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過度熱敷,會讓頸椎病越來越糟糕

       頸椎僵硬不舒服,用熱水袋敷一敷或貼個暖寶寶,或是到養生館做個推拿,是很多人的選擇。但這兩種方法,可能加重不適的情況。南京秦淮中醫院薛亮院長告訴記者,頸椎病造成的不適分為多種情況,如果頸椎出問題最好到醫院就診,不合適的養生方法,可能讓頸椎問題雪上加霜。

頸椎肌肉緊張會引發眩暈

      楊女士被眩暈折磨了一年多,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看過西醫和中醫,除了頸椎生理彎曲不理想,並沒有發現什麼實質性的問題,牽引、推拿、吃藥,楊女士花了不少錢,眩暈不僅沒好,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後來經人介紹,楊女士找到了秦淮中醫院院長薛亮。看過楊女士的CT片之後,薛亮判斷楊女士是頸椎肌肉緊張引發的眩暈。

      頸椎問題造成的眩暈與我們的血管走向有很大的關係,頸椎有生理彎曲,如果長期伏案低頭,脖子前傾,頸椎的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出現反弓畸形、扭曲,肌肉或是突出的頸椎間盤壓迫到血管,造成血管痙攣,腦部供血不足引發眩暈。

三股合力,解除血管痙攣

      薛亮為楊女士制定了針刺加「動力灸」的治療方案。「動力灸」是薛亮獨創的一種治療方法。「它脫胎於傳統的雷火灸,雷火灸是用粗壯的經過藥液浸泡的艾條,在穴位和經絡上進行懸灸。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雷火灸穿透力並不夠。」薛亮告訴記者,他們的「動力灸」,是用20多種中藥液浸泡的紅布,裹住點燃的艾條,在穴位、經絡、韌帶附近做接觸性的按摩。

      它既有點、揉、按、震顫等傳統推拿的手法,同時能將艾條溫熱的作用傳導到皮膚深層,紅布中的藥物也能通過皮膚吸收。三股合力,快速作用於血管,解除痙攣的情況。

有針無灸,效果會大打折扣

        「現在,艾灸正逐漸從醫院消失。」薛亮告訴記者,艾灸對診室環境要求比較高,同時費時費力,收費卻不高,所以逐漸被很多醫院的中醫科室淘汰。很多科室採用熱療儀來替代艾灸,但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薛亮說,《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溫中、逐冷、除濕」,也就是說艾葉能溫陽、散寒、祛風、除濕。艾灸不僅有熱的作用,還有揮發性芳香物質,這是熱療儀替代不了的。「針灸針灸,如果只有針而沒有灸,效果甚至可能打上對摺。」

      臨床有很多頸椎病患者,肌肉很僵硬,失去彈性,只要一點點疲勞,背部有石頭壓迫感。「這些患者通常會進入過度熱療或是過度推拿的誤區。」薛亮解釋,過度熱療,就是有的患者喜歡長時間熱敷或是貼暖寶寶,會造成熱敷部位血管過度擴張充血,時間長了血管壁會破壞,出現皮膚變厚的情況,背部會更緊繃有壓迫感。而用機械手法推拿酸痛位置,患者覺得舒適的「閾值」會越來越高,這也是社會上各類養生館常常下重手的原因。暴力推拿壞處是會造成肌肉的損傷,其實會給治療帶來障礙。 

通訊員 陳思平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彥

圖源 視覺中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