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5歲那年,他上了FBI的黑名單

西班牙內戰時期,文壇硬漢海明威發現他最喜歡的一家西班牙酒吧的主人站在了和自己敵對的那一方,非常傷心。這時海明威正和尤裡斯·伊文思一起在西班牙拍攝《西班牙的土地》,和他們一起住在佛羅裡達的還有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的作者。如今,海明威與聖埃克蘇佩裡的大名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提到尤裡斯·伊文思……

誰?

電影《風的故事》劇照

他是“紀錄電影之父”,一生輾轉於蘇聯、巴西、比利時、澳大利亞等21個國家,20世紀你懂的,全世界戰亂不斷,戰亂下的百姓正是他紀錄的對象。如果想了解上個世紀中國人民的生活,伊文思的電影是你必須選擇的重要資料。他與中國的緣分從1938年開始,直到他去世都沒有斷過。那年,39歲的伊文思來中國拍攝了《四萬萬人民》。他對這個國家有著言之不盡的鍾情與厚愛:他喜歡在飯桌上談論在中國的美食奇遇;50年代末,他還應文化部邀請訪問中國,並應邀擔任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藝術顧問;“文革”期間再次來到中國,並完成了長達12小時的《愚公移山》。

電影《愚公移山》截圖

在藝術領域成就斐然的同時,由於他共產黨的身份,他還面臨著政治上的威脅。從1943年開始,伊文思就經常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人身監視”——特工跟蹤、信件被檢查。1944年洛杉磯聯邦調查局的人提出伊文思的安全系數應該列入對國內安全構成威脅的名單中。在他的檔案裡,他被描述為“一個危險的共產黨員”“強烈懷疑他是一個蘇聯間諜”。1945年,反對伊文思的勢力開始暗地作祟,荷軍情報服務署收到麥克阿瑟將軍的報告稱伊文思是“美國最危險的共產主義分子之一”。接下來,伊文思又因傾向印尼共和黨與荷蘭當局發生衝突,在幾年中成為了荷蘭官方追捕的對象。直到20年後他才被準予回到祖國。

1946年的尤裡斯·伊文思

今天我想為你分享幾個《伊文思傳》中寫到的好玩的事,助你了解這位20世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哪裡在燃燒就去哪裡”的伊文思,其實一直都有著旺盛的求知欲和生命力。

01

尤裡斯·伊文思原名喬治·伊文思,改名“尤裡斯”是因為他踢足球時受傷,父母禁止他再踢足球。而這些比賽都會在當地新聞上報導,於是為了繼續偷偷踢球,喬治稱自己為“尤裡斯”。(這樣就不會被知道了嗎?)

02

一戰結束之後,伊文思從軍隊退役進入荷蘭經濟學院學習。大學生涯裡,他是許多電影裡令普通人男主角羨慕的人——社團核心人物、大學聯誼會主席、社交達人。

03

為繼承家族攝影公司,伊文思去往柏林學習攝影。柏林有許多他爸爸的熟人,但這些熟人除了想方設法給他介紹對象之外,每天就沒什麽話可聊了。(就像每次回家的我)

04

學攝影期間,伊文思有一位特別喜歡的教授,某次學校組織集體參觀的火車上,伊文思為了和教授同坐一個車廂,特意買了一張很貴的二等廂車票;但教授為了和學生一起玩樂,去了三等廂,於是完美錯過。

05

伊文思加入了阿姆斯特丹電影聯盟,作為《電影聯盟》(Filmliga)雜誌的五個編輯之一,他四年內隻寫過七篇文章。(老闆我可以不寫了嗎?)

06

海明威和伊文思加入了“當代史學家”電影公司,一起在西班牙拍攝《西班牙的土地》。後期剪輯時,由海明威撰寫解說詞,但他沒有意識到很多話是不需要的。當看到伊文思在稿紙上塗滿了紅筆的修改時,他大喊:“你這個該死的荷蘭人,怎麽敢修改我的文字?”

隨後,海明威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07

八卦如我,從書中捋清楚了伊文思的情史……大學時期的學妹韋爾默依迪娜·韋爾施、在柏林認識的19歲女孩麥普·巴爾格裡-古林,第一任妻子是比他大一歲的露易絲·傑曼·克魯爾。20世紀30年代初時與海倫·范·東恩、安妮珂·范·德·菲爾開始了一段長期的三角戀,而安妮珂同時開始了她與某位詩人的另一段戀情(?)。

1944年海倫與伊文思結婚了,然而婚禮兩天后,伊文思又遇到了他的舊相識瑪麗安·米歇爾,於是開始了暗地裡的三角戀。1951年,他又與波蘭詩人伊娃·費茨完婚,下決心要成為一位好丈夫。但1963年,瑪瑟琳·羅麗丹出現在他的生活裡,他瞞了一年才告知伊娃實情……

伊文思和羅麗丹

08

抗戰期間,伊文思受國民黨的邀請,與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來中國進行拍攝,但處處受到蔣方的限制:人身自由處在特務的監控之下、不承認伊文思是專業的攝製人員、強烈反對伊文思進入共產黨所轄範圍拍攝。而卡帕作為攝製組的一員,也無法在武漢城以外的任何地方做任何報導。好不容易來到中國,他們卻只能在肮髒的酒吧裡消磨時間。

直到台兒莊戰役,他們終於可以奔赴前線。但同樣收到干擾:審查員恐懼戰爭,不允許他們上前線,伊文思每天只能在台兒莊附近打牌。後來在周恩來的幫助下,伊文思攝製組希望去延安八路軍革命根據地拍攝。但一路上遇到了當局阻撓、沙塵暴等等困難,直到《四萬萬人民》完成,他們最終都未踏上延安的土地。

1988年,伊文思的封山之作、被視為個人傳記電影的《風的故事》在影院上映。這部電影從一個渴望飛翔的小男孩開始,飛機穿越雲海,來到了中國。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自己也多次來到中國,影片中出現了太極拳、孫悟空、李白、嫦娥、兵馬俑等元素,都體現了他對中國文化的迷戀。為什麽要拍風?他說:

我們要拍風。因為他蘊含著所有事情的記憶,所有曾論及的一切都在風中。也許,我把風視為人類偉大前進的潮流,無論是細水長流般的緩進,還是法西斯和帝國主義的逆流,抑或是文明的沒落,發生的所有事情最終都會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拍攝風,就是拍攝不可能。我們抓不住風和時間,但它們可以另一種方式被記錄、被雕刻。

簡介:尤裡斯?伊文思(1898—1989),20世紀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被譽為“飛翔的荷蘭人”“紀錄電影之父”“先鋒電影詩人”。這個在電影歷史上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如今卻被人遺忘。伊文思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20世紀的電影史。他在電影史上的傑出地位,不僅在於其創作生命周期長達六十多年,有多部作品問世,還在於他是紀錄片的開創者之一,是一位電影先鋒,無論是在美學上還是在政治上,在電影觀念還是技術上,他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總是在“詩意電影”與“政治電影”、“西方”與“東方”之間徘徊。

本書在伊文思全部電影作品和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全面展現了伊文思的生命經驗與創作歷程。作者循著伊文思的足跡,帶領我們跨越整個20世紀歷史的巔峰與幽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