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所有的心臟性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在很多人眼裡猝死不但發生急促,往往無法預料,不能預測和難以預防。而事實上,很多猝死尤其心臟性猝死往往存在病變基礎或者存在誘發因素,往往是可以預測和預防。

什麼是猝死?

猝死:各種原因引發的急性癥狀出現1小時內的死亡。

猝死佔總死亡的15%~20%,猝死中大多數是心源性猝死,佔比75%。說明心源性猝死是人類生命的直接殺手。剩下的25%比如說腦血管病、哮喘、或者突然出現了窒息。

1. 猝死的分類

心臟性的: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電活動異常或者離子通道病——最終導致心律失常——導致死亡。

非心臟性的:肺栓塞、腦卒中、大血管病變(動脈瘤)、手術及麻醉意外、藥物過量、過敏、電解質紊亂,如嚴重低血鉀和高血鉀、哮喘、窒息、出血、中毒、溺水、電擊等。

猝死是指各種原因引發的急性癥狀出現1小時內的死亡。猝死佔總死亡的15%到20%,心臟性猝死佔猝死的75%,且更傾向於中老年人。

2. 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sth,SCD)是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結果,活過來的叫做猝死生還者(survivor of SCA).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臟性猝死是人類猝死的主要原因。Framingham長達26年的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猝死中有75%為心臟性猝死。每年我國發生心臟驟停的人數大概有54萬人。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救不回來那就是心臟性猝死!

大多數心臟性猝死發生於院外,生還率很低,而歐美國家大約在5%,中國可能不超過3%,也有報導認為小於1%。

心臟性猝死的發病年齡第一個峰值為0~6個月,死因多為先天性心臟病和溺水、窒息等意外有關,第二個峰值年齡是45~75歲,與冠心病、心肌梗死高發有關。<30歲人群的猝死發病率為1/10萬,而>30歲人群為1/1000,相差100倍。在年輕和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發生率是女性的4~7倍。

為何秋冬易頻發猝死?

這與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發病增加有關,另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臟性猝死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每天:6~12 am,室顫導致的猝死發生率較高,晨起心室不應期縮短,室速高發,除顫不易成功;

②每月:第一周的周六到周一猝死發生率高;

③每年:冬季猝死發生率高,12月~2月的死亡率是預計的111%,而其他月份為預計的96.5%;冬季室速發生率高,可能與日照缺乏有關。

心臟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在生活方式方面,10年的吸煙史可使心臟性猝死風險增加2~3倍。體重增加也可增加心臟性猝死風險。過度劇烈活動和不活動猝死的風險都增加。

心臟性猝死都是心肌梗死惹的禍?

大多數的猝死是心臟性猝死,80%是因為冠心病誘發,如不穩定性心絞痛、突發的心肌梗死。

15%是因為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5%是因為心臟電活動和離子通道異常導致,如長或者短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預激綜合征(WPW綜合征)等。有以上這些疾病要格外注意。

那麼,心臟性猝死有沒有先兆?我們該怎麼預測?

猝死的特點是多數無先兆,而且難以預測。但應注意發現是否存在猝死的危險因素,例如猝死的家族史,反覆暈倒和意識喪失病史,心電圖異常,反覆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肌病病史,可疑心肌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冠心病尤其出現了不穩定性心絞痛。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不穩定心絞痛,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會出現猝死的情況。

不穩定心絞痛,都有哪些表現呢?

心絞痛的主要特點是活動後胸痛,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很快緩解。如果心絞痛發作次數增加,程度加重,閾值降低和不容易緩解,或者存在休息性胸痛,往往提示為不穩定性心絞痛,有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風險,應儘早住院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和經皮冠狀動脈乾預(PCI)。

硝酸甘油是緩解心絞痛的藥物,對於心肌梗死的猝死 完全不起作用,當患者出現意識喪失時,一定不要再使用硝酸甘油來急救。

心臟性猝死能否預防?

多數是可以預防的,例如以下這些情況:

①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及時住院和進行PCI。

② 心肌梗死及早進行再灌注治療,包括PCI、溶栓和急診冠狀動脈搭橋。

③ 積極預防和治療心衰,在有適應症的心肌病或者心力衰竭患者安裝植入式復律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或者CRT-D(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 defibrillator).

④積極治療離子通道異常導致的心肌疾病,如長QT間期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

⑤ 對預激綜合征患者行射頻消融治療。

⑥積極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和一些結構性心血管臟病,如主動脈瓣狹窄、馬凡氏綜合征等。

⑦對有猝死風險的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指導,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⑧ 避免導致猝死的應激性因素,如不適當的運動、劇烈的精神和情緒應激等。

⑨及時發現和糾正低血壓、低血鉀和酸中毒等紊亂。

時間是生命

?心臟驟停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成功率>90%

?心臟驟停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成功率約60%

?心臟驟停6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成功率約40%

?心臟驟停8分鐘實施心肺復甦——成功率約20%,且僥倖存活者可能已「腦死亡」

?心臟驟停10分鐘實施心肺復甦成功率幾乎為0!

註:時間每過一分鐘,轉復成功率將降低10%!

院外如何施救?

在醫院外或者公共場所,如何正確啟動和實施心肺復甦呢?

1. 識別猝死

一旦遇到有人倒地,首先應在確保現場安全或者將病人移至安全地點前提下,判斷是否為心臟驟停或者猝死,記住三無:也就是無意識、無呼吸或者只有喘息,無脈搏(不是必須)。

2. 啟動急救系統

呼叫周圍人幫忙,同時給急救中心打電話(120或者999),啟動急救系統。

3. 胸外按壓

心臟胸外按壓最重要,至少100次/分,不超過12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cm。

4. 檢查和開放氣道

仰頭抬頜法,如果懷疑頸椎受傷,應採取雙手推舉下頜法。

5. 口對口人工呼吸

每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

6. 儘早除顫

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應該配置體外除顫器(AED);急救系統達到現場後,除繼續胸外按壓,也會儘早實施心臟除顫。

作者簡介

許俊堂,博士學位,博士後學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1993年開始進行肺栓塞溶栓的相關研究,在國際上最早提出急性肺栓塞快速溶栓挽救瀕死高危病人的理論。1997年在胡大一教授長官下,在國內最早進行華法林抗凝的研究,在中國創立血栓防治門診(抗凝門診),在全國推廣規範化的華法林抗凝治療,並因此參加國家長官人的醫療保健任務。

主要臨床特長為血栓相關疾病預防與治療,如瓣膜病和換瓣術後血栓栓塞預防、非瓣膜病性房顫血栓栓塞預防、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等);血栓/凝血相關檢驗和心臟生物標誌物檢測及臨床應用等;同時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現負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CCU工作,主要從事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人的搶救和治療。

曾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會血栓止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第五、六、七屆編委會委員,現任北京醫師協會醫學檢驗專科醫師(技師)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學裝備協會POCT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臨檢血液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動脈粥樣硬化檢驗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血栓與止血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衛生部臨床醫生科普項目醫學科普專家,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

共計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0餘篇,2018年發起和完成《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中國專家共識,發表在中華醫學雜誌。近期在院長官和醫務處指導下,主要參與編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靜脈血栓栓塞症防治手冊》。主編《心血管血栓的溶栓與抗栓療法》,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參加編寫或者翻譯教材和書籍20部,發表科普文章百餘篇,在國內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中央電視台法制頻道、北京電視台養生堂、北京科教頻道健康北京等電視台舉辦健康講座40餘場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