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腫瘤和血壓有關係:蹊蹺吧?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 老姿色份子

好蹊蹺啊!這個腫塊和血壓有關係呢!

再說說後腹膜腫瘤

作者:袁周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普外科 副教授

73歲的劉大爺已經退休了,每天在家散散步、帶帶孫子,過得其樂融融,但劉大爺卻一直有個心病。3年前劉大爺在一次檢查中發現了後腹膜有個腫瘤,在多家醫院就診後,都被認為位置複雜,難以手術,最後劉大爺選擇了中藥治療。

今年4月份,劉大爺夜間突然出現嘔血伴有黑便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癥狀被收治我院病房,經過治療後,劉大爺的出血癥狀得到穩定,我們考慮是這是由於長期服用藥物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損害。

經過檢查後,我們也發現了這個劉大爺的「心病」,追加詢問患者的高血壓情況後,我們發現他的血壓一直存在波動,偶爾會升的很高,持續幾分鐘後又可好轉,服用藥物控制尚可,結合對血漿兒茶酚胺的檢查,我們認為這是嗜鉻細胞瘤的可能性大,進一步進行三維重建檢查後,經過討論和分析,我們認為腫塊還是存在切除的可能。

手術中我們發現了左側包膜完整的後腹膜腫塊,直徑6.0cm,部分包饒腹腔動脈、肝總動脈、胃左動脈及脾動脈起始處,向下經過胰腺體尾部後方,蔓延至左腎上部,進入腎門,並侵犯左側腎靜脈及腎動脈,觸碰腫塊後,血壓明顯上升。

經過4小時的緊張手術,我們將腫塊從肝動脈,腹腔動脈上完整剝離下來,但由於腫塊侵犯腎靜脈嚴重,無法保留,我們對左側腎臟進行了聯合切除,困擾劉大爺多年的「心病」被我們「取走」了。

腹膜後腫瘤,一般是指位於腹膜後潛在腔隙的腫瘤,包括原發於腹膜後潛在腔隙的原發性腹膜後腫瘤,以及由其她部位轉移來的繼發性腹膜後腫瘤。

臨床所指的腹膜後腫瘤,一般是指原發性腹膜後腫瘤。

原發性腹膜後腫瘤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其成分複雜,病理學上大體可分為來源於間葉組織、神經組織、胚胎殘餘組織以及來源不明的腫瘤四類。

其中惡性腫瘤佔80%,以脂肪肉瘤,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多見,且一般以局部複發為主,不易出現遠處轉移。良性腫瘤以神經鞘膜瘤、畸胎瘤和囊腫多見。其中兒童以畸胎瘤和神經母細胞瘤多見,成人以神經源性良性腫瘤、平滑肌肉瘤和脂肪瘤多見。

有研究顯示該病多發於我國華北地區,男女發病比例約1.3:1,發病平均年齡41.8歲。

由於腹膜後間隙空間較大,位置較深,患者早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直到腫瘤侵及、壓迫、阻塞周圍器官後才出現癥狀。腹部腫塊、腹痛、腹脹、臨近器官壓迫癥狀是最先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其診斷主要依靠腹部超聲和CT。

腹膜後腫瘤的治療首選手術切除(除了惡性淋巴瘤和生殖源性的腫瘤)。所以凡是診斷為腹膜後腫瘤的患者,不論良惡性,不論體積大小,只要沒有手術禁忌症,均應行手術探查。

但由於腫瘤一般位置深在,難以早期發現,一旦確診,往往腫瘤已較大,同時腫瘤常累及腹膜後血管、神經以及臟器,難以確定其切除邊界,導致其手術難度較大,手術切除率較低,腹部增強CT三維重建可以立體顯示和精準評估腫瘤與周圍臟器、重要血管的關係,對於腹膜後腫瘤的手術切除具有重要的意義。

除此以外,對於無法手術切除或者不適合手術切除的腫瘤,可以行化療或者放療來改善預後,放療包括術前、術後外照射和 術中放療。化療則包括全身靜脈化療、介入化療、腹腔內化療以及新輔助化療等。

專家介紹

袁周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肝膽一組主任。

從事普通外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肝膽胰疾病的手術治療,包括肝癌、胰腺癌、肝門膽管癌等,尤其是肝膽胰複雜手術,如肝門膽管癌聯合血管切除重建。ALLPS、腹腔鏡肝膽胰手術等 。2010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胰腺中心學習,對於胰腺良性腫瘤,提出以保留胰腺功能為主的「損傷控制性手術」。近年來開展精準肝膽胰良性手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對腹膜後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近年來開展了數十個高難度巨大腹膜後腫瘤切除。

學術地位和主要兼職

現兼任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胰腺疾病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委員、上海市普外科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分會委員等職務,同時擔任《中國普通外科雜誌》、《世界華人消化雜誌》和《Tumor》等編委。

論文及獲獎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數項,在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16篇。參編專著3本,英文專著1本。

專家門診時間:

周二上午,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編輯 馮中秋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