或者科普資料中得知,暴飲暴食可誘發痛風發作,控制飲食可以減輕體重、降低尿酸,再加上對長期口服降尿酸藥物心有疑慮,因此不少患者把防治痛風的希望寄托在飲食控制上。適當地控制飲食對痛風確實有利,但為了降低血尿酸水準一味地減少進食的量,以至於熱量攝入不足,人體只有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熱量,脂肪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酮體等酸性代謝產物,抑製尿酸在腎臟的排泄,從而導致血尿酸水準升高,甚至誘發痛風。

因此,痛風患者過度節食、飲食控制過度嚴格是不可取的,這樣不但降低生活品質,難以長久堅持,而且很難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即使飲食中不含任何嘌呤,血尿酸也最多只能降低60到90微摩爾每升,何況飲食中不可能不含嘌呤。痛風患者應根據自己的標準體重和體力活動的分級,來計算每天所需的熱量,控制每天嘌呤攝入的總量,合理分配一日三餐,做到節食有度,營養均衡。

2、運動出汗有利於尿酸排出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促進健康,但對痛風患者來說,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痛風是一種對生活很「挑剔」的疾病,對運動也是如此,運動後大汗淋漓的暢快,對痛風患者來說不見得是件好事。實驗發現,人體運動出汗後,檢測汗液發現其尿酸濃度僅為血液中的6.3%,說明汗液中尿酸的含量非常微量,流汗所排出的尿酸對於血尿酸水準的降低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流汗的增加意味著尿量的減少。尿酸千辛萬苦從腎臟代謝出來以後,需要通過尿液才能排出體外,尿量減少,尿酸排泄就會減少,此時尿酸瀦留在泌尿系內很容易結晶沉積。因此,運動大量出汗後,最關鍵的是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使血液中的尿酸溶解於尿液當中,並迅速排出體外。對痛風患者來說,選擇合適自己的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能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3、痛風降酸葯副作用大,能不用就不用

不可否認,痛風降酸葯的不良反應確實比較明顯,不論是傳統的別嘌醇和苯溴馬隆,還是新上市的非布司他。但有一個概念需要明確,只有藥物治療帶來的效益遠遠大於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時,它才可能作為處方藥用於疾病的治療。痛風隻止痛不降酸,持續的高尿酸血症不僅會對人體器官造成系統性損傷,還會因為痛風頻繁發作需要反覆服用止痛藥,而痛風止痛藥的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並不在痛風降酸葯之下。

可見,在考慮是否需要服用痛風降尿酸藥物時,應全面權衡用藥的利與弊,不能片面強調藥物的不良反應,而忽略了疾病本身對人體的損害。藥物對肝腎的損傷,停葯後大都可以恢復,但長期高尿酸血症對肝腎等器官的慢性損傷是不可逆的,人體難以修復。因此,痛風患者在選擇降尿酸藥物時,可根據自身病情和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選擇副作用最小的治療方案,並在用藥過程中及時監測各項生化指標,以及時發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對治療方案靈活調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