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房子太多了嗎?買房成過去20年最好的抗通脹工具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418篇原創首發文章

來自數據的疑惑

“6500萬套空置房,逾20%空置率”,最近這個駭人的數據來自於一篇建行董事長在新年論壇上的講話——“他表示中國現在房地產市場太發達了,發達到歐美都遠遠望塵莫及。據統計,美國住房有30兆美元資產,中國住房資產已經達到40兆美元資產。中國目前更多存在的是住房結構問題。”

文中還提及“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發布的住房空置分析報告,這份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二、三線城市空置率分別為22.2%和21.8%,遠高於一線城市的16.8%;而建案空置率在所有住房類型中位居第一,呈持續上升趨勢,達26.6%。”

“中國目前更多存在的是住房結構問題”,這個觀點筆者深深認同。然而,卻不知道6500萬套,20%的空置率的數據是怎麽統計出來的,各地的不動產登記也尚未全國聯網。就在前幾年同一城市不同區縣,有沒有房可能都查不出來。所以一個人名下到底有多少套房子,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得知。

其次這個空置是什麽性質的空置?是長期無人居住,還是短期尚未出租?如果是長期,多久算長?這些數據背後,都有問號。但“中國目前更多存在的是住房結構問題”,這個是有共識的。

什麽是住房結構問題?就是不同城市、區位、地段、項目甚至戶型面積上都存在很大差異。不是一個能一刀切的問題。比如,在城市房地產水準上,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有差異,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之間也有差異;在地段上,同一城市市中心和郊區、近郊和遠郊、不同板塊之間都有差異;在小區與小區之間,建案和保障房,學區房和非學區房也都存在差異,且影響巨大。

比如2018年的蘇州樓市,工業園區一枝獨秀,園區一手房在限價背景下突出了性價比,開盤售罄的現象很常見。一年中園區的二手學區房漲幅超30%。但同在蘇州,一些近郊板塊,一手房量價慘淡,二手房乏人問津。

“二、三線城市空置率分別為22.2%和21.8%”,這兩個數據的得出同樣也不知道到底取自哪些城市樣本。同屬二線,合肥的空置率和杭州、蘇州肯定大大不一樣。

數據,在情境中才有意義。

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也是由於目前中國房地產結構的不合理。尤其是做好“分類”——比如首套房和二套房、三套房的差異,政策上要有明顯傾斜。目前很多一二線城市在首付比例、利率浮動上有些變化,但區別還不夠大。

缺不缺房子是偽命題

那麽,房子到底過剩還是短缺?任澤平給出的數據是“2017年中國城鎮人均建築面積為34.4平方米,套戶比為1.07。如果按家庭戶計算,2017年城鎮套戶比為1.11。”這個數據一出,好多人又驚呼“拖後腿”。以普通一家三口為例,基本套均在100平米左右,讓蝸居“老破小”的家庭情何以堪?

這個問題偏主流的看法是,大城市短缺,小城市過剩。這個邏輯來自於“人口再聚集”——中國2015年後開啟的大城市化歷程,小城市人口向一二線大城市再度歸攏聚集。一二線人口流入過剩,大家要在大城市買房落戶,所以住房短缺;三四五六線人口持續流出,即使房子蓋了也沒人買,所以住房過剩。

一個在三四線老家可能有幾套房子的人,在一二線卻可能是個無房者。請問,他缺房子嗎?

從數據上看,不缺;從需求上看,缺。

還有一個現象更有趣。在一些富庶的二三線城市裡,有很多吃著城市化紅利的“土著”居民,手握著好幾套房子。有拆遷的安置房,有家裡繼承來的老房子,不一而足。但他們依舊“缺房子”——一家老小,二胎出生,依舊“蝸居”了個90平米。想買套大一點的改善房,手上的安居房、“老破小”卻賣不掉。手握幾套房,還是在缺房。這個現象也不罕見。在漫長的熊市裡,缺乏價值的房子就是沒有流動性。

所以,問題不是中國人缺不缺房,而是缺什麽樣的房子,不缺什麽樣的房子?

