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宋:今天,我們推薦我們

東宋·作者劄記

涼拌燕窩·宇文知雲·小莫

東宋世界創造者

文◎李逾求

今天,東宋推出了一個新欄目

東宋世界(Sunasty,宋納思地)系由《今古傳奇·武俠版》雜誌社前任社長·主編,武俠作家李逾求創立。東宋世界自2009年3月14日正式開啟,一直至今日,仍在不斷生長完善之中,先後誕生《化龍》、《燃燒吧,火鳥》等長篇作品。自2017年3月開始,正式舉辦東宋主題征文,聚集起上百位俠友,誕生優秀征文上百篇。第一屆征文“金屬罌粟”圓滿結束後,第二屆征文“秉燭夜遊”已然開啟。

本文為黑江湖最新設立的欄目,東宋·作者劄記。主要講述求叔在閱讀東宋作品,服務於東宋作者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想法和意見。是與東宋沙龍相互補充的新創欄目。

本次推出的是第一篇。

◎題圖來自網絡,僅作示意,作者未知,特此致謝。

作者劄記

一想到東宋現在的作者,常常做夢都會笑醒。

為我們在黑江湖,圍繞東宋世界,吸引了如此之多,富有才華和天賦,而又謙虛,務實,同時腳踏實地和天馬行空的作者。

為這些作者的勤奮和堅持,忠誠和信任,為他們凝聚了如此之多的美德,而不驕傲,不輕狂。

以我對他們的天賦和實力,性情的了解,我認為他們是足夠擔得起任何讚譽的。

其實一直都想要認真地去描畫他們,忠誠地去表揚他們,想要把他們推薦到全世界,推薦給每一位熱愛小說,熱愛故事,熱愛武俠和幻想的讀者面前。

但一直未得其便,也許是因為,他們在持續地寫作,持續地生長,他們每一刻都在充實自己,更新自己,每一刻都在變化,或者說進化。而這種進化之美,讓我拙於文字的表達。

現在其實仍然不是最好的時機,但通過他們每一次的,每一篇的作品,從中讀到進步,讀到創新,讀到他們不停地用新的觸角,試探新的領域,也仍然有種感動。這種感動,是從十幾年前,做文字編輯的第一天就有過,而如今仍然沒有消解的。

那麽,從感動談起,何嘗不是最好的切入?

1,涼拌燕窩

最初看到燕窩的作品,是驚喜的。

從《山間·小八》,那種令人心動的人物塑造,和天生的結構感,到《殺手·紅顏枯骨》中的試探,延伸,以及從山間到市井開始營造出的繁盛感,同樣令人心動,但文章讀到第二篇時,其實從編輯的角度看,仍在試探,摸索,探尋作者的天賦點在哪裡。

所以由衷地期待第三篇,也就是《小姓女·血修羅》的到來。然後它就到來了。

寫這部小說時,作者正在出差,上網不便,所以它的前半段,是用手機打出來,而後半段,則是通過口述,由作者的朋友,也是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另外一位作者宇文知雲再打出來。

然後有了這樣一部作品,小姓少女,與曾是小姓少女的老太太,因為被放逐,欺凌,而結合起來,新代替舊的,不如說新的傳承舊的,為那種被放逐,被輕慢的鬱怒之氣,為江湖人的血氣。像一根堅韌的金絲線,從東宋開國之初到現在,從歷史的間隙中,從四爪世家的千年古樹,到市井人家的平穩屋簷中,都若隱若現,我們從中感受到,東宋好像是真的存在的。有無數鮮活的人曾在其間活過,或正在生活。

直到這一部時,已經幾乎可以確認,作者的天賦是在“人物”的獨立性和生動性上,有的作者人設有趣,但寫出來味同嚼蠟,有的作者人設也許並不如何出奇,但寫出來令人覺得新鮮,有趣,心甘情願地代入到人物身上,這顯然是一種天賦,或者本能。

我常說,任何作者任何作品中間的一頁紙上,“白紙黑字,沒有秘密”,作者的任何秘密都呈現在這一頁書上,這固然是基於一位以編輯為職業的手藝人的自信,但同樣是基於一位內容從業者的敬畏之心:對任何一位作者的判斷,都不應僅僅基於一頁書。作者的無限可能性,只能由作者本人去書寫。

所以看到燕窩的三篇征文,約4萬字作品,心裡大致有了一些感受,這樣的作者,大致是屬於成長型的,你不必跟她講太多的章法,只要讓她放手去寫,像一粒種子,或者一棵小樹,成長在東宋的土地上,光,風,水,空氣,它會自己去吸收的。

然後生長。

會是從未有過的森林,也可能是青城後山連接天地的建木。

誰能預料到呢?為那美麗的、無盡的可能性。

只要她能創造出新鮮的,獨特的,甚至稀奇古怪的人物,那麽她也就擁有了完全的自由度,而你不必擔心她寫出庸俗的,冗長的人物。

一個有趣的人物,降生在有趣的世界,怎麽可能不產生有趣的故事呢?

