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資管新規作用顯現 信託告別高增長

  來源:新金融觀察  

  過去十年裡,信託行業“撰寫”著倍數增長的奇跡。從 2007 年的資產管理規模不足1兆,到 2017 年的26.25 兆,在資管領域,規模僅次於體量最大的銀行理財。而當資管新規正式到來,去通道、打破剛兌成為監管主基調之時,留給信託行業的是一個陣痛期,不僅要面臨利潤增速下降,業務收入減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摒棄通道業務之後,又將如何打開新的業務太空。

  盈利放緩

  截至目前,已有62家信託公司在中國貨幣網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18年上半年財務數據。整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隨著資管新規和多項監管政策相繼落地,“高壓”環境下,信託公司在降規模的同時,經營業績增速明顯放緩。62家信託公司經營收入同比增長2.08%,淨利潤同比降低2.83%。

  如果與去年年末的數據相比,不難看出,受監管政策影響,信託業正面臨較大的盈利增長壓力。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2017年年底68家信託公司的數據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淨利潤同比增長4.6%。

  “資管新規於信託業而言,影響是全局性的,消除通道與多層嵌套、打破剛兌、淨值化、合格投資者的要求提高,以及清理非標資金池等等。在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前,信託公司都處在觀望狀態,業務開展十分謹慎,比如非標基本停滯,而在政策落地後,影響則更為迅速,信託公司開始主動控制規模和增速,比如縮減通道業務等。”一位從業信託十餘年的人士說,從信託行業的發展歷程看,可總結為發展-整頓-轉型-再發展的循環,眼下,前幾年快速增長的勢頭又將被改寫。

  由於近年來資管行業中產品多層嵌套、通道業務盛行,造成了資金空轉和監管套利現象,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範圍、杠杆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

  反映在業務數據上,去通道效果顯著,信託業規模下降明顯。中國信託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5.61兆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為近兩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增速較2017年四季度末的29.8%進一步放緩至16.6%。行業資管規模和增速出現“雙降”。

  其中,最受關注的事務管理類信託,即通道業務,規模為15.14兆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減少5044億元,改變了自2014年以來佔比不斷上升的局面。此外,在資金運用方式上,去通道也有體現,比如買入返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淨減少等等。

  相應的,去通道也減少了收入。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62家信託公司共實現信託業務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2.04%,相對於2017年信託業務收入7.9%的增速,上半年信託收入增速明顯下降。

  “今年是信託業全面進入轉型的一年,包括面臨行業收入增速放緩和信託報酬率下滑,僅依靠通道業務為支撐的外延式增長模式將會成為信託公司的過去式。”普益標準認為,在監管政策不斷頒布、監管套利太空減少並強調“去套利、去嵌套、去杠杆”的背景下,信託公司要注重基礎資產和資金來源的合規性管理。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的信託報酬率數據, 2018年一季度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為0.35%,創近兩年來新低。

  產品成立減少

  除了清理通道業務對規模和收入的影響,從零售端看,資管新規也正在對產品設立造成一定的收縮壓力。普益標準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共有53家信託公司成立了2989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減少104款,降幅為3.36%。

  而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過去,當信託計劃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信託公司會進行兜底處理,這是業界的潛規則。但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勢必影響到信託產品的吸引力。

  “一直以來信託行業存在的剛性兌付將會從信託公司的“隱性責任”轉變為一種違規行為,信託產品的淨值化轉型之路正式開啟。”普益標準認為,由於投資者的心理慣性,在剛兌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具有良好資產品質和運營能力的信託公司將更受市場青睞。

  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周萍也認為,從整個資管行業看,信託公司以往通過簡單、初級的產品設計難以尋找到市場,行業內圍繞客戶的競爭日益加劇,尤其是隨著資管新規打破行業界限,信託公司屆時將會和銀行、證券、保險一同競爭,信託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

  結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看,處在政策調整和主動業務轉型階段的信託行業,各機構之間的兩極分化現象有所加劇。例如,行業前十和後十的信託公司平均業績差距進一步擴大。今年上半年,行業前十信託公司的營業收入、信託收入和淨利潤是分別是行業後十信託公司的12.51倍、16.10倍和15.92倍,而在2017年,差距均在10倍以內。

  特別是在淨利潤表現上,有人歡喜有人憂。一方面,利潤增長與下降的公司約各佔一半。根據國投泰康信託對62家信託公司的數據整理,僅32家公司的淨利潤實現增長。其中增速在10%以下的有9家,增速介於10%-20%、20%-50%的公司數量分別為8家,增速高於50%的有7家,反映出部分公司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在淨利潤同比下降的30家公司中,降幅在20%-50%的公司數量最多,為12家,降速在0%-10%、10%-20%和超過50%的公司數量均為6家,反映部分公司可持續增長能力堪憂。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監管、去杠杆的大環境下,信託行業潛在的違約風險也不可忽視。例如在近期債市違約頻繁發生中,不少信託公司牽涉其中,信託產品潛在違約風險壓力增大。僅6月當月,就有多個信託計劃“踩雷”,例如中江信託踩雷安徽藍德,信託計劃已於6月5日宣布融資方違約,融資規模3億元;新潮能源信託計劃踩雷“德隆系”舊部,此前新潮能同意將持有的2億元信託本金所對應的信託受益權以總價款2.21億元轉讓智元投資,但至6月末,智元投資尚未按照協定約定支付信託收益轉讓價款。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