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唐戰神李靖如何一步步變成神話傳說中庸碌無能的人?

編者按:大家對李靖這個名字,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詳。《西遊記》中,李靖是一個手托寶塔、統率十萬天兵天將,面對孫悟空卻毫無辦法的庸將。《封神演義》中,李靖則是性格謹慎,唯諾庸碌,沾了兒子榮光而成仙的總兵官。而歷史上的李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家。李靖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以三千唐騎攻破突厥可汗牙帳的大唐戰神。那麽,曾經的大唐戰神是怎麽變成神話傳說中一個庸碌無能的中年男人的呢?

歷史上,李靖名聲盈達天下和逆天的軍事能力,其形象在唐代就已經產生變化。在晚唐傳奇《虯髯客傳》中,李靖已變成一個胸懷天下,文武雙全的曠世奇才,由於一系列的奇遇成為李唐的開國功臣。而唐廷官方的奉祀與民間的祭祀,則使得李靖的形象在民間一步步走向神化。如在唐代筆記《隋唐嘉話》中,就曾記載李靖替龍降雨的神話傳說。而在唐代的諸多史料中,也有百姓因大旱或者蝗災向李靖祠廟祈禱,最後得免災禍的記載。這些記載都為後來李靖形象的進一步變異打下了基礎。

與李靖一步步被神話的同時,一個來自佛教的神祇的名聲也逐漸在神州大地上傳揚起來,那就是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又名多聞天王,來源於佛教的密宗,是佛教的護法四天王之一。相傳在隋末,毗沙門天王曾神降至太原,勸李世民與父起兵。因此到了唐初,毗沙門天王已經因官方的祭祀而頗有名氣。

唐朝建立後,連年在西域用兵,由於西域的於闐等地十分崇祀毗沙門天王,因此唐軍士兵便將形象勇武的毗沙門天王視作戰神來崇拜。其座下的諸子也得到時人的崇敬,其中姓名可考者有禪尼隻、獨健、哪吒、鳩跋羅和甘露這五位。(《楊戩為什麽叫二郎神?大郎哪去了?真相容易讓你三觀炸裂》)而最令人稱奇的是佛經中哪吒的故事,在《禪林僧寶傳》中載:“問‘哪吒太子析肉還母, 析骨還父, 然後化身於蓮花之上, 為父母說法, 未審如何是太子身。”很明顯,李靖及其子哪吒的形象毫無疑問是來自於佛教中的毗沙門天王與其帳下的三太子哪吒。

民間常將哪吒稱為“八臂哪吒”,但比佛經中的哪吒多兩臂,據學者考證可能是因為在傳抄中丟掉了六的上半部分,而演化為“八臂哪吒”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佛經中,毗沙門天王的經典形象是頭戴六邊形寶冠,上身著裲襠式長鎖子甲,左手托塔,右手握腰間劍把,腰帶正中還掛小刀兩把,腳下有兩夜叉半身像用力捧靴。關於毗沙門天王手中寶塔,在唐代的《毗沙門天王儀軌》載:“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 捧塔常隨天王。”《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記載的更為詳細:“其塔奉釋迦牟尼佛。教汝(毗沙門天王)若領兵守界, 擁護國土, 何(呵) 護吾法, 即擁遣第三子哪吒捧行, 莫離其側。”佛經中雖然沒有說明這座塔與哪吒的具體關係,但是三太子哪吒手捧寶塔常隨毗沙門天王左右,則證明了毗沙門天王、哪吒與寶塔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為後世托塔天王李靖與三太子哪吒形象的演變提供了思想資源。

經過五代戰火到了宋,由於時間的發酵,在西北地區有著卓越戰功的李靖,逐漸與毗沙門天王的形象糅合了起來。至遲在南宋時期,托塔李天王這一形象已經出現。在宋人所做元代刊行的《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平話後集》卷下“鬼谷下山” 一節有雲:“獨孤角獨戰四將, 五匹馬混戰, 如黑煞真武賢聖鬥毗沙門托塔李天王。”這是關於托塔李天王最早的文字記載,相信民間的口頭傳說則出現的更早,至此,李靖托塔天王這一形象已初具外形。

不過,道教可不會將這一姓李的本土名人拱手讓人。在李靖成名之時,道教已開始對李靖的形象進行改造。“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記述李靖出征前先要“開太一之三門,閉陰符之六甲,決勝於俎豆,然後折衝萬裡。” 從中可看出李靖運用道術十分嫻熟,而道術與道教密不可分,善於用道術者非道教神不可。

到了宋代,由於宋廷官方延續了對李靖的祭祀,因此道教對於李靖的改造更進一步。在道教譜錄《雲笈七簽》中,李靖的名號已變為“九霞仙人”,其破敵所用戰法已變為神仙所用的“九天玄女戰法。”因此在李靖形象在與毗沙門天王結合的同時,其人也逐漸成為了道教譜系中的一員。在宋代出現了大量偽托李靖所做的道教書目,如《陰符經》、《遁甲萬一訣》、《陰陽二遁甲局》。元人袁桷《書吳子行篆書陰符經》中載:“唐世《陰符》始大行,原於李筌,成於李靖。”顯然是將李靖納入了道教先師的譜系之中。

到了元明時期,李靖的形象由於受到了佛道兩方面的改造已經面目全非。面對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許多小說家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將李靖創造為一個包裹著道教外衣,但內核與佛教有著極深淵源的半虛構人物。因此後世廣為人知的李靖形象便有些佛道雜糅的意味。

托塔天王為佛教神,其子哪吒亦然,但托塔李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卻供職於玉皇大帝駕前,為天軍總司令,其所率“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鬥、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西遊記》第五回),共十萬天兵,或“六丁、六甲、馬、趙、溫、劉四面護衛,二郎、哪吒分為左右,十二元辰為後隊,二十八宿押陣角”(《狐狸緣全傳》第十七回),皆為道教所造。“後來父子四人肉身成聖,托塔天王乃李靖也。”(《封神演義》第十四回)“自幼訪道修真,拜西昆侖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因仙道難成,故遣下山輔佐紂王,官居總兵。”(《封神演義》第十二回)由此可見佛道融合於李靖處相得益彰,難以截然分開。

李靖雖然在不斷的演繹與敘述中成為了一位佛道兼修的神祇,但是由於他有歷史原型,小說家無法在他身上肆意虛構與發揮,而且他在道家的地位也不甚高,在歷史上的名氣也難以比肩周文王、薑子牙等人。因此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只能成為各種故事中主角們的陪襯。相比於宗教,話本小說有著更為強大的傳播力,因此雖然祭祀大唐李衛公李靖的祠堂還存在不少,但是那個庸懦無能的托塔天王李靖的形象卻被一代代的中國人印在腦海中。不知那個為了大唐基業征戰數十年的李衛公,知道這樣的事實該作何感想?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賀蘭雪,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