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蒲公英」是個寶,專治肝炎(B肝、C肝)、肝癌、肝硬化,收藏

蒲公英」又名還有「婆婆丁」、「黃花地丁」.我們農村隨處可見的植物,也是80後一代的回憶,小時候每個人基本都吹過蒲公英,那你知道蒲公英的作用嗎,今天帶著大家了解一下蒲公英的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開花的時候成白色球狀,自古以來,蒲公英作為春季的「野菜」,可以做成爽口的日常小菜,涼拌、入湯羹、煮粥等,不但可以清熱解毒,對於肝炎(B肝、C肝)、肝癌、肝硬化、脂肪肝等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蒲公英的作用

中醫學中,《本草綱目》有句雲:「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明朝醫藥物學家李時珍,在寫到關於蒲公英,指出他非常適合用在各種熱毒疾病方面調理的,對於傳染性疾病是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清熱、消炎的效果非常的不錯。

曬乾的蒲公英

《本草備要》中提到蒲公英:「專治癰腫、疔毒,亦為通淋妙品。」蒲公英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經。既能清解熱毒消癰腫,又能利濕與通乳。特別是對於濕熱黃疽、淋痛,效果比較好。蒲公英是個寶,其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清肝明目。

蒲公英又被成為「尿床草」,可見其利尿效果,當覺得身體脹脹的、水腫的時候,蒲公英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因此對於肝腹水患者,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當肝臟不好的人,選擇用蒲公英來利尿,體內的鉀不會連同水分一起排出。蒲公英葉萃取物對於經前綜合症的水腫也很有效,特別是一些月經前經常水腫的人,可以選擇蒲公英的葉子,當做菜,有比較好的效果。

那麼蒲公英如何吃更健康呢?

首先,蒲公英性寒,選擇在夏季使用效果更好,並不宜長期、大量食用,會引起身體不適,甚至是反作用。

春至秋季花初開時採挖,除去雜質,洗凈,曬乾。

肝炎患者如何吃蒲公英呢,下面針對於這塊給大家講解一下,蒸蒲公英,既能保證食材的美味,又能保證食材對於肝病的功效。:

蒸菜-蒲公英

先講蒲公英洗凈,切成兩段,放入適量花生油拌勻,等食材的香氣出現,放入2杓半麵粉。 拌均勻。上屜大火蒸4分鐘。這時候,蒸好的蒲公英,綠油油的。撒適量鹽簸勻。香氣宜人。

很多人非常關注蒲公英能否治療肝炎,蒲公英對於肝炎的治療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的作用,但是是葯三分毒,蒲公英可以熬水喝,但是不能長期大量使用,否則也可能造成肝損傷.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蒲公英的介紹,想了解更多的關於肝臟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