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年梁啟超的腎被切錯後,引發「腎病診療技術」的思考……

51歲的梁啟超出現了病因不明的尿血決定到當時最先進的協和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協和醫生的診斷順序,即使以現在觀點看也是非常科學的。

血尿首先考慮泌尿系統問題,而泌尿系統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腎臟。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醫生首先查明他的尿道和膀胱都正常,鑒於梁啟超之前已經排除了結石和結核,輸尿管病變可能性也不大。那最可疑的病變部位就是腎臟了。

具體哪個腎呢?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腎臟排泄功能左側強於右側,而且左側尿液「其清如水」,右側排泄物則帶血。至此,醫生將病變部位鎖定為右腎。醫生對右腎進行了X光檢查後,發現右腎有一個櫻桃大小的陰影。

在當時的醫學條件下,檢查到這個地步很不錯了,醫生的判斷也合情合理:檢查提示病變在右腎,右腎影像學檢查也確實發現了腫瘤。腎臟腫瘤極少有良性且良性腫瘤不會引起尿血,而惡性腫瘤不僅會導致尿血,更會短時間內危及患者生命。

於是,醫院建議切除右腎。手術很順利,但是問題來了:

一、右腎病理檢查顯示腫瘤為良性,並非惡性

二、梁啟超做了手術後依然有血尿癥狀,反覆發作,一直到去世也未能痊癒。

沒辦法,協和醫院最後只能診斷為「無理由之出血症」,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不明原因尿血」。而如今,診斷梁啟超血尿的原因很容易了,我判斷梁啟超有可能是IgA腎病之類的腎炎,合併右腎良性腫瘤。

從這件事情引發了我很多思考,「幸虧得的是腎病」、「幸虧生活在這個年代」,不知道腎友們有沒有這種幸福感?

一、如今診斷技術很多:

1、慢性腎病診斷的實驗室檢查包括:全血計數全套基礎代謝、尿液分析、血蛋白、血脂等;

2、某些情況下,還可以進行以下檢查,作為評估慢性腎病患者的一部分:血和尿蛋白的電泳及蛋白的遊離輕鏈抗核抗體、雙鏈DNA抗體的水準補體的水準胞漿型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水準、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性病實驗室檢查血清等;

3、影像檢查:超聲、CT掃描、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腎掃描等;

4、腎穿刺診斷

對腎病患者而言,大部分情況都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糟糕,即便中途病情有反覆,但持之以恆,跟隨現代醫療的腳步,相信科學,規範治療和管理,可以使得98-99%的腎友完全可以避免尿毒症的發生。


二、就算少部分腎病患者沒能阻止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發生,也還有透析和腎移植做「保障」。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腎移植的存活率也最高,目前,移植腎15年存活率鋼彈70%以上。就算「移植腎失功」,還可以繼續透析治療。

三、生物替代治療、3D腎臟器官等最新研究,為新型的腎移植奠定了基礎,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更會使新科技以更快的速度來到我們身邊。

有這麼理由,讓我們完全相信,腎病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一樣可以長壽,尿毒症不是「絕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