2,宇文知雲

宇文知雲(更習慣於稱呼“文子”)是另外一位出色的作者,也是寫了三篇,《山間·甪端》、《神偷·饕餮》、《小姓女·四娘》。

這三篇同樣難忘。《甪端》寫山間的一個故事,秩序井然,但不乏奇妙;《饕餮》則寫了一位目前東宋世界中最有逼格的女神偷,圍繞著她,似乎會產生無窮的故事,讓人一見到就知道,這個人物,這一系列故事的繁盛感,那是一種星河式的繁盛感,一種內斂的江湖,或者說小世界,從這幾篇中,已經若隱若現地顯示出來了;《四娘》寫的便是女神偷小時候的故事,講述女神偷之所以成為女神偷。

誠然,如果我們仔細去看,也許會發現,她還不是一位比較純粹的東宋作者,在她的筆下,似乎還有傳統的江湖的影子,有時候這個故事似乎可以發生在東宋,也可以發生在別的世界或江湖,設定體現得也許還不夠深入和突出。

但是,我們在其中看到了繁盛感,看到了章法,看到了作者在有條不紊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像一個螺旋向上,作者每多寫一些,每感受一些,每多讀一本書,都將體現在作品的全部,讓作品的每一處都在提升,如螺旋,向上,向上。

這是另外一種秩序,另外一種閃耀著光輝的秩序。

你在她的作品中能夠看到穩定感和安定感。就像你交給一個人以一件事,你信任他,你相信他能夠做好。在文子的作品中,你也可以有同樣的信任:你將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一部出色的,不會讓你失望的作品,你也知道你看到的是一位出色的,一直持續提升自己的作者。

當我們看到作者一部一部寫下去,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座大廈的建成。一座獨一無二的大廈。

但有時,我們也許會忽視這一點,因為你好像在作者的文章中,並沒有看到什麽閃爍著光輝的,智慧的,幽默的,充滿顏色的文字,名言警句,作者的文字,常常令人忘記文字的存在。是文字清淡?不夠出挑?不夠出色?

並不然,作者的文字處在一種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像構架一座大廈的磚石,必須服從於大廈的結構和秩序,任何一塊雕鏤的,精益求精的磚石,都可能造成大廈的不均衡,乃至於無限期的未完工,所以文子的文字,我認為並不是不好,而是出色的,只是作者的行文習慣,令文字也呈現出一種恰如其分的狀態,以至於我們不集中注意力,就不會去發現它。

而這是一種作者一直具有的“整體感”(大局觀),這同樣是作者的天賦。

3,小莫

說到文字,然後就到了首先要談論文字的第三位作者,也就是從去年第一屆即參加東宋征文,並持續在寫,到現在已經達到十部的作者:

《鳳羽·風雲動》、《沙海·烏有鎮》、《定音笛·浮生》、《女武者·縹緲孤鴻》、《千門·靈犀一點》、《暴雨·郴城相》、《松樹下·意外之逢》、《白馬·莽蒼深處》、《神偷·白玉指環》、《小姓女·夏海懸島》。

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首先就是文字。

與文子寫作時在一定程度上忘記文字相比,小莫是特別有文字的“自覺性”的作者,就像古龍有意識地要讓自己的文字變得更像海明威一樣簡潔生動精準,而他同時顯然從日本一句一段的武俠小說中獲取了同樣多的滋養。

小莫的文字首先當然是她自己的,有她自己的豐厚,繁花似錦,又溫潤如玉,但可以看得出來,也同樣從《紅樓夢》中和《蜀山劍俠傳》中有意識地吸收滋養,而這種有意識地吸收,顯然而然,是“對路”的,所以文字上,已經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風格,文字也就開始了它的作用:篩選讀者。

選擇一些喜歡這類文字的讀者,同時又只好割捨了那些習慣於快速閱讀,較難承受含金掛玉,帶有品質感的文字的讀者。這種割捨當然也許沒有更好,但其實,任何文字都在割捨著自己的讀者,相比於沒有的,我們顯然更應該關注,文字可能帶給我們的。

