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樓市全流通時代來臨

這篇文章,我們就先來簡單的進行一下18年的複盤,與19年的預測,再來了解下【全流通】理論到底是什麽。

一.18年複盤

先說結論,18年一二線城市已基本觸底,19年不論是政策還是信貸,嚴苛程度都會有所放緩。

其實,多個城市最近接連放鬆限售,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什麽19年,不會再繼續保持18年的政策強度?

因為全國整體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基本達到了最初的降溫目的,繼續再嚴控下去,就會進入到另一個極端,這絕對不是國家想看到的。

大大用幾個證據,來讓大家感受下18年市場的冷淡。

首先,是銷量的持續下滑。

十幾個一二線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持續走低,11月交易量僅為5月的一半!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除此以外,新房成交,土地成交宗數也在明顯下滑。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其次,是價格的普遍回落。

看下圖就能發現,2018年3季度還有幾個一二線城市處於環比上漲,而到了4季度,則轉為一致向下。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甚至在北京5環內,都開始出現一些已經2年沒見到過的,總價不超過200萬的上車盤。(這裡面混雜著一些低價商辦類,但也有不少住宅的存在)

北京其實已經進入可以開始看房選房的階段。

第三,是杠杆率重回15年的水準。

因為房貸利率的持續上升,首付比例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偏緊的信貸大環境影響,導致全國居民購房杠杆率的持續走低。2018年購房交易杠杆率回落到20.1%,購房杠杆快速上升的勢頭明顯得到了有效遏製。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最後,是看漲的預期沒了,觀望情緒越來越濃。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重點城市二手房新增房源及帶看客源量,在今年3月份達到最高點,之後下降明顯。

11月與最高點3月相比,新增和帶看量分別下滑51%和39%,反映出市場上的預期已經明顯經歷了轉捩點。

看到這樣的真實市場表現,想必大家多少也就會明白,為什麽近期出現好幾個放鬆限售的城市——因為扛不住了。

如果這樣的樓市狀態再繼續下去,明年一定會有更多的城市,在政策上出現緩和。

而一但政策上出現調整,也就意味著轉捩點越來越近。

說完18年的現狀,再來分析下19年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二.19年的可能性趨勢

首先,是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所面臨的約束今非昔比。

貝殼研究院《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年度報告》顯示,19年我們不僅要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還有地方債務的壓力,資產價格過快上漲或下調都可能導致風險。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2019年的政策面更大可能性是中溫放鬆,既不會大刺激,也不會過於緊張。

所以,19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樓市組合:政策寬鬆+基本面收緊

在這樣的組合之下,2019年各線城市的分化將更加明顯,這也導致以往純巨集觀的底層邏輯不再完全精準適用。

因此,引入【全流通】這種微觀邏輯,來詳細分析各個城市的未來表現,或許能得出更加清晰的結論。

那麽,19年樓市的趨勢到底會是怎樣呢?

《報告》裡給出了4個關鍵預測。

① 二手觸底

隨著市場的回溫、限售政策的鬆綁,賣一買一的換房需求會更容易釋放,明年二手房市場下行的態勢有望得到轉變。再加上政策放鬆的影響,明年二手房市場將結束繼續下行的態勢。

②一線底火

作為房地產底火的一線城市明年市場有望小幅回升,首次置業需求將加快進入市場,帶動換房改善鏈條活躍。

③二線壓倉

2018年年末二線城市新房及二手房的成交均已顯現改善態勢,未來二線將會以改善房最為吃香,同時2019年二線房地產市場將成為支持全國房地產市場增長的主力。

新房放量

2019年隨著大量新房尤其是價格適中、位置尚可的限價房集中入市,會分流二手房市場的需求。

根據這4個關鍵預測,我們可以得出許多基礎結論。比如,現在是開始觀察二手房市場,搜尋二手房筍盤的好時機;再比如,一二線明年有望出現小幅回暖,而改善房是其中的主力軍。甚至於,二線市場或許將會是下一輪的重要增值核心。未來,大大也會結合更多數據,進行更加詳細的論證分析和預測。

了解完19年可能出現的大趨勢,我們再來看下【全流通】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各個城市微觀層面的。

