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專家推薦5個排濕穴,把體內濕氣排出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中醫專家推薦5個「排濕穴」,幫你逐步把體內濕氣排出去。

點揉穴位排濕,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垂直向下按壓穴位,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每次持續10秒後,漸漸放鬆,每個穴位重複6~9次,每天按摩2~3次。

1、豐隆穴---位於外膝眼和外踝尖連線的中點

作用於脾胃,是除濕祛痰主要的穴位,有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

2、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往膝關節方向,膝窩下凹陷處

經常按揉陰陵泉可健脾化濕,改善體內有「濕」或者水腫的問題。

3、足三裡---位於髕骨下緣往下4橫指、脛骨外側1橫指

足三裡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有疏風化濕調節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的作用。

4、復溜穴---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3指寬處

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經常按揉能使水分代謝正常。

5、曲池穴---位於彎曲胳膊肘時;肘橫紋末端的凹陷處

可清利濕熱,調理大腸氣血,對「濕熱」引起的蕁麻疹、急性胃腸炎效果很好。



濕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指外界濕氣侵襲人體,內濕指體內水濕停滯,多由脾失健運,以致水濕停聚,外濕入侵會頭痛,並伴有肢體困重麻木。外濕多為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納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黏膩等。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