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3天痛不欲生的活體腐爛,他在一次核事故後緩慢死去

你想象中最恐怖的死法是什麽?

大概莫過於看著自己的身體日漸腐爛,器官機能逐漸衰退。

意識清醒地忍受著極端的痛苦卻無能為力。

依靠著冰冷的醫療機器維持著生命苟延殘喘。

最終到來的死亡,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解脫。

日本核異塵餘生的傳言隔三差五就讓海對岸的國人感到人心惶惶。

如果不害怕,那恐怕是不甚了解核異塵餘生對於人的摧殘能可怕到什麽程度。

19年前,發生了一起日本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受害者經歷了一種堪稱最痛苦的死亡方式。

而醫療沒能挽救他的生命,只是放緩了死亡的過程。

當時的報紙報導

日本茨城縣是一個摒棄繁華的重要工業基地。

這裡集中了許多全國高水準的研究中心和工廠。

其中也包括東海村的一家核燃料處理廠JCO。

當時的JCO廠址

1999年9月30日10點35分,這個靜謐的村莊突然發出一聲巨響。

聲音正是從JCO傳出的。

而隨著聲響一同發散的,還有更可怕的東西——核異塵餘生。

這場事故波及213人,他們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異塵餘生。

其中兩人在長達幾個月的治療中,以觸目驚心的方式逐漸死去。

在事發之時,3名員工正在操作間中進行一次製備濃縮鈾工作。

他們需要把粉狀的原料鈾與硝酸配置成粗製硝酸鈾溶液。

然後再把硝酸鈾倒入一個大型沉澱槽中進行反應。

這是為了得到精製的濃縮硝酸鈾溶液,以實現核燃料中鈾的回收。

裝硝酸鈾的不鏽鋼桶

當時一位領班在隔壁辦公室內,沒有直接參與操作。

35歲的大內久和40歲的筱原理人則和往常一樣嫻熟地進行配製。

然而,這一天的工作並沒有迎來完美的收尾。

在把溶液傾倒進沉澱槽的過程中,槽中突然發出閃亮的藍光,監測器發出刺耳的警報聲。

意想不到的臨界事故發生了。

臨界事故是由於超過臨界反應*條件而引發了鏈式核裂變反應。

也就是說,在槽中發生了一次劇烈的鈾核裂變。

大量的中子和γ射線快速地發散出來。

而用右手在槽上方扶著盛裝溶液漏鬥的大內久,成了被襲擊的主要對象。

*注:反應物的品質、濃度、體積、溫度等都可能是發生臨界事故的誘發因素。

對當時情景的模擬還原,右手扶漏鬥的為大內久

臨界事故的特點是大量放射,但釋放範圍小。

所以大部分的異塵餘生集中攻擊了筱原理人和大內久。

筱原理人距異塵餘生源1米,就遭受了6~10Gy的異塵餘生。

距離異塵餘生源僅0.65米的大內久遭受到了16~23Gy的異塵餘生量。

這個異塵餘生量大約是普通人年上限量的兩萬倍。

大內久

事故發生後,救護員很快把兩人轉移到國立放射科學研究所。

奇怪的是,離異塵餘生源最近、受異塵餘生最多的大內久卻和正常人沒兩樣。

他只是皮膚變黑了一些,右手出現紅腫現象。

但身上並沒有灼傷的痕跡,意識也非常清醒,不像是受過嚴重異塵餘生。

於是前川醫生收下了這個病人,自信地認為或許可以救他一命。

然而,情況並沒有預想的那麽樂觀。

這位壯碩的大漢很快受到體內高劑量異塵餘生的猛烈摧殘。

異塵餘生進入體內主要攻擊的是細胞中的染色體。

它像突如其來的一顆炸彈轟炸了原本排列有序的23對染色體。

於是染色體有的斷開幾截,有的黏在一起,變成一派雜亂無章的亂象。

這可比普通的單對染色體異常疾病,如唐氏綜合征可怕多了。

混亂的染色體

染色體擔任著遺傳資訊傳遞的重要使命。

它出了問題,細胞增殖也就無法進行了。

也就是說,老細胞正常的代謝死亡,而卻沒有新細胞的補充。

最可怕的後果可想而知,當各種細胞數量減少的一定程度時人體將死去。

儘管之前並沒有過類似的病例經驗,但醫生早已料到後果會有多嚴重。

出於對病人的關懷,又或是為了獲取珍貴的病例材料。

醫生們還是想盡力把大內久的生命留存下來。

其中率先面臨的挑戰,是細胞增殖最旺盛部位的異常。

不出一周,他的免疫系統中白細胞數量就降低到不足正常人的1/10。

白細胞

白細胞是免疫系統中極為重要的免疫細胞。

它發揮著對大多數病菌和病毒的抵禦與防護作用。

要是失去了白細胞的免疫功能,即使微不足道的細菌也能讓大內久死亡。

追擊並吞噬病菌的白細胞

這個緊急的情況讓前川等人大驚失色。

經過緊鑼密鼓的商議,他們嘗試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進他體內。

但移植的白細胞能否在他體中正常發揮作用,要等10天之後才能判斷。

於是他們立即讓大內久轉入無菌病房。

而家人日複一日折疊象徵希望的千紙鶴,也只能掛在他看不見的隔壁。

另外,撕下體表醫用膠帶的粘貼後,皮膚直接被撕下一塊。

皮膚不斷剝落,卻無法再生,留下無法修複的痕跡和渾身的疼痛。

也就只能不斷貼上紗布,盡可能阻擋體液滲出。

同時,他的肺部開始積水,呼吸變得困難。

原本還能正常交談的大內久只能插上了呼吸機。

他無法再與家人進行溝通。

因體液流出嚴重而不得不貼滿紗布

在病情不斷惡化中,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妹妹的白細胞移植成功了。

然而在一周之後,好不容易重燃的希望瞬間又被熄滅。

血液開始病變,新置入的白細胞也逃脫不了染色體損壞的命運。

看來受到的異塵餘生不僅讓自身的細胞異常,還讓它們也獲得了傳遞放射性物質的能力。