下面的內容相對更偏學術,對於19年更詳細的走勢判斷會在未來的文章中持續給出。

三.全流通理論的實踐

下面我們進入理論學習環節,到底什麽是【全流通】理論。(以下理論內容均為楊博士首創)

在這個理論當中,我們會分別從三個維度來對樓市進行分析。

這三個維度分別是:

①市場的結構性視角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麽只有新房,二手房,租賃市場合理共存的時候,才能組成一個均衡的市場;

②一個均衡的市場會有怎樣的表現,以及不同國家的均衡市場目前是個怎樣的情況;

③全流通理論如何提前推導出政策的變化方向,為什麽它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① 全流通:理解市場的結構性視角

傳統理論理解房地產市場周期時通常隻關注新房市場,或者將新房二手房視為同一市場,忽視了不同市場交易邏輯之間的差異,也忽視了不同市場之間的相互影響。尤其是,傳統理論幾乎都將租賃市場割裂於買賣市場之外,忽略了兩者之間應有的關聯。

我們認為,市場結構對於市場表現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觀察市場表現要從全流通的視角展開。全流通是指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之間不再是孤立分割的關係,而是互生共連的互動關係。三個市場之間互動的方式、時機與動能決定了房地產市場運行的總體效果。

在全流通的市場格局下,微觀市場運行的機制是“交易乘數”效應:即當一個潛在客戶從租賃市場進入交易市場會引發一連串交易,從而顯著放大交易總量。

舉個例子,假設100個租房者進入購房市場,其中50人選擇新房,資金從租客與銀行進入開發商,完成一次性交易;另外50人選擇二手房,資金從租客與銀行進入50個賣房的業主。考慮到資產配置管道的有限性(中國金融資產波動性大、收益不穩定),為方便起見,我們假設這個50個業主全部選擇換房,並按照同樣的比例(50%),25個業主進入新房,另外25個業主進入二手房,由此產生一次連鎖交易,如此循環,會觸發更多的交易。如果觸發3次交易,那麽最終的交易量為175,交易乘數為1.75。很顯然,初始交易進入二手房的比例越高、連鎖交易的次數越高,乘數效應越大。

圖:交易乘數效應

來源:貝殼研究院

交易乘數可以解釋城市之間市場表現的差異。比如,北京和上海兩個一線城市,二手房交易佔比超過70%,換房比例超過60%,大部分業主賣房之後會選擇買房,兩個城市的交易乘數通常大於2。即一個新進入市場的買房者會帶動產生超過2次連環交易,從而導致交易量的快速且集中增加。相比之下,深圳換房比例較低,首次置業比例相對較高,所以乘數效應相對較較低。從這個角度看,北京和上海的房價上漲主要由於換房需求的快速釋放,而深圳的房價上漲則主要取決於首次置業人群杠杆的上升,這也導致深圳房地產市場對信貸條件更加敏感。

②全流通的市場含義:均衡的市場結構

從全流通的角度,租賃、新房、二手房之間結構的不同往往導致市場表現的差異。

第一,租賃市場的發育程度對房價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多層次、多產品線、有品質的租賃市場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選擇,買房的迫切度低,需求釋放節奏緩慢,房價上漲的壓力相對就會更小。例如,德國私人租賃市場發達,租賃人口佔比超過50%,歷史上房價和租金都比較穩定。反觀中國,儘管超過80%的城市戶籍家庭已經擁有自己的住宅,但仍有20%的戶籍群體需要租房,同時另外2億多外來非戶籍人口徘徊在租房與非正規住房之間。由於租賃房源數量短缺,租房子女無法得到與購房同等的受教育機會,租賃權益缺失,只要有機會,他們都希望盡快買房。

