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微生物紊亂和抑鬱症存在關聯

一般人通常會認為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由大腦決定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卻發現腸道微生物的狀態也能影響到大腦,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是否罹患抑鬱症。近日《自然 微生物學》刊登了比利時研究人員的成果,研究探究了腸道微生物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確定了與抑鬱症相關的特定腸道微生物。

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歐雲海/攝

近些年腸道微生物的熱度居高不下,很多研究都發現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到人體其他部分,和心理學關聯的研究也證實了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研究人員對每個被試都進行了生活質量方面的調查,該調查包含了4個生活方面和4個心理學方面,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對於罹患抑鬱症的人來說,無論是否處在治療狀態都會導致評分的較低。

此外,研究人員還會收集被試的糞便樣本,對比發現,腸道微生物和生活質量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研究人員還篩選出了具有較高相關性的10個屬的細菌。高豐度的糞桿菌屬和糞球菌屬細菌與高的生活質量有關,反之,高豐度的黃桿菌屬與低的生活質量有關。這個結果也被荷蘭的研究團隊證實了。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糞桿菌屬和糞球菌屬細菌都是丁酸鹽產生菌,丁酸鹽具有抗炎和增強腸道屏障的功能,以前的研究也發現,這兩個屬的細菌在炎症性腸病和抑鬱症患者中都會明顯減少。

抗抑鬱藥物會影響到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豐度,但即使排除了抗抑鬱葯的影響,抑鬱症患者腸道內的小桿菌屬和糞球菌屬細菌仍然是減少的。

不過究竟是微生物導致抑鬱症還是抑鬱症改變了微生物研究人員還不敢肯定,但腸道微生物和心理健康肯定有關聯。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