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術家,何以為家

薦見第78

關於美的故事

今天是2019年7月10日,早上天還沒亮,北京順義區的羅馬湖國際藝術區開始實施拆除。

已經離開了羅馬湖國際藝術區的藝術家們,第一時間從世界各地得知這一消息。朋友圈裡傳播的照片讓人不免懷舊:這個一度熱鬧卻又短命的藝術區的當年。

1

2014年,羅馬湖國際藝術區迎來了第一批入駐的藝術家,在此之前長達兩年的藝術區建設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任何建設糾紛。

據了解,大部分藝術家在簽署租賃合約時,曾多方核實過園區的運營資格。他們再三審視後,與北京中投建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簽訂了羅馬湖國際藝術園區工作室租賃合約,租期期限至2032年。部分藝術家變賣了房產與財產簽署了工作室租賃協議,並一次性支付了時長近20年的房屋租金。

中國境內收藏歐美18、19世紀油畫原作最多的康德美術館成為第一批在此落戶的業主。此後兩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寫實畫派畫家、旅美畫家、收藏家等50餘位藝術家紛紛入駐。來到這裡的藝術家們,裝修、改造房屋,不僅僅把它看做自己的工作室,也把它當做自己的家,生活居住於此。

2

走進羅馬湖國際藝術區的正門,沿著道路直走到盡頭,會看到一張寫著“杜”字的小旗。木質柵欄圍成的小院就是藝術家杜列設計的“杜公館”。2017年,它被多家媒體評為最美民宿,杜列更喜歡把它稱為“藝術民宿”。王小帥創作時會選擇在這裡一住半個月,左小祖咒還在他家做飯,顧長衛和蔣雯麗也常來這裡做客。金馬獎編劇導演胡波獲獎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東京電影節編劇導演周子陽獲獎作品《老獸》兩部劇本全都誕生於此。

歷時4年,杜公館設計完成,2層小別墅,面積大概500平米左右,室內設計主打做舊的風格,有種被風化、被腐蝕的感覺,融合了中式和歐式。杜列搭配了時空感的設計、做舊的家具、牆面震撼的作品,選擇乾隆年間書法家楊周冕留下的匾、川劇高寵的戲服、設計師自己的肖像畫等置於牆面。

杜列長期不在北京,他把房子拿來做成了民宿。

房子的設計裝修都是杜列自己做的,前前後後花了3、4年時間才完工。民宿裡的很多藝術品都是杜列偶然收藏的,也有朋友贈送。比如這件著名的行為作品:

現在這個民宿,連同杜列精心布置兩年的室內的一切,都要成為被拆除的羅馬區的一部分。它們要重新找到一個“家”。

當然,風險從來都存在。在百度知道上,關於羅馬湖藝術區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這一類:“買羅馬湖藝術區使用權30年的房子180萬有問題嗎?”回答也都很統一:“可能會被拆遷,因為手續不全,屬於違章建築。”

如今,拆除真的來了。之前的發生的一切,似乎不再重要。

3

康德美術館是羅馬湖的地標性建築。

館長康德先生從事藝術學習、創作、經營有近40年。當年在羅馬湖藝術區未建好時,來此看望朋友,無意中看到了初具雛形的藝術園區,當下決定購買園區內最大的三個單元建立美術館,“想要完成建立自己美術館的夙願”。

2017年7月22日,羅馬湖康德美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推出“歐美古典繪畫收藏展”首展,成為當時北京惟一一所常設西方繪畫作品的展館。美術館常設陳列西方18、19世紀油畫藝術作品,二樓是國內現當代油畫藝術家的創作精品,包括美國著名畫家,安德魯•懷斯、米勒。

康德先生布置的場館迎來了大量的觀賞者,他本人也居住於此,招待著每一位客人。

4

羅馬湖國際藝術區從建成到現在,平穩地度過了5年時間。

一直在此工作的保安見證了藝術區絡繹不絕的參觀者,也見證了一個個工作室逐漸充滿生活氣息的過程。到處可見植物茂盛,花朵漸開,小貓小狗不時從胡同裡穿過。2019年6月13日,此後保安每一天都能看到的,增加了政府各個部門的人。

2019年6月13日上午,藝術區被貼上了強製拆除公告。告知上寫著“近期將對此違法建築進行拆除,請各承租人予以理解、配合與支持。請您於2019年6月22日之前自上述違法建築內搬離,2019年6月24日拆除。”

“經查北京中投建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未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違法建設了羅馬湖西北側二層框架結構房屋,總面積20877.33平方米。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屬於違法建築。”

另外一張公告上附上了違建者法人代表林曉東的執行裁定書。裁定稱林曉東發生民間借貸糾紛,未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且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北京中投建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法人代表林曉東與租賃者所訂立的合約無效。責令該公司自行拆除,如逾期未執行,相關部門將予以強行拆除。

6月24日,園區藝術家在告知強拆日期這天,聚集在一起等待著,希望提出自己的訴求。然而,那天安靜的一如往常,預想中的“強拆”並沒有發生。

沒人知道這片藝術區還拆不拆,什麽時候拆。停擺的藝術園區令藝術家們不得不陸續離開,他們有的去了別的省份,有的遠走出國。一位為美術館做清潔工作的阿姨,依舊留在這裡,每天為園區澆花,她說自己被囑咐“留下來看家,我也沒有地方可去”。

在這段充滿期待等待的日子裡,我們為這片藝術區留下了最後的照片,也曾經期待這段“停滯”的時間能再長一點。

798作為北京地標型藝術區,租金成本逐年上升。需求的外溢,讓向外異塵餘生的新興藝術區不斷湧現,比人中之龍門藝術區、花場藝術區、後沙峪藝術區等不段出現。地價因素成為很多藝術家不斷外遷的重要原因之一,遠離北京城核心地區的羅馬湖國際藝術區成為一部分藝術家綜合考慮的選擇。即便如此,這個考慮也成為了遠未想到的不周全的方案。

藝術區的形成都離不開藝術家和畫廊的集聚,這種自發聚集是一種自然的群落生態。這種發展模式,和城鎮化進程恰恰是背離的。前者先聚人,後有房;後者是先規劃,再蓋房。規劃改造、房租高企、藝術區本身商業化困局……這些糾纏了幾十年的問題從來沒有厘清過,以至於,每次分歧,都是在“被驅逐”和“強拆”的對立形象上出現和解決。

太和空間的畫廊主賈廷峰是一位幾十年前就在藝術市場打拚的老炮。昨天,他發了一條朋友圈,“北京已經消失的藝術區:索家村、費家村、正陽、008,東營,奶子房,將府莊園,東壩,黑橋,環鐵會館,李橋.....正在消失的藝術區:環鐵、羅馬湖、張喜莊....即將消失的藝術區:沒幾個了....藝術家何以為家,我們的堅持還有意義嗎?”

聽你說

“流浪藝術區”的原因在哪裡?

如何解決藝術區聚集和城鎮化發展之間的矛盾,你怎麽看?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

投稿!

通過留言或者後台消息告訴薦見

你的藝術故事線索

被采納者將獲得報酬獎勵

輪值編輯 / 亞博

排版編輯 / Alexandra

長按掃碼添加薦見客服

邀請加入薦見微信社群

一個熱衷發現和分享美好事物的美學共同體

提供一千種發現美的法門

因為“薦”,讓更多人擁有“看見”的能力

讓更多人領略到美的深處

和我們一起

聽薦幸福,看薦美

猛戳右下角,告訴大家你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