於是它們讓外來的細胞也落得同樣的下場。

這時候,前川醫生等人是徹底沒有了辦法。

但是這種從來沒有過的珍貴人體受異塵餘生實驗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去探究。

他們仍然企圖從最新的研究成果中搜尋適用的手段。

希望能讓肆虐的異塵餘生傷害停下來。

但他們卻不知道成功移植已經是整個救治過程中唯一的好消息了。

而醫生能做的,只是用各種各樣的儀器維持著心電圖上那一條起伏的折線。

以及使用大量的麻醉藥物來減少他受到的痛苦。

入院27天后,大內久的腸道黏膜開始成片地脫落。

對腸道的傷害導致了他出現嚴重腹瀉的病情。

甚至一天就達到3升的排出量。

接下來,腸道開始大量地出血。

僅僅半天就需要給他進行10多次的輸血。

腸道黏膜脫落

而且皮膚的病情也很快惡化,不斷滲出大量的體液。

他每天通過皮膚和腸道就損失10升的水分。

每天圍繞著他的,除了冰冷的機器以外,還有心裡充滿同情的護士們。

她們每天需要花費幾乎半天的時間來對他進行皮膚處理。

眼前盡是腐爛的肌膚與不斷外滲的體液這番觸目驚心的畫面。

事故後8天(上)與26天(下)的右手對比圖

大量出血和大量輸血讓他的心髒面臨著很大的負擔。

他必須保持劇烈的心跳才能保持血液快速補充。

以至於頻率達到每分鐘120次以上,相當於一名躺在病床上的運動員。

然而,在第59天的早上,他的心跳突然停止了。

這可把整個醫療小組給嚇壞了。

他們立即采取了應急措施。

在經過一個小時的緊急救援後終於恢復了正常。

但此後,他的大腦、腎髒等器官嚴重地損壞了。

他這時已經無法感知外界的呼應,也無法做出回應。

一周後,大內久的血液再度出現異常。

他體內的免疫細胞擴散開,並開始攻擊自身的細胞。

原本匱乏的細胞在這種打擊下,數量衰減速度又加快了。

而醫生對此也已經手足無措。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是不斷地通過輸血來補充血細胞。

眼看著病情惡化的趨勢顯著加快。

然而並沒有對應的醫療措施能夠力挽狂瀾。

讓大內久活下去的希冀如果僅靠機器維持來實現,似乎就沒有意義了。

第81天,醫生與家屬商量決定,如果再次出現心跳停止的情況,就不再進行搶救。

第83天,在大內久的妻子和兒子探病後,大內久當晚停止了呼吸。

歷經83天的戰鬥與煎熬,人們還是沒能把大內久從核異塵餘生的殘害中拯救出來。

他在不斷惡化的病情中忍受著難以想象的折磨。

生命最終還是在千禧年到來之前戛然而止。

而另一位異塵餘生相對較小的筱原理人,也在治療221天后死亡。

這一場戰鬥也讓人們知道了面臨核異塵餘生時,現代醫學也顯得如此無力。

另一位受害者筱原理人同樣經歷了可怕死亡過程

但這對於醫學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經驗啟發。

最終大內久體內在幾乎所有細胞都支零破碎,只有心肌細胞依然保持了纖維組織。

對於心肌細胞為何可以免受放射性損害,也許是未來醫學需要研究突破的方向。

纖維組織完整的心肌細胞

這起事件不僅對核異塵餘生的醫護治療發起了一次挑戰,事故的起因也給核處理廠及相關工作人員敲響了一次警鍾。

據調查發現,事故發生的直接誘因,其實和他們本人脫不了乾系。

對事故死者得到悼念

工廠規定處理濃縮鈾時,鈾的品質限制為2.4公斤。

當天兩人將2.4公斤的氧化鈾粉末與其他溶劑混合配製後,加入沉澱槽。

但實際上,他們在前一天已經倒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鈾溶液。

在他們倒入最後一批溶液時,沉澱槽中已經有約16公斤的鈾。

這個數值是規定值的7倍。

這時明顯超過了臨界品質,於是臨界事故也就發生了。

事後對臨界反應的控制

但,這全是兩位員工的錯嗎?JCO工廠方也難辭其咎。

大內久和筱原理人都是剛調來這道工序的員工。

兩人從來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操作培訓。

而領班也只有2~3周的這項工作經驗。

種種偶然因素的相遇,最終釀造了這場事故的發生。

事故研究匯報

2003年,JCO的鈾轉化活動完全停止。

公司被罰款了100萬日元。

相應的負責人也都受到了刑事判刑。

而日本因此通過了原子能防災的相關法律,在全國建立了防災基地。

人類利用核能的初衷是美好的。

威力強大的核能也總能給民用與軍事上帶來便利的好處。

但它也是無情的,倘若人類不能做好控制,它也將傷害到人類本身。

像大內久這樣為此犧牲的人不應隻淪為沉痛的回憶。

而應該讓人們重新反思如何在保持發展的同時,避免傷害。

*參考資料

NHK紀錄片: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治療核異塵餘生83天記錄.

陳肖華, 毛秉智. 日本東海村核轉化工廠臨界事故及應急醫學處理[J]. 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誌, 2003, 27(1):28-30.

日本茨城縣東海村JCO核燃料處理工廠臨界事故總結報告[J]. Atomic EnergyCouncil, 2018.

核燃料後處理. 維基百科.

臨界事故. 維基百科.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