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晟新材重組屢敗瀕臨退市 業績虧損9股東5年套現4億

  長江商報 本報記者 魏度 實習生 萬少清

  令人眼花繚亂的重組屢屢告敗,江蘇常州的天晟新材(300169.SZ)掙扎在退市邊緣。

  自2011年初上市以來,天晟新材一直廣受資本市場關注。2014年曾與PE合謀上演了首例PE租殼上市的戲碼,在監管追問下終止。租殼交易失敗後,公司籌劃跨界重組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證監會審核通過,在重新審核後又否決,創造了A股首例重組方案過會後回爐被否。

  上市以來,天晟新材唯一成功的一次並購,是溢價5倍收購新光環保。結果是三年承諾期滿後,盈利能力急劇下滑。與此同時,新光環保原股東楊志峰等競相減持,合計套現過億元。

  接連資本運作失敗,天晟新材的經營業績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上市當年,公司淨利潤還有0.55億元,此後一路下滑,至去年虧損0.38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上市8年,公司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基本是虧兩年微利兩年,在退市邊緣徘徊。剔除非經常性損益,上市以來淨利潤合計為虧損0.57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業績虧損,大股東及董監高不忘套現。2013年至今,9名董監高已累計套現4.35億元。還有讓人意外的是,2016年公司投資設立的天晟環境經營剛走上正軌,且實現盈利,就被公司出售。

  昨日下午,針對上述問題等,長江商報記者致電天晟新材,電話無人接聽。

  上市8年淨利降5年

  股價不足發行價4成

  經營業績慘淡的天晟新材發展前景堪憂。

  2017年,天晟新材實現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7.72億元、-0.3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09%、505.09%。

  這是公司2011年1月25日上市以來首次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降,也是營業收入首次下滑。此前,一直處於小幅上升之勢。2011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3億元、5.20億元、6.06億元、7.61億元、7.61億元、8.22億元,6年間,營業收入翻了一倍。

  然而,公司的淨利潤數據卻沒有這麽漂亮。2011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達0.55億元,為近10年的頂點。從上市第二年開始,淨利潤大幅萎縮。2012年淨利潤0.20億元,2013年虧損0.70億元,2014年至2016年均為微利,分別為0.25億元、0.23億元、0.09億元。2011年至2016年 ,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2.53%、-64.26%、-455.82%、136.31%、-7.37%、-60.71%。

  算上2017年,公司上市以來發布的7份年報,淨利潤增速僅有2011年和2014年為正數,其余均為負數。

  與此走勢完全相反,上市之前,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是穩步增長。

  上市之前的2008年至201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2億元、2.53億元、3.51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0.27億元、0.35億元、0.49億元。

  經營業績變臉也傳導至二級市場,近年來,股價跌幅較大。

  天晟新材發行價為32元,上市首日達到40.40元。短暫調整後向上,至當年4月2日,達到45.80元。公司實施送轉股,股價回落至25元下方,長達一年盤整後,2012年6月,再次高送轉,股價拉至9元內。此後,直到2015年的大牛市行情,疊加並購重組消息,股價反彈至10元上方,最高達到19.77元。不過,隨著重組告敗,股價持續回落。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最低探至3.95元。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計算發現,複權3次送轉股,天晟新材今年以來最低股價為12.79元,較2015年頂點跌幅高達78.75%。如今的複權價不足發行價的四成。

  標的業績承諾期滿就變臉

  為了提振不堪入目的經營業績,天晟新材幾度實施資本運作,無奈遺憾終結。

  天晟新材一直從事高分子發泡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IPO募資7.52億元,投入新型結構泡沫生產能力擴建等項目。新型結構泡沫生產能力擴建項目達產後未達預期,2013年累計實現的效益為3636萬元,項目投資回報率為15%。遠低於此前公司預測的所得稅後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33.40%。

  2013年,公司大幅虧損,有些灰心喪氣的天晟新材控股股東、實控人吳海宙有意撤退。

  2014年10月,公司披露一份股權轉讓協定,即公司4位主要股東與PE公司杭州順成簽署天晟新材2000萬股股份轉讓協定,並將合計所持23.81%股權所對應的股東投票權及相關權利無償委託給杭州順成行使。交易完成後,公司實控人則變更為趙兵。

  這一PE租殼交易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也違反了“創業板不準借殼上市”的相關規定。在監管追問下,租殼交易方案僅露臉5天便宣告結束。

  這樣一則公告被市場人士解讀為一場PE租殼上市的遊戲。PE機構杭州順成將統攬資本運作全局,相當於短暫租用了天晟新材這一殼資源來實施資本運作。這樣的租殼模式,以其濃鬱的市值管理色彩規避了監管層“創業板不準借殼上市”的相關規定。

  出租殼不成,公司轉而大舉並購。2015年,公司籌劃7.1億元收購德豐電子,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

  戲劇性的是,這一跨界並購案創下了A股審核通過,重新審核後否決的紀錄。2016年4月,該並購案獲審核通過,兩個月後,證監會重新審核,被否決。理由是,公司未披露與交易對方的抽屜協定,構成信披違規。

  此外,公司曾在2014年初耗資4億元收購了新光環保公司。這家在2014年至2016年合計為公司貢獻了1.24億元淨利潤。然而,溢價5倍收購的新光環保在業績承諾期滿就變臉。2017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5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只有2227萬元,不及2016年4759.30元淨利潤的一半。而2017年實現的淨利潤也未達到當初承諾的5800萬元,導致當年商譽減值2091萬元。

  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套現1.7億

  業績不堪、資本運作告敗,股東及董監高紛紛實施股權變現。

  上述新光環保的原股東楊志峰、高琍玲在限售股解禁後開始大幅減持。截至目前,僅此二人已經合計減持1357.41萬股,套現1.15億元。

  曾於2014年籌劃租殼未成的公司實控人吳海宙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了1878萬股,套現1.70億元。

  此外,公司總裁徐奕等董監高也實施了減持。

  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開始至今,已有公司9名股東及董監高合計減持套現4.35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業績延續2017年的雙降之勢,營業收入下滑,淨利潤虧損468.38萬元。

  公司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變動區間為680萬元—750萬元,變動幅度為173.88%—202.08%。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公司曾與楊志峰等人投資設立子公司天晟環境,試圖快速進入水土修複行業。2016年,天晟環境營業收入132.13萬元,淨利潤虧損74.77萬元。2017年,營業收入3870.79萬元,淨利潤456.5萬元。同時,公司淨資產從2016年末的425.22萬元增至去年末的1754.8萬元。

  上述數據表明,天晟環境經營已步入正軌,開始進入利潤收割期。然而,今年5月公司宣告將其出售,引發交易所問詢,是否存在調節利潤行為。對於出售天晟環境股權一事,公司稱是為了調整產業結構。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