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審核標準更新"突擊入層"失靈 新三板創新層大洗牌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以下簡稱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2018年創新層掛牌公司名單,本次共有940家掛牌企業最終入圍創新層。這是全國股轉公司第三次發布新三板分層名單,本次仍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

  市場數據顯示,今年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品質顯著提升,但企業數量較此前兩次分層均有所下滑。2016年新三板首次分層,創新層企業家數為953家,2017年第二次實施分層,共納入1393家企業。

  而今年,創新層數量則下降到940家,相比去年減少453家。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創新層新標準下發後,業內人士對於此次創新層數量下降已有預估。如今940家創新層名單出爐,名單數量下降的原因也逐漸顯現。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下降原因之一是創新層的審核標準調整所致。東北證券研究總監、新三板首席研究員付立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道:“創新層數量下降的一個原因是此次創新層的審核標準有所調整,大部分標準是有所簡化的,另一部分標準有所增強,例如掛牌公司的營收規模和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股權分散程度要求有所提高,從而促使創新層名單產生流動變化。”

  此次創新層的審核標準對於掛牌企業來說確有幾大難點。

  最讓人關注的無疑就是“合格投資者不少於50人”的規定。彼時,有市場數據顯示,根據創新層公司中已經公布的433份2017年年報來看,共有200家公司的合格投資者少於50人。

  同時,“持證董秘”、行政處罰規定等也是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軍創新層的幾大難點,此外,考慮到掛牌公司掛牌規範一段時間後再進入創新層較為穩妥,因此刪除了申請掛牌同時進入創新層的規定。

  其二,掛牌企業爭取進入創新層的積極性大幅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事實上,往年來看,出於對創新層的期待,一些條件比較接近的掛牌公司會爭取在短期內達到進入創新層的標準,創造條件擠入創新層,但今年一些公司認為入層的必要性不大,不願意付出額外的努力和成本,導致這種現象比以前要大幅的減少了。”付立春向記者說,“當然,今年監管審查相比往年也更加嚴格,‘突擊入層’的做法也相比往年更難實現了。”

  今年以來,新三板流動性仍不樂觀,做市指數多次刷新最低點。新三板乃至創新層的痛點仍未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新三板業務對於中介機構來說也處在尷尬地帶。近幾個月,部分做市商縮減規模,減少做市數量,不少做市商主動發布“退出”公告。

  某券商新三板團隊人士向記者透露:“做市商規模的縮減與新三板流動性相對較弱,做市商收益不佳等因素密不可分。事實上,不少投行並不把新三板業務納為重要業務來發展。從新三板的持續督導角度來看,督導的標準持續趨嚴,但券商的盈利水準也並不高,不少券商則選擇退出這一戰線。”

  “推薦掛牌的券商收入持續保持在100萬-200萬之間,持續督導的收入也僅有幾十萬,然而中介機構所做的工作量卻幾乎不比承銷一個主機板的少。”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說道,“我們對自己承攬的業務要求越來越嚴格,相關監管規定也越來越規範,我們的確更願意發展其他投行業務。”

  這或許是市場所謂殘酷性吧。但新三板的改革與發展確實一直在被市場所關注。此次創新層的大洗牌,寓意著更加合理與規範的篩選標準,掛牌企業品質也在不斷提高。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整體來看,新三板創新層的品質確實在提高,同時從券商角度來看,這也在不斷考驗我們的業務水準,尤其是持續督導工作。”

  同時,市場不能用做市規模來一杆子衡量新三板的流通性和發展,新三板掛牌企業自身的品質才是根本。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