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企融資成本持續走高 行業最低標準已經在13%以上

  房企融資成本持續走高,行業最低標準已經在13%以上

  在資金越來越緊張的背景下,房企的融資成本在不斷上升。

  澎湃新聞( www.thepaper.cn)獲悉,融創近期發行了一款私募產品,擬募資5.5億元,期限18個月,預計收益為9.5%至11.4%。其中,投資100萬元(含)至300萬元,收益率為9.5%;300萬元(含)至5000萬元,收益率10%;大於5000萬元(含)收益率11.4%。

  相對於融創2017年發行的信託產品,今年發行的信託產品利率提高了2到3個百分點。進入2018年以來,融創通過發行信託產品擬募集的資金至少在47億元。

  有參與發行信託產品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事實上,回報率在8%到10%的產品是最終到客戶手中的價格,但對於發行方來說,要加上管理費、銷售費用等等,各方面的綜合在一起,地產商的融資成本至少在13%以上。

  “現在拿錢越來越不容易,內部都在要求把回款放在第一位,能賣的項目盡快賣掉。”有大型房企負責融資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說,“13%現在是行業內一個基本融資成本,甚至還有18%、19%更高的,現在有錢能拿的就拿,下半年的資金只會更緊,不會鬆的。”

  另外有開發商稱,去年融資的成本在8%至9%,但今年融資的成本已經漲到13%了,內部概算的收益率在20%左右。

  從信託產品來看,恆大近期發行的信託產品收益率較2017年也有上升。2018年至今,恆大擬通過信託管道募集的資金至少53億元。

  恆大近期發售的一款信託產品擬募資2億元,產品期限18個月,預計收益在7.3%至8.4%,認購門檻在100萬元(含)起。產品風控以中國恆大、凱尚健康和廣州凱隆提供連帶責任保證、項目公司全部股權質押、相應的目標地塊土地使用權第一順位抵押,該項目位於江蘇省南京市。

  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地產上的融資途徑基本包括股權融資、銀行貸款、境內發行公司債券、境外發債、非標融資等等。

  然而,在金融去杠杆以及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房企的融資管道越來越少。

  澎湃新聞此前獲悉,目前一家閩系大型房企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項目想要從當地銀行貸款融資,但由於信用評級及財務狀況過不了銀行審核,已經被當地兩家銀行拒絕。

  此外,房企主要融資管道之一的公司債近期也頻繁遭遇挫折,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止審查。

  5月份以來,碧桂園(02007.HK)200億元(其中150億元用於長租公寓建設)、富力地產(02777.HK)60億元、花樣年(01777.HK)50億元的租賃住宅專項債券、深圳市龍光控股一筆35億元的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雅居樂控股80億元的私募公司債券、合生創展100億元的小公募和泰禾集團(000732.SZ)的一筆原計劃募資金額不超過98億元的融資計劃均被中止審查。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