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歷2018年大起大落之後,今年大豆前景仍難樂觀

2018年不論是大豆貿易商、大豆期貨交易員還是美國農民的日子都不好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全年累計下降7%。近期,CBOT有所回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持倉也空翻多,但不少分析師認為,2019年全球大豆市場依舊會供過於求,加之中國開辟新市場帶來格局變化,全年走勢仍將黯淡。

不堪回首2018

作為全球大豆頭號進口大國的中國,2018年的大豆進口量出現了七年來首降。中國海關總署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大豆全年進口量為8803萬噸,同比減少7.9%,這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其中,中國2018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規模創下2008年以來新低。

CBOT大豆期貨2018年全年累計下跌7%左右,報收8.825美元/蒲式耳,為12年來次低年底收盤價。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貨自去年10月份以來也已累計下跌近30%。

巴西大豆的交易價格在去年12月也從此前的高位270美分/蒲式耳降至138美分/蒲式耳,幾乎腰斬。

“今年(2018年)的生意真是難做,大豆的走勢波動太大了,一有關於貿易方面的消息,價格就出現大幅波動。”某廣東農產品有限公司進口經理李小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她還稱,2018年下半年,其公司也開始從阿根廷、巴西等地進口大豆,不過,美豆還是首選。

與大豆貿易商分享焦慮的還有大豆期貨交易員。某大豆期貨交易員吳小姐稱,她身邊不少交易員2018年都錄得損失。“好在我通過現貨和期貨進行了對衝,勉強保持了正收益。”

同病相憐的還有美國農民和大豆出口商。據外媒報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大豆市場在2018年因中美貿易摩擦幾近關閉。

該州的情況可謂美國全國的縮影。根據美國農業部編制的數據,從年度統計,中國對美國大豆的採購量將減少1600萬噸。根據美國出口大豆的價格(2018年12月上旬的統計數據)計算,這相當於減少了52億美元的出口額。

“美國農民2018年的大豆產量相對較高,這種大規模生產也意味著價格被壓低。事實上,美國種植大豆的農民已經經歷了幾年低價,一直希望提高價格。” 寰宇福四同公司農產品部風險管理顧問弗雷德瑞奇(Darin Friedrich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還告訴記者,美國大豆出口商也很艱難。“他們長期處於不知道是否會以及何時達成貿易協定的情況下。因此,如果他們手中持有大豆卻無人問津,達不成交易,他們就會虧欠。

他還坦言,美國出口商的選擇實則有限。雖然中東、北非和東南亞等市場正在增長,但市場相對較小,對於美國而言,中國的大豆市場仍是不可取代的。

今年大豆預計仍然供過於求

在經歷了黯淡的一年後,進入2019年,尤其是近期,伴隨中美第七輪高級經貿磋商取得進展,大豆期貨價格和投資者情緒均有所復甦。

CBOT5月合約已從年初的8.94美元/蒲式耳漲至9.22美元/蒲式耳。

CFTC本周的報告也顯示,在截至2月5日的兩周內,投機基金在大豆期貨和期權市場減持淨空單,並且完成空翻多。投機基金在CBOT大豆期貨以及期權從兩周前持有淨空單22914手變為持有淨多單5989手。

不過,不少分析師認為,全球大豆供應在2019年還將供過於求,同時,伴隨中國開辟新市場,全球大豆格局也正在生變,近期的反彈可能是“死貓跳”。

“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期末庫存仍為2480萬噸,仍然是創紀錄的數量。相比之下,2017年期末為1190萬噸,2016年為820萬噸。”他稱,美國大豆價格接下來的走勢主要取決於貿易因素,這似乎是不可預測的。

除了貿易局勢外,他還對記者表示,影響大豆走勢的主要因素還有氣象。他以巴西為例稱,巴西的氣象惡劣,寰宇福四同公司的巴西團隊已經降低了他們對巴西大豆價格的預測,從此前的116美分/蒲式耳降至112美分/蒲式耳。

巴西農業谘詢公司合夥人德巴斯蒂安尼則稱,2019年由於阿根廷大豆產量將重新回升至54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大概會達創紀錄的1.2億噸,使得全球產量預期將達到3.66億噸,而消費量的預期是3.49億噸,即全球將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大豆和豆粕的價格將會下降。

芝商所研報指出,美國仍有創紀錄的大量庫存,這保持了對美豆價格的潛在壓力不變。通常,每年從 2 月初到 6 月底,豆類價格將季節性地上漲,但這似乎越來越不太可能。如果收獲面積達到 8500 萬英畝,以及具有與今年類似的作物產量,那麽產量將遠遠超過 10 億蒲式耳。

“目前,依舊沒有動力推動豆類價格突破目前的交易範圍,未來推動價格突破交易範圍的唯一可能因素是中國私營企業購買美國作物。”報告稱。美國農業部2月8日的最新數據則顯示,截止12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達到37.36億蒲式耳,創下紀錄新高。

巴西作物協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2018~2019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將達到1.19億噸,有望再創新高。

市場格局暗中生變

此外,全球大豆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弗雷德瑞奇告訴記者,此前,由於中美貿易摩擦,中國一直在尋找新的出口供應商。

“通常,當一個國家無法從其正常供應商進口時,他們會轉向新的供應商。他以日本進口美國玉米為例稱,“日本過去幾乎所有的玉米進口都來自美國,但當美國在2012年遭遇乾旱時,日本學會了如何從巴西等其他國家購買玉米。如今,美國仍向日本出售玉米,但美國現在必須與巴西競爭,日本對美國的玉米進口減少了。”

他稱,中國去年也開辟了許多新市場,例如印度、烏克蘭和許多其他國家,而以前,美國和巴西是中國大豆的主要進口來源。

芝商所的報告同樣指出,隨著巴西收割的進行,我們估計巴西大豆產量為1.4億噸。阿根廷的大豆產量預測值正在向上修正,目前有65% 的作物評級為良好到優質,預測產量為 5300 萬噸,而美國農業部預測的總體產量為 5500 百萬噸。南美洲生產的大量作物,為中國提供了除美國之外更多的進口選擇。

那麽,在大豆價格繼續黯淡且格局變化的情況下,是否有可能對衝風險呢?

弗雷德瑞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很多政治風險是不可能對衝的。但中國貿易商可以選擇通過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貨來對衝風險。交易者可以采取戰略交易,即在交易之前明確自己的上行風險和下行風險。

德巴斯蒂安尼也表示:“倘若今年全球貿易形勢未能好轉,我們可能會考慮改變大豆的價格結構。在美元匯率變動的過程當中,我們可能不再以美元來定價,而是與大商所豆粕期貨價格掛鉤,這樣有更加安全和穩定的價格來穩定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