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糖升高會有哪些表現?知道這些原因,助你調理血糖防並發

血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這也是人體組織器官的重要能量來源。

正常人的血糖水準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是因為血糖的來源和去向大致相同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人體血糖的來源主要有3個方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肝內貯存的甘糖分解代謝;

3、脂肪和蛋白質的轉化。

其次血糖去向也主要有3個方面:


1、血糖經過氧化還原轉化成組織器官所需的能量;

2、轉化為肝甘糖貯存在肝臟、腎臟、肌肉等器官中;

3、轉變為脂肪和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貯存體內。

除此之外,血糖濃度還受到神經、內分泌激素的調節,一旦內分泌紊亂就會打破這種血糖水準平衡的狀態,導致血糖升高,並會出現這4種表現!

表現一:脾氣暴躁、易怒

這是由於血糖升高刺激到了神經中樞系統,導致情緒難以控制,遇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事後血糖降下來也會隨之冷靜,意識到問題。


表現二:喝水多卻口渴

血糖濃度升高機體會刺激下丘腦神經的口渴中樞,引起口渴的感覺,即使你喝水再多依然還會有這種感覺。


表現三:尿頻繁有異味

這種表現與表現二有遞進關係,因為口渴導致高血糖患者增加飲水量,就會導致尿液的增多,一旦尿液增多就會導致水分的流失,血糖濃度的升高,血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質通過尿液排出會有「腥味」,容易分辨。


表現四:多食卻容易飢餓,體重減輕過快

血糖升高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相對缺乏,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就會下降,脂肪和蛋白質的消耗增多,會導致體重的迅速下降,伴有乏力等感覺出現;自身為了維持機體的活動,就會刺激神經系統產生飢餓感,為了補充損失的營養物質食慾自然會增加,吃的也就多了。


對以上表現出現的原因,中西醫也對高血糖罹患糖尿病患者採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西醫認為:高血糖患者可以在飯前半小時口服降糖葯或者注射胰島素,刺激胰島分泌來抑製血糖的上升,這種效果見效快,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降血糖的手段。



中醫認為:藥物降糖會加重肝腎的代謝負擔,增加胰島素抵抗,對後期的血糖穩定不利,所以食補療法增強免疫才是防治高血糖的關鍵。明代中醫《千金方》中提到:「芝草孢子煮水,能止消渴,代茗久飲輕身不老。」

方子:芝草20克,粗多糖15克,總三萜20克,水300克,倒入鍋中文火熬煮30-40分鐘,取一次煎液,過濾後即可飲用,或將芝草孢子破壁成粉後加入上述食材泡水飲用。

藥理成分分析:

芝草中的粗多糖是人體所需的多糖份子結構,被人體吸收後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膽固醇跟甘油三酯,防止葡萄糖沉積血管壁,保護血管不受高血糖的迫害。

總三萜是萜烯類化合物的總稱,具有顯著的生理活性,可消滅壞死細胞,抑製組織胺釋放,防止葡萄糖濃度升高,緩解糖尿病患者乏力、頭暈等癥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