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淮利潤赤字爆發,大眾這個接盤俠吃虧了嗎?

最近,江淮這位自主二線老哥從默默無聞變得“網紅起來”。在江淮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減公告》後,本來就奔著ST去的江淮股票卻生生拿下了幾個漲停板。明明江淮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較上年同期減少了約1.4億元人民幣、明明跌幅高達69%、明明江淮在最近兩年來巨虧20億。為什麽股市卻一反常態爭相捧高江淮?究其原因,還是坊間傳言大眾將要增持江淮-大眾股份一事。

在國內SUV紅利期結束後,江淮也告別了躺著賺錢的日子。本來想趁著新能源的東風再戰一把的江淮,還沒站穩腳跟就遇上了新能源補貼退坡和車市寒冬雙重打擊。車企最怕銷量上不去,2019年3月份,江淮的銷量毫無意外地繼續走低,僅僅賣出了44317輛新車。銷量上不去還不是最頭痛的問題,合資企業江淮-大眾目前仍然處在前期燒錢的狀態,這讓江淮一舉拿下國內車企“虧損之王前三甲”。

自從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之後,坊間就不斷有傳言說大眾也會增持其在華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眾的股份。而後,江淮火速辟謠,稱“在新能源乘用車合資合作的基礎上,雙方一直就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可這句話能不能這樣理解?目前沒有正式的方案,但增持意向還是存在的。那麽問題來了,大眾這個接盤俠究竟圖什麽?這樣做吃虧了嗎?

▍大眾加入對於江淮有啥好處?

目前,江淮在國內市場的處境比較尷尬——曾經一同打天下的國產車兄弟們如今混得越來越好,不是在自主車型上收獲頗豐就是在合資領域嘗到了甜頭,可就是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市場認可度越來越低。江淮和大眾剛剛組建合資公司後,江淮便補不及待地在自家產品的賣點上加上了“參考德國大眾生產標準製造”的字眼。

管用嗎?管用不管用車行哥還不知道。但江淮通過宣傳把自己和大眾品質扯上關係的手法還是很有“腦子”的。國產車如今的痛點在哪裡?還不是質量讓人有些不放心。把國人心目中的“信仰”注入到自己的產品基因中,實乃在中國推銷車型的不二真諦。江淮為了挽救自己車型的銷量,借用大眾的資金和品牌影響力搞行銷怕是好處之一。

其二,目前江淮大眾旗下新品牌“思皓SOL”已經推出了一款新車E20X。可這款車怎麽看怎麽像江淮家的iEV7S。外觀上,棕色的後視鏡外殼、貫穿式的尾燈可能是兩輛車最容易找到的不同之處。新車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135*1750*1560mm,軸距為2490mm,參數和江淮iEV7S完全一樣;另一方面,新車電動機的最大功率為85kW,最高車速為130km/h,也和江淮iEV7S一模一樣,這難道是個巧合嗎?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思皓E20X的的確確就是江淮iEV7S的貼牌換殼車。事實上,江淮-大眾在未來幾年都要解決大眾平台和新能源車的兼容性問題。在使用MQB平台生產純電動車型之前,大概率將會使用江淮車型換殼的方式推出新車。要知道,一台車打上了大眾的名字後就是“鳥槍換炮”了,不僅銷量可以提升,售價也得往上加一些才能對得起大眾的名頭不是?

從目前來看,江淮-大眾的存在對江淮而言是好事一樁。財大氣粗的大眾集團不僅可以為江淮注入其急需的資金,還能為江淮車型背書,間接起到抬升江淮車型銷量的作用。與此同時,江淮-大眾旗下的車型用的也是江淮的生產線和技術,合資車型的銷售同樣也能讓江淮分一杯羹。有了大眾的加入,江淮的頹勢可能會得到挽回。

▍大眾或醉翁之意不在酒

根據大眾汽車2018年財務數據,2018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為46.27億歐元,相當於大眾集團2018年全球139億歐元營業利潤的35%。在2018年的稅前利潤上,一汽-大眾的稅前利潤貢獻最多為48.51億歐元,同比下降1.1%,上汽大眾的稅前利潤為45.88億歐元,同比增加0.7%。

雖然一汽-大眾是大眾在中國最賺錢的合資企業,但也是其持股比例最少的合資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在一汽-大眾的股權架構中,一汽股份持股60%,而外方合計持有40%股份。而在上汽大眾及江淮大眾的股權架構中,中外雙方的持股比例均為50:50。而且一汽與上汽這兩家規模龐大的車企大眾也不好撼動,相反,實力最孱弱的江淮在大眾眼中最容易下手。

外界推測,此次大眾與江淮展開合資合作,其最終目的可能是為了要挾一汽與上汽兩家大佬,妄圖分得更多的股份。畢竟此前就有福特公司在江鈴福特方面布局新車而對長安福特老車型不過問的案例。或許,大眾與江淮合作,就是為了增加與一汽和上汽股權談判中的籌碼。你不增加我的股比?那我就減緩新車的投放頻率,反正我還有別的合資夥伴,你們不讓步有人讓步不是?

退一步說,即便大眾沒有要挾南北兩家合資夥伴的打算。大眾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明顯也比其他友商慢了許多。很多廠家們早早就拿出了自家的新能源車產品,而大眾遲遲沒有多少行動。旗下的帕薩特新能源、途觀L新能源等車型幾乎無人問津。此次與江淮合作,大眾的目的也帶布局新能源車型的意思。畢竟在國內市場,新能源車的份額也很誘人。

因此,大眾與江淮的合作可以說是標準的互利共贏。大眾目前在國內擁有四家合資品牌(一汽-大眾、一汽-大眾奧迪、上汽大眾、江淮大眾)和一家合資自主品牌(捷達)。從規模上來看,大眾今後的產品線已經豐富到可以涵蓋任何一個需求區間。豪華車、高端車、低端車、新能源車皆有車型對應。扎根中國市場的大眾,怎麽看怎麽一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樣子。

▍結語:大眾接盤背後,雙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在新能源方面積極排兵布陣的江淮需要大眾的資金和名氣,而在國內發展“缺一門”的大眾也急需一家聽自己話的合資方。有人說雙方的合資其實是大眾主動江淮被動,江淮被大眾牽著鼻子走。可車行哥認為,江淮引進大眾品牌後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賣車,未嘗不是個聰明的選擇。雙方通過合資,都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資源和市場,誰佔便宜誰吃虧還真不一定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