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癌-MSI-H與腸癌的千絲萬縷:貫穿篩查、預後、用藥敏感性

【腸癌】MSI-H與腸癌的千絲萬縷:貫穿篩查、預後、用藥敏感性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可分為遺傳相關性和非遺傳相關性。


結直腸癌發生的遺傳因素包括染色體不穩定性(CIN)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

遺傳性結直腸癌約80-85%的由CIN引起;而另外15-20%則主要是由MSI引起,包括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又稱Lynch綜合征)和散發性結直腸癌。

關於基因錯配修復缺陷(dMMR)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的概念及其在腫瘤中的作用和檢測方法等,在之前的文章《【癌症】VIP「入場券」MSI-H/dMMR,抗癌「明星」葯PD-(L)1抗體的特別優待》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總結來說:

基因錯配修復缺陷(dMMR)-->引起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無法修復的基因在各種外在環境影響下開始突變,越來越多,腫瘤突變負荷增加,進而產生了相關新抗原-->淋巴細胞受到調動,抑製腫瘤生長,形成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MSI現象於1993年被Jacobs等人在結直腸癌中首次發現,MSI在腸癌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被廣泛研究,主要包括:遺傳性結直腸癌的篩查、預後、化療藥物敏感性以及PD-1/PD-L1抗體藥物敏感性和療效的研究。

01用於相關遺傳性的篩選——林奇綜合征(Lynch Syndrome)

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林奇綜合征,即就是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是一種家族性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超過90%的HNPCC是由微衛星不穩定引起的,而且大多數HNPCC患者還會發生其他相關的腫瘤,比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而且發病年齡都比較早,具有家族聚集性,死亡率也比較高。

篩選林奇綜合征,可以通過增加複查頻率,定期進行隨訪,記錄數據,還可以指導手術方式的選擇,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推薦結直腸癌患者應接受林奇綜合征篩查。


對於患者的親屬,也應該進行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疾病的檢測具有前瞻作用。

02預測患者預後

大量文獻報導,MSI-H結腸癌與非MSI-H型結腸癌相比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特徵,臨床進展緩慢,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較少,預後相對較好,成為臨床評估疾病預後的一個主要指標。

03預測化療敏感性,指導化療方案的選擇

結直腸癌的化療而言,有大量的研究表明MSI狀態對於決定結直腸癌患者是是否應該使用5-FU。

一項研究,根據MSI狀態進行評價,證實5-FU 輔助治療可使MSI-L和MSS患者生存得到改善;然而,在MSI-H患者術後5-FU輔助治療並沒有顯示出有統計學意義的效果,相反5年生存率低於那些僅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這是因為MMR的缺失會引起腫瘤細胞不能正常凋亡,會產生對於5-FU的抗藥性,降低敏感性,但是,研究結果奠定了奧沙利鉑聯合5-FU化療方案作為MSI-H結腸癌術後的標準輔助治療的地位。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 對結腸癌輔助化療患者的總生存時間(OS)及無複發生存時間(RFS)的預測性更為可靠,對化療藥物的精確選擇有重要指導意義。

04預測PD-1/PD-L1抗體治療敏感性

約有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攜帶dMMR或MSI-H生物標誌物,與錯配修復正常的腫瘤患者相比,這些患者不太可能從傳統化療中獲益。

近年來,PD-1/PD-L1抗體治療在腫瘤界掀起了巨浪,一時間被冠以「腫瘤明星葯」「抗癌神葯」等名號,作為腸癌重要的生物學指標,MSI水準與PD-1/PD-L1抗體治療的相關研究當然也不能缺席。

在腸癌患者中MSI-H雖然佔比較小,但PD-1/PD-L1抑製劑對這部分患者具有極好的效果。O葯、K葯都對dMMR或MSI-H的轉移性結直腸癌進行了研究:

Keytruda (Pembrolizumab)

2015年NEJM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結直腸或非結直腸癌MSI-H的患者在PD-1抑製劑Pembrolizumab治療下表現出顯著的改善。在MSI-H 結直腸癌中ORR與20周PFS為40%、78%,然而非MSI-H 結直腸癌分別為0%、11%,明顯低於MSI-H 組。

2017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Keytruda (Pembrolizumab)用於包含結直腸癌在內的所有具有MSI-H/dMMR的實體瘤患者的治療。

OPDIVO (Nivolumab)

同年,2017年8月1日,FDA加速批準 OPDIVO (Nivolumab)用於治療12歲及以上,經氟嘧啶,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治療後進展的dMMR和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該項獲批基於CheckMate–142研究,一個II期、多中心、開放標籤、單組研究,評估Opdivo對局部確定dMMR或MSI-H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療效,部分患者在此前接受氟尿嘧啶、奧沙利鉑或伊立替康為基礎的化療中或化療後疾病進展、或毒性不耐受。

在所有入組患者(74例)顯示出客觀緩釋率(ORR)32%,包括2.7%的完全緩解率(2/74),30%的部分緩解率(22/74)。

PD-1/PD-L1對於MSI的熱衷並沒有止步,在今年美國腫瘤年會(ASCO)上,進一步公布了PD-1/PD-L1抗體藥物與MSI的相關研究進展,在之前訂閱號推文《【ASCO】2018年,Pembrolizumab和MSI走到哪一步了?》。

結語

近年來對於MSI的研究已經越來越重視:

通過基因水準的研究,可以找出基因突變的序列,為新的靶向藥物的開發和應用提供重要的依據;

可以通過對於這些腫瘤基因的標記,來對腫瘤進行早期診斷、早期預防;

研究結腸癌的發病人群、發病部位、發病年齡段以及轉移情況,預後作用對於腫瘤的研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

並且通過臨床資料對腫瘤進行分型,針對治療,提高治癒率,未來可能會通過基因晶元的研究來進一步治療結腸癌;

所以對微衛星不穩定地更深入的研究也勢在必行。

抗PD-1/PD-L1治療實體瘤臨床招募正在進行中,或可得到免費用藥治療機會,詳情關注 「ai幫幫之聲」訂閱號並報名顧問~


文章來源:ai幫幫 微信公眾平台 轉載請說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