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顏面抽搐艾灸穴位及方法

抽搐的意思

顏面抽搐是指眼瞼、口角、面頰肌肉痙攣而發生跳動。此病以中老年為多,輕者僅有眼臉或口角痙攣,發作次數不多:病重者,一側面部頻繁發生痙孿。顏面抽搐常由肝氣鬱結、風寒侵襲、肝風內動、氣虛挾痰所致。

顏面抽搐常涉及現代醫學中的面肌痙孿、中風等病。

顏面抽搐病因與癥狀

(1)肝氣鬱結:顏面抽搐,患者頭暈目眩,視物不清,或肢體麻木,舌淡,脈弦細。

(2)風寒浸襲:面部抽搐,伴有頭痛,惡風寒,患側面部有冷風吹感覺,舌淡、苔白,脈浮緊。

(3)肝風內動:面部抽搐,常伴有頭暈目眩,頭脹頭痛,舌苔白或黃,舌質紅,脈弦。

(4)氣虛挾痰:面部抽搐.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暈,面部皮膚有蟲爬感。舌胖,苔膩,脈弦滑。

顏面抽搐病因分析與診斷

(1)肝氣鬱結顏面抽搐:由於肝氣鬱結,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導致肝血不足,血不養筋而面部抽搐。本證每與情志因素而誘發,常伴有情志抑鬱,倦怠少言,頭暈耳鳴。

(2)風寒侵襲顏面抽搐與肝風內動顏面抽搐:二者均為突然發病,風寒侵襲者由於外風侵襲陽明經脈,導致面部抽搐,發作時伴有頭痛,惡風寒,患側面部有;令風吹感覺。舌淡、苔白,脈浮緊。肝風內動者系由肝氣素旺,化風而擾及面部絡脈而引起的面部抽搐,常伴有頭暈目眩,頭脹頭痛,脈弦等證。

(3)氣虛挾痰顏面抽搐:由於久病氣虛,又有風痰客於面部絡脈,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暈,面部皮膚有蟲爬感。舌胖,苔膩,脈弦滑。


艾灸療法

取神闕、顴髎、合谷、太沖、瞳子髎、陽白、風池、懸鐘、丘墟、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頭部後灸四肢、先灸上部後灸下部的順序施灸。讓患者取合適體位,使用艾條直接對準穴施灸或者選用適合的灸器進行施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