從國際大城市的住房供給結構看,柏林、紐約、東京的私人租賃市場都比較發達,北京私人租賃房源比例明顯偏低。租賃市場的發展滯後導致租房只是購房的過渡形態。

圖: 國際大城市住房供給結構

來源:貝殼研究院整理

第二,新房產品線的豐富程度有助於降低房價。如果新房市場的供給結構合理,產品線豐富,給年輕人的選擇更多,第一次購房的年輕人可以更多地選擇選擇新房滿足首次置業需求,從而使得交易乘數更低。反之,如果新房市場不能為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提供適合的產品時,他們不得不選擇總價低的二手房,這會導致二手房過度承壓,也使得交易乘數過大,房價短期內容易快速上漲。舉個例子,上海從中環到外環特別是外環外,購房者幾乎都能找到價格合適的新房產品,新房作為一個重要供給主體可以分散二手房的壓力。而北京近幾年新房供應逐年下降,位置越來越遠離市中心,購房者只能依賴於二手房市場,房價上漲的壓力自然更大。

圖:2018年主要城市二手房佔比

來源:貝殼研究院

第三,交易乘數具有負反饋效應。當房價高到一定程度,或者居民杠杆加到一定程度時,交易鏈條會反向收縮,乘數效應的負反饋機制容易引發市場快速下行。例如,目前在一、二線的高房價情況下,首次置業者越來越難以進入市場,換房壓力也日益增加,表現換房面積增量越來越小,線上不少客戶看大房買小房,看貴房買便宜房,換房周期越來越長,換房鏈條自我抑製。三、四線城市通過貨幣化補貼,杠杆水準已經顯著上升,未來繼續上升的空間也同樣受限。從這個角度看,當前的市場下行,固然有調控的因素,但更大的可能是高房價引發的負向反饋。

圖:北京換房前後平均面積差(平)變化

來源:貝殼研究院Real Data數據庫

③全流通的政策含義:中性價值觀

在交易乘數的作用機制下,即便需求總量不增加,房價也有可能在短期內快速拉升,因此,需求釋放的時機與節奏對於房價的影響至關重要。例如,一個城市每年的住房需求量是20萬套,如果這些需求勻速釋放在12個月,對於供給的壓力也許可以承受;反之,這些需求集中釋放在個別月份,如消費者往往預期每年會議之後頒布調控的可能性較大,他們會選擇在兩會之前的幾個月集中入市,從而帶來買房需求的“擁堵”,短期內快速拉升房價。從這個角度,要想穩定房價,不僅僅是要實現供求關係的總量平衡,更要管理好預期,避免需求的集中釋放。為了實現穩定市場預期,政策應該著眼於穩定預期,保持中性的價值觀,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方差”。

當前,市場的負反饋已經顯現,市場進入下行通道。這種情況下,市場要想起來,核心是給予首次購房群體足夠的時間積累購買力,或者放鬆首付和利率條件。前者可能會面臨增速放緩或市場下行,而後者會帶來更多的潛在問題。房地產市場的真正風險不一定是總量杠杆率的高低,也不一定是有房的人加杠杆,可能是無房的年輕人加杠杆率,這種杠杆的邊際上升所暗含的潛在風險可能也是巨大的。

因此,在下行期,為了穩增長,其實選擇鼓勵換房需求更為合適。有房家庭換房改善核心需求,同時支付能力最強,存在進一步加杠杆的空間。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換房首付比例,鼓勵“賣二買一”、“賣三買一”,一方面可以釋放更多低總價的二手供應,滿足年輕人的“上車”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消化更多的高總價的新房庫存。對於無房的年輕人,不宜再鼓勵加杠杆買房,而是應該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特別是機構化租賃,給他們更多的居住選擇。

以上,可以看得出來,全流通理論非常適合針對單個城市進行細節性分析,並能得出可靠結論,比如上文中所論述出的,北上深哪個城市的二手房潛在上漲力更大,再比如租房市場的完善是如何去影響新房房價等問題。

過去,我們想從一個較高的維度來分析樓市,通常只能通過貨幣,政策,土地,人口這些巨集觀的視角來切入,進行對比分析。如今,當我們意識到新房,二手房,租賃用房開始進入全流通時代,互相深度影響時,我們就能通過一個更健全的視角,來剖析當下樓市,補足之前高維度下的微觀空白。用全流通的思維來探索新房,二手房,租賃用房間互生共連的互動關係,這或許會變成未來樓市的一大重要課題。

最後,在2018的最後一天,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 End ·

如果你有買房或投資問題需要解答

或想了解第一手的樓市行情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