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時尚界持續震蕩:中國企業收購沒落大牌

導讀:行業巨頭關注面更加寬廣,在剝離部分虧損業務後,探索在更多領域發展的可能性。這或將成為新一年產業收購的新趨向。

本報記者 許望 綜合報導

2018年,時尚產業持續震蕩,“收購”是貫穿整年的關鍵詞。從年初中國企業山東如意、複星國際的大手筆收購,到年末LVMH集團宣布收購Belmond集團,價值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收購消息頻頻傳出。

事實上,近年來引發時尚產業震蕩的大量收購並不令人意外:隨著時尚品牌營收下滑,原控股方開始尋求剝離部分虧損業務。同時,由於品牌自身的高附加價值縮水,有長遠規劃實力的資本從中看到了機遇。

當然,這一震蕩必定不是皆大歡喜的。對於中小規模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而言,經營和資本壓力使得創始人無力左右自身被轉賣或者收購的命運。而對於買家來說,如何高效率地整合資源、運營品牌、扭虧為盈,將成為接下來的嚴峻挑戰。

中國企業收購沒落大牌

今年年初,複星國際和山東如意集團同時登上全球時尚頭條。複星國際收購了創立於1889年的法國時裝品牌Lanvin,而山東如意則收購了創立於1851年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

Lanvin和Bally這兩個品牌有許多類似點。作為歷史悠久的歐洲時尚品牌,兩者均有較高的品牌認知度,但近年來業績都表現不佳。自2015年辭退前任設計總監Alber Elbaz後,Lanvin兩年連換兩任設計總監,但口碑和銷量均現崩塌趨勢。2017年品牌虧損同比增長超過40%,達到2700萬歐元。而Bally的大股東JAB控股考慮到奢侈品牌投資收益不佳,在2017年出售旗下品牌Jimmy Choo後,也一直在為Bally尋求買家。

除以上兩筆備受關注的交易外,2018年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還包括,複星國際收購奧地利頂級內衣品牌Wolford,以及之禾集團收購申請破產的法國品牌Carven。

中國資本對奢侈品牌的信心來源於本土市場。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複星集團副CFO、在收購完成後擔任Lanvin臨時CEO的程雲表示:“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國際時尚和奢侈品市場的主要增長點,複星的資源和經驗能夠幫助Lanvin在中國更好地發展。”

而以服飾面料產業起家的山東如意則毫不掩飾構建一個奢侈品帝國的野心。在今年11月接受彭博專訪時,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表示,通過收購,如意希望建立一個“中國版的LVMH”。據彭博社統計,2016-2018年期間,山東如意集團共完成了總價40億美元的全球品牌收購。

但與此同時,邱亞夫並不諱言收購之後山東如意將要面臨的挑戰。“我們收購的品牌有悠久的歷史和消費者認同,但就商業表現而言卻遠遠不夠理想。”邱亞夫表示,“在品牌實現盈利上,如意願意等五年,同時會一直為品牌提供幫助。而在建設奢侈品集團方面,如意願意等五十年。”

設計師品牌遭遇動蕩

今年3月,同名設計師品牌Stella McCartney宣布回購由開雲集團持有的50%品牌所有權,結束了雙方長達17年的合作關係,全資獨立運營。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在接受BoF採訪時表示:“做出這一決定是雙方友好協商的結果,獨立運營對我來說意味著品牌的全新開始,我們仍然會與開雲集團保持密切的聯繫。” 而BoF猜測認為,這一回購事實上與開雲集團精簡品牌結構相關。

這一猜測很快得到了證實。6月,開雲集團宣布接受設計師品牌Christopher Kane的回購方案,結束雙方五年的合作。同時,開雲集團決定到年底正式關閉獨立設計師品牌Tomas Maier。11月,LVMH集團發布聲明表示,將無償返還設計師品牌Edun 49%的品牌所有權。Edun由原U2樂隊主唱創辦,近年來遭遇了連續虧損。

