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瀏覽器劫持”引熱議 巨頭360被點名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4日電 主頁篡改、流量劫持,很多網友並不陌生。近日,人民日報發布《上網被“劫持”,問題出在哪兒》《瀏覽器主頁劫持報導引關注 侵犯網民權益要》等多篇報導,使“瀏覽器劫持”再度成為焦點,並引發外界廣泛討論。

360、hao123等被點名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微博“瀏覽器主頁劫持”話題討論區中看到,網友對於瀏覽器劫持亂象怨聲載道,特別是人民日報報導中提到的360、hao123、2345,更是網友“吐槽”的重點對象。“每次我自己設置好的主頁,都被篡改成360自己的了”“我以為hao123只是劫持了Chrome的主頁,沒想到IE也沒能幸免”“各路瀏覽器都這樣,還一副您能奈我何的姿態”....。。除了吐槽,不少網友反應“劫持不可怕,可怕是按照網上攻略各種辦法試一遍,最後無功而返,只能卸載重新下載安裝”“明明惡意劫持你的瀏覽器發廣告,打電話問客服還不承認”等作為用戶的無奈。

當然,除了引發網友廣泛共鳴,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也做了進一步報導。廣州日報在《“流量劫持”,誰來解救?》的報導中指出,“劫持流量”與非法佔有或竊取他人財產沒有本質區別,應該構成盜竊罪……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賠償數額偏低、懲罰力度不夠、犯罪成本不高等問題。該報導還提到,如果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讓“劫匪”付出付不起的代價,效果也許更好一些。

該報導同樣引發監管部門的注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表示,強製或者變相強製消費者瀏覽特定網頁等行為違反相關法律的規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治理。

根據艾媒谘詢近期發布的《2018中國PC端瀏覽器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PC瀏覽器用戶規模將達到6.60億人, 360瀏覽器在用戶首選品牌使用佔比中以32.2%位居首位,2345瀏覽器佔比為7%。該報告同時指出,接近六成的用戶反映當下PC瀏覽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騷擾信息多。用戶最關心PC瀏覽器的產品屬性除了響應速度,就是頁面整潔清爽、無廣告等不良信息騷擾。

據信息安全廠商綠盟科技副總裁周凱表示,瀏覽器劫持是侵擾我國網民最常見的方式。據了解,瀏覽器劫持主要分三類劫持瀏覽器主頁、劫持瀏覽器搜索引擎以及各種煩人的廣告及推廣彈窗。

互聯網公司頻現“流量劫持”訴訟

瀏覽器代表著流量,也就代表著利益,也就是說“瀏覽器劫持”的核心是流量劫持。流量劫持不光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有企業的利益。

中新經緯客戶端通過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流量劫持”相關訴訟屢見不鮮。

最近一起備受關注的訴訟,來自騰訊公司和世界星輝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北京知產法院終審認定“世界之窗瀏覽器”過濾廣告功能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判決世界星輝公司賠償騰訊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189萬餘元。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奇虎360就收購了“世界之窗瀏覽器”,北京世界星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奇虎360旗下公司。

2015年,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搜狗訴360不正當競爭案做出一審判決,360被判敗訴,並賠償搜狗經濟損失人民幣100萬元。法院經過審理認定,360利用技術手段實施篡改的行為包括:在360殺毒軟體修複安全威脅的過程中,將用戶默認瀏覽器由搜狗瀏覽器篡改為360安全瀏覽器;在用戶將搜狗瀏覽器設為默認時,即使點擊360安全衛士彈窗中的“允許修改”選項,卻仍違背用戶意願,將360安全瀏覽器設為默認。

鑒於以上事實,法院判定360違背用戶意圖,強行篡改默認瀏覽器的行為已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並嚴重損害了搜狗的商業利益,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3B”大戰曾是中國互聯網歷史的經典戰役。公開資料顯示,360和百度“打架”的核心是圍繞360在推出自己的搜索之際,用技術手段屏蔽百度在搜索上功能。同時,360用“Robots協議”,抓取了百度的獨家資源。此舉引來了百度的不滿,百度對360搜索業務展開反製,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百度知道、百科、貼吧等服務時,將會強行跳轉至百度首頁。此後,搜狗加入“戰鬥”。

最終,有關部門將利益相關方撮合在一起達成了《互聯網搜索引擎服務自律公約》,備受關注的百度、360、搜狗都在其中,公約最主要的內容,各簽約方遵循Robots協議,對於違反公約內容的,相關網站應及時刪除、斷開鏈接。

用戶該如何保障?

企業可以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那作為消費者怎麽辦?

早在2006年,中國互聯網協會制定了《抵製惡意軟體自律公約》,其中規定,尊重用戶上網選擇,反對瀏覽器劫持。2017年6月實施的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也從法律層面和原則性的角度否定了“流量劫持”行為,但現實中的情況並不樂觀。

為何如此?人民日報報導援引一位軟體工程師的話稱,廣告依然是當前互聯網經濟的核心贏利模式之一,也就是“眼球經濟”。流量即眼球,這是造成網絡“流量劫持”長期泛濫的主要原因。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表示,互聯網時代講究流量為王,誰有了流量,誰就掌握了創收的法寶。瀏覽器是個人電腦通往互聯網世界的主要入口,也是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網的重要通道。一定程度上講,控制了瀏覽器,也就掌握了用戶的流量導向。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認為,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類型很多。“瀏覽器主頁劫持”利用技術手段干擾用戶選擇,實際是對用戶的誤導,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互聯網發展引發許多新問題,對它們的認識和理解有一個過程,需要把握規範和發展的平衡,應該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頒布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如此才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黃澄清說道。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就對《人民日報》表示,下一步,將配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從規範格式條款、APP安全認證、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等角度做好相關治理工作。同時,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推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盡快頒布。(中新經緯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