不缺什麽樣的房子?

就城市而言,五六線城市的房子不缺,三四線普通建案不缺,二線城市裡非學區老破小、非中心沒品質、近郊遠郊板塊的房子也不缺,一線城市雖然戶口珍貴,但遠郊板塊的普通住房現在也不缺。

所以,我們不缺小城市的房子、不缺地段偏的房子、不缺物業不佳的建案、不缺沒有好學區的“老破小”。2016、2017年樓市大漲,人人都想買房投資。如果杠杆加在上述幾種小區,當時的資產,很可能現在就淪為了負債。

想想當年投資的理由,小城市因為有高鐵,郊區盤因為有地鐵。和股市一樣,牛市裡任何一個利好都是上漲的理由,但到了熊市卻成了“然並卵”。

哪座小城都有高鐵站,遠郊的板塊都在修地鐵。當利好不是獨一無二,價值就無法體現在價格上。

反之,那我們又缺什麽樣的房子?

關鍵詞:大城市、中心地段、優質學區、大面積、好物業……這些都是我們缺的好房子。牛市房價高企,我們買不起好房子;現在地價高限價低,項目紛紛減配,又找不到好房子;二手房看得上的太貴,買得起的卻是雞肋。

我們缺好房子,但更缺的是,需要撫平焦慮的安慰,以及大城市無法給予的歸屬。

中國人為什麽愛買房?

感性上,內心安慰與歸屬,房子或多或少都能承擔起心靈雞湯的功能。理性上,在房地產發展的這二十年裡,房子也是最好的抗通脹工具。

對於後者,要讓中國人不愛買房也很簡單,就是做好中國股市。讓大家正當去炒該炒的東西,而不是炒房。如果股市能賺錢,誰會去炒房呢?前者是T+1,後者要等2年。哪一天A股能像之前美股一樣開啟7年的長牛市,哪一天就能真正的“房住不炒”。

住建部的問題,需要證監會來解決。可惜,做好中國股市更難。

投資沒了通路。一旦央媽撒錢貨幣供應量大,熱錢就開始蜂擁進了樓市。這不是人的選擇,是貨幣的選擇,市場的選擇。

而對於前者,這個問題就更艱難。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建案發展的二十年,我們經歷了中國城市化的巨變。這場巨變不僅僅讓人們從農村來到城鎮,從小城市來到大城市,更在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形成了巨大的裂變。每個人要麽成為空間上的“異鄉人”,要麽成為時間上的“異鄉人”——面對社會加速發展帶來的茫然。

就像我們這些80後,小時候要擠到鄰居家去看21寸的大彩色電視。到現在,每天手握5.4寸的手機屏看到精彩的世界卻不知道隔壁住了誰。我們從四十年前以親緣為連結的熟人社會,發展到現在以契約為連接的生人社會,每個人都正面臨巨大的“身份焦慮”。這一段四十年的城市化歷程,表面上無聲無息,實質裡卻驚濤駭浪。我們都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這段歷史,而歷史也深刻全面地塑造著我們。

與此同時,城市的管理水準、相關配套的政策等,都跟我們無意識的內心一樣,相形滯後。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談到了中國人的“土氣”,大意是一種固定不流動的生活方式,一個講宗族、講親緣的熟人社會。直至今日,即使高鐵地鐵遍布,4G5G加速,我們的生活卻越發失去“土氣”,不接“地氣”。

我們缺失的好房子,就是缺有土氣接地氣的好社區。這份“地氣”“土氣”,未必是鋼筋混凝土,而是被社區歡迎接納的歸屬。無論是“村民”集合的良渚文化村,還是北戴河邊孤獨圖書館的阿那亞,都不僅隻承載居住功能,更是一個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半熟人社會”。

我們缺失的好房子,同樣也是缺包容開放力的好城市。不僅是一線二線的規模,以及各項經濟數據指標,更重要的是,讓這些“時空上的異鄉人”不再心生漂泊。因為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精神的城市化,而不是大城市的神話。

參考資料:《6500萬套空置房,逾20%空置率,建行董事長:再買就是高位接盤》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