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酸、甜、苦、辣、鹹「五味」關聯著我們的五臟健康

《黃帝內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五味,指酸、甜、苦、辣、鹹,它們與人體的腎、脾、肝、心、肺五臟有著關聯,各有其特殊作用。

酸味食物不但可以降血脂,軟化血管,還可以起到開胃、消食作用。但如果吃得太酸,就會損害腸胃的消化功能,損傷腸胃,不利消化。

吃糖過多,大腦就會分泌一種叫5-羥色胺的物質,它會直接抑製食慾,影響蛋白質的攝入,並有礙鐵、鋅、磷、鎂、鈣及維A的吸收。從中醫角度來說,「甘」入脾臟,甘性食物有利於腸胃功能不佳者,但吃得太多就會助長體內的濕氣,使人口淡乏味、食慾下降、倦怠乏力。

苦味補心,味過於苦,卻反而傷心。中醫裡,苦即意味著「寒」,因此對熱性體質的人來說,少量食苦有益健康。但對身體虛弱和寒性體質的人而言,苦味過重,會使人四肢無力,臉色不佳,脾胃虛寒,便溏腹瀉。

從飲食營養角度來看,辣椒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C的含量非常高。辣味雖香,多吃辣會破壞胃黏膜,刺激腸道,加重內火,易發便秘,誘發各種胃病。長期吃重辣還會導致人體內火過重,肝火上升,太旺會導致口苦、口乾甚至口臭。

鹽是味君子,引出百味而後失。鹹味所含的鹽分多,過度食鹹易誘發高血壓、缺鈣、鼻咽癌等病症,因為過量的鈉會傷害人體循環系統。鈉在胃裡瀦留過多會使血壓上升,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細胞變異。

養生界有句行話,叫做「沒有不營養的食物,也沒有不好的味道」。這也正說明,食物味道本身是沒有任何壞處的,就看食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科學地把握好適度的量,並保持各種食味的飲食平衡。

(翁俊安)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