而我認為作者的文字是出色的,獨具一格的,是一種不只是為了修飾而修飾,而是一種將作者自我的素養,如泉水一般流淌出來的,最舒適的一種描寫方式。

那麽顯然,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文字,這種敘述,是危險的。

因為這樣的文字,太容易讓作者產生“自我”的意識,太容易讓作者沉溺於這種舒適感中了,會讓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某種因“艱苦條件”帶來的挑戰性。就好像貧瘠的土地必生勇士,肥沃的土地帶來慵懶。

作者最初創作的《烏有鎮》、《浮生》、《縹緲孤鴻》恰是作者目前為止創作最出色的三部,在這三部之後,在一定程度上,儘管仍維持著較高的水準,作者的敘述好像忽然失去了一些動力,顯出一種舒適的慵懶來,變得不再尖銳,於是,在同樣的世界觀下,作者的敘述開始走向了因應這種變化的路線,開始從一個系列變成三個系列,這帶來了順暢,但也失去了力度。就好像一條河分成三條河。那種激動人心的,瀑布決堤一般的力度消失了。

在編輯的建議下,這種創作方式開始合流,三條河變成兩條,慢慢找到了一種力度,這種力度,體現在較近完成的一篇,就是《白玉指環》,是一個篇幅較短的,用作者的描述是“硬寫”出來的作品。

然而這種硬寫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作者的敘述再度變得集中,這種趨勢進一步地推進,就是作者最近書寫的一篇,《夏海懸島》。

也是最初的三部之後,也許是最出色的一篇。

這篇最大的特點,是“硬寫”,但硬寫仍然只是一種外部的描述方式,是一種我在青城公開課群中所描述的,“當你面對一期征文題目,哪怕你沒有任何感覺,你也要相信在一個月內,你一定能夠完成,並且完成得很好”的狀態,這就是“硬寫”。

而這一篇,與其說是硬寫,不如說是,作者終於意識到,或者無意識地發現,寫作,並不只是要寫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舒適的,而是要寫出你應該寫的,你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完成100但仍然要盡全力拚搏的,“知難而上”的精神。

體現在《夏海懸島》中,就是作者把所有的功夫,都下在了該下的地方,比如下海繩索信號不厭其詳的設定,比如那本仿佛真的存在的《鏡花異聞錄》。如果一件事需要100道工序,那麽,它就一定完成了100道工序,如果畫一隻鳥需要10000枚羽毛,那就畫出10000枚羽毛來。

這種知難而上的,工筆式的,決不儉省工序的,不惜力的寫法,看上去是一種“最笨”的方法,其實正是一種“最高明”的方法。

我們看劉慈欣寫《三體》,好像他真的是一位“全科”的科學家,創造了一艘宇宙飛船;我們看南派三叔寫《盜墓筆記》,好像他真的來自盜墓世家,而盜墓真的也是一種刺激的,充滿張力的行為;我們看《哈利·波特》,好像世界就在那裡,霍格沃茨就在那裡,每一位學生也就在那裡。

這些都是不惜力的寫法。

我們在小莫的筆下,能夠看到這樣的功夫。

這種功夫,是聰明的作者、急於求成的作者、不尊重常識的作者、輕巧膚淺的作者、炫技的作者,所不能理解,因此也是不能實現和達到的。

但我們在小莫身上看到了,在宇文知雲身上看到了,在涼拌燕窩的身上也看到了。

在她們的一部部作品中也看到了。

在東宋許多的作者、作品中,都看到了這種“不惜力”的功夫。

也許我們每一位作者都知道,我們要的不是蜻蜓點水,我們最終需要的,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大鵬展翅。

所以我們要自身能修煉成大鵬,然後才有資格等待大風。

而風起於青萍之末,在沙海,在山間,在松樹下,風早已流動起來了。

等著我們修行,等著我們生長出一枚羽毛,又一枚羽毛。

這是我要書寫的第一篇東宋作者劄記。為燕窩,為文子,為小莫。也為所有東宋已經成文的作者,和即將成文的作者。

第二篇,將在不久之後推出。

【友情提示】下方鏈接即為三位作者最新的三部作品,文前均附有作者創作的全部征文。敬請欣賞。

Sunasty

世 界

小姓女·血修羅 ︱ 東宋

小姓女·四娘 ︱ 東宋

小姓女·夏海懸島 ︱ 東宋

東宋世界漫遊指南

我們為什麽要創造一個武俠新世界

創造一個世界需要多少年?

江湖這個夢想,就是要一起做才有意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