此前,成功的設計師品牌與時尚集團合作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模式。時尚集團佔有部分股份,但並不掣肘設計師的設計或堅守,同時在經濟和市場推廣方面持續為之提供幫助。在這一模式下,設計師品牌往往能夠嘗試更前衛的設計風格和更大的商業模式。例如Stella McCartney在奢侈品品牌中第一個倡議拒絕使用真皮,而Edun則致力於在非洲建立勞動力可持續的成衣模式等等。

告別奢侈品集團對獨立設計師而言確實是一次重新出發。對此BoF評論認為:“獨立運營的設計師品牌或許能夠激發更多創造力,但同時它們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中也更加脆弱。”

實際上,同樣在今年,不少原本獨立運營的設計師品牌就一直面臨待價而沽的命運。6月,西班牙時尚集團Puig宣布完成對比利時設計師品牌Dries Van Noten的收購;8月,紐約設計師品牌Thom Browne被意大利男裝品牌Zegna集團收購。

9月,美國時尚品牌Michael Kors宣布完成對Versace的收購。此前,Versace一直由家族成員運營,是獨立運營品牌的典範之一。而隨著近年來品牌連續出現虧損,最終Versace也不得不面對被收購的命運。

12月,瑞典設計師品牌Acne Studios在對比多輪報價後,選擇接受香港IDG資本和I.T集團的邀約,接受由兩個公司共同佔股41%的股權收購方案。與前三者不同的是,Acne Studios並沒有將品牌全盤售出,仍然保留了產品設計和品牌運營方向上的決定權。

收購熱潮或將繼續

直到今年年底,業內仍在陸續傳出收購消息。在數十億美元的跨界收購,以及時尚大牌頻頻傳出的“賣身”傳聞面前,預計時尚行業在未來一年仍將有更多收購出現。

12月中旬,LVMH集團確認以總價32億美元完成對豪華旅行和酒店品牌Belmond的全資收購。LVMH集團主席兼CEO Bernard Arnault在接受富比士雜誌採訪時表示:“Belmond致力於為最挑剔的顧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這與LVMH所關注的客戶群體相一致。收購Belmond能夠幫助LVMH更加接近我們的目標人群。”

此前,LVMH旗下已有寶格麗和Cheval Blanc兩個高端酒店品牌。收購Belmond後,LVMH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獲得顯著增長。Arnault表示:“這一收購體現了LVMH對高端消費群體的進一步專注,同時也是LVMH在高端酒店和旅行領域的新開拓。”

時尚奢侈品行業收購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在線奢侈品購物平台。今年年初,歷峰集團以總價53億歐元全資收購了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的全部股份,而對於開拓線上管道一直有所猶豫的Chanel也選擇通過收購Farfetch少數股份的方式開展合作。

行業巨頭關注面更加寬廣,在剝離部分虧損業務後,探索在更多領域發展的可能性。這或將成為新一年產業收購的新趨向。

全球股票市場的低迷則為行業收購創造了新動力,隨著今年對Versace的成功收購,市場處於大牌收購的狂熱預期中。據富比士報導,意大利時尚品牌Tod’s在今年11月股價下跌達到22.4%,使得此前被該品牌否認的收購傳聞重新浮現。同樣,因半年報公布的銷量數據大幅下滑,導致股票下跌、評級下降的另一個意大利時尚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也面臨收購猜測。而意大利高級時裝品牌Valentino則傳出消息,目前正與開雲集團接觸討論接受收購的可能性。

相比而言,在2016-2017年不斷出現收購傳聞的Burberry在今年則交出了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甚至主動投資布局供應鏈上遊企業,基本擺脫了被收購的命運。

可以預見的是,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時尚行業通過收購和並購進一步進行權力交割的震蕩仍將持續。對品牌而言,想要拒絕收購,關鍵是要有優秀的市場數據。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如能找到對的收購方,有效利用其注資和其他相關資源,被收購同樣可以成為重塑品牌活力的機遇。(編輯 董